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下工夫研究了才有发言权,不能遇到事情乱批评

发布时间:2025-03-21 00:31:04

蔡礼旭:下工夫研究了才有发言权,不能遇到事情乱批评、乱下
我们面对一件事情或者一个道理,要真正清楚了、深入了、研究了才能去发表意见。所谓“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你下工夫研究了才有发言权,不能遇到事情乱批评、乱下定论,这样的态度就不妥当,甚至于还会误导别人。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某个教授说《弟子规》不能学。他是教授,但问题是他看过《弟子规》没有?他为什么说不能学?他说有愚孝的思想。我跟他缘分不够,不然我就直接请教他哪一句有。我没找到,他怎么找到的?现在的人从小有个错误的习染:傲慢。自己有身份地位,不懂的东西也在那里批评。真的有机会了,我一定“怡吾色,柔吾声”跟他讲,因为这一句就没有愚孝:“亲有过,谏使更。”“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孝经》里面孔子强调了要懂得劝父母,父母有不对了要劝。“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父母不对的时候,你还顺着他去做,这怎么能叫孝顺?所以我们自己在处事当中也要守好这些分寸,不然人的一些习性就很容易浮起来。
我们面对一件事情或者一个道理,要真正清楚了、深入了、研究了才能去发表意见。所谓“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你下工夫研究了才有发言权,不能遇到事情乱批评、乱下定论,这样的态度就不妥当,甚至于还会误导别人。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某个教授说《弟子规》不能学。他是教授,但问题是他看过《弟子规》没有?他为什么说不能学?他说有愚孝的思想。我跟他缘分不够,不然我就直接请教他哪一句有。我没找到,他怎么找到的?现在的人从小有个错误的习染:傲慢。自己有身份地位,不懂的东西也在那里批评。真的有机会了,我一定“怡吾色,柔吾声”跟他讲,因为这一句就没有愚孝:“亲有过,谏使更。”“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孝经》里面孔子强调了要懂得劝父母,父母有不对了要劝。“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父母不对的时候,你还顺着他去做,这怎么能叫孝顺?所以我们自己在处事当中也要守好这些分寸,不然人的一些习性就很容易浮起来。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