蔡礼旭:言语是心之声,从一个人言语的态度,可以了解

发布时间:2025-03-21 00:32:15

蔡礼旭:言语是心之声,从一个人言语的态度,可以了解他的修
他口中都是赞U别人,他德就厚;他口中都是批评别人,他心胸就比较窄,比较刻薄。包含话太多是比较浮躁,话少的反而是比较心定,这是比较吉祥的人。上一次我们一起学习《易经》的句子,「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大家上个礼拜是不是做吉祥的人?话有没有减少不少?等于是利益人的话尽心尽力去供养,没有意义的话讲愈少愈好,言多反而必失。再来,「观事」。从一个人他所做的事情来观察他,他的修养,以及他做这个事情,他的动机。尤其要了解这个事情的实际状况,也不能在判断事情的时候是听说的,传了好几个人的就下判断,这个有时候会失真。所以我们上一次讲到的,「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所有的人都说他不好,还不能马上下判断,要去客观观察。很可能他是正直的人,所有批评他的人都是搞营私、搞党派的,那可能就误会了这个正直的人。所有的人都说他好,可能他们共同的既得利益,你假如相信了,可能就误判、错用了一个人。恭录自《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九十六集)《群书治要三六○》 桌布孔子曰:「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故圣人之施舍也,不必任众,亦不必专己,必察彼己之谓(谓作为),而度之以义,故举无遗失,而功无废灭也。(卷四十四 潜夫论)【注释】①专己:固执己见。 ②度:考虑、推测。 ③举:推荐、选用。【白话】孔子说:「众人都喜欢他,一定要仔细考察详情;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仔细考察详情。」圣人的定夺取危灰欢ǘ继〈笾谥裕膊灰欢ㄒ岢旨杭且欢ㄒ婵剂孔约汉捅鹑说目捶ǎ⒁郧槔矸ɡ春饬浚匝“蜗筒攀泵挥幸怕戮筒换岚芑瞪ネ觥/span>
他口中都是赞U别人,他德就厚;他口中都是批评别人,他心胸就比较窄,比较刻薄。包含话太多是比较浮躁,话少的反而是比较心定,这是比较吉祥的人。上一次我们一起学习《易经》的句子,「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大家上个礼拜是不是做吉祥的人?话有没有减少不少?等于是利益人的话尽心尽力去供养,没有意义的话讲愈少愈好,言多反而必失。
再来,「观事」。从一个人他所做的事情来观察他,他的修养,以及他做这个事情,他的动机。尤其要了解这个事情的实际状况,也不能在判断事情的时候是听说的,传了好几个人的就下判断,这个有时候会失真。所以我们上一次讲到的,「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所有的人都说他不好,还不能马上下判断,要去客观观察。很可能他是正直的人,所有批评他的人都是搞营私、搞党派的,那可能就误会了这个正直的人。所有的人都说他好,可能他们共同的既得利益,你假如相信了,可能就误判、错用了一个人。
恭录自《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九十六集)
《群书治要三六○》 桌布
孔子曰:「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故圣人之施舍也,不必任众,亦不必专己,必察彼己之谓(谓作为),而度之以义,故举无遗失,而功无废灭也。(卷四十四 潜夫论)
【注释】①专己:固执己见。 ②度:考虑、推测。 ③举:推荐、选用。
【白话】孔子说:「众人都喜欢他,一定要仔细考察详情;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仔细考察详情。」圣人的定夺取危灰欢ǘ继〈笾谥裕膊灰欢ㄒ岢旨杭且欢ㄒ婵剂孔约汉捅鹑说目捶ǎ⒁郧槔矸ɡ春饬浚匝“蜗筒攀泵挥幸怕戮筒换岚芑瞪ネ觥/span>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