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1 00:32:13
蔡礼旭:做事的标准都是遵循自私自利去做,一定引来别人的怨
大家有没有观察到很多公司之间互相诉讼,告对方。一了解,原来这两个人以前曾经一起合作过,而且还是在创业之初,两个人是胼手胝足,同甘共苦。结果反而事业成功了之后,为了一点利益,最后闹僵了,就告上法庭去了。所以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富贵。患难当中的时候,人贪心没有起来,互相体恤。可是福报现前,有福气了,有钱财了,人很可能在这个因缘当中起贪念,就起计较了。因为一起贪念,什么都是利,一损害自己的利益,就开始计较,就开始对立,甚至开始责备损害对方。所以孔子讲:“放于利而行,多怨”。怨恨跟冲突从哪里来的?这个“放”就是做事的一个标准都是遵循自私自利去做,一定引来别人的怨恨。都为了自己,就不顾及别人,甚至损害别人,这个就会发生冲突了。所以《弟子规》当中说“与宜多,取宜少”、“己有能,勿自私”,不要跟人去计较,多给人方便,多布施给人家,这都是义的态度。
大家有没有观察到很多公司之间互相诉讼,告对方。一了解,原来这两个人以前曾经一起合作过,而且还是在创业之初,两个人是胼手胝足,同甘共苦。结果反而事业成功了之后,为了一点利益,最后闹僵了,就告上法庭去了。所以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富贵。患难当中的时候,人贪心没有起来,互相体恤。可是福报现前,有福气了,有钱财了,人很可能在这个因缘当中起贪念,就起计较了。因为一起贪念,什么都是利,一损害自己的利益,就开始计较,就开始对立,甚至开始责备损害对方。所以孔子讲:“放于利而行,多怨”。怨恨跟冲突从哪里来的?这个“放”就是做事的一个标准都是遵循自私自利去做,一定引来别人的怨恨。都为了自己,就不顾及别人,甚至损害别人,这个就会发生冲突了。所以《弟子规》当中说“与宜多,取宜少”、“己有能,勿自私”,不要跟人去计较,多给人方便,多布施给人家,这都是义的态度。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