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0 09:14:24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南怀瑾:静坐七支坐法
这一次再给你们讲,要注意了,不要马虎随便学打坐。我问你们,你们看了我的书,我的书上告诉你们,打坐有多少种姿势啊?九十六种。这叫狮子坐法(师示范)。你看到狮子吗?狗嘛!譬如在喜马拉雅山山顶打坐,四面都是悬崖峭壁,你在那里打坐要小心,算不定一昏沉,下去就没有命了。这是狮子坐法,有各式各样的坐法。你看我手放在哪里啊?(答:手是放在地上的)讲得好听,说是狮子坐法,其实像狗坐一样,一切的运动瑜珈都是学动物来的。 另外是跨鹤坐法(师示范),女性比较重要,没有坐垫,你们不是看道家的书吗?女神仙骑在白鹤的背上,这是跨鹤坐法。还有日本的女人跪坐的姿势,也是跨鹤坐法,很端正的,所以一共有九十六种坐法。你们都叫南老师,南老师的书上写的有耶!对不对?这一次考试都不及格吧! 这种七支坐法,佛经上怎么讲?释迦牟尼佛不是宗教喔,是科学家耶,也是大哲学家。他说历代成佛的很多,一个劫数都有很多佛,上一个劫数叫庄严劫,现在这个劫数叫贤圣劫,有一千个佛出来,释迦牟尼佛是第四位,再出来的是第五位弥勒佛。《大藏经》里说明中国出几个佛,阿富汗出几个,印度出几个,佛都有预言,很奇妙的。所以一般学佛,出家在家都不看佛经,随便看了一点佛学书,就以为懂佛了。 七支坐法,刚才纪女士也做了初步的报告,还差一分,还不及格。释迦牟尼说这个七支坐法在上一个劫数末劫的时代,也就是时代到了科学发达、文化衰落时,这个打坐方法失传了。所以迦叶佛末法的时候,五百罗汉在山里修道都不能成功。后来感动五百只猴子,是迦叶佛时代的罗汉变成猴子,在山上打坐示范。这五百个修行的罗汉看到才学会打坐;等他们自己得道以后才晓得这不是猴子,是得道的罗汉,故意示范给他们看的,所以才学回来这个七支坐法。 第一支 南怀瑾老师讲“静坐七支坐法” 但是个人身体关系,喜欢这一边,不喜欢那一边,你就晓得身体的结构已经偏向于那一面了。所以自己要端正身体。你看大家,我昨天还笑他们出家人坐惯了的,人都是歪的,没有一个正直的。如果双盘的话,左脚在里头,右脚在外面叫金刚降魔坐法;如果右脚在里面左脚在外面,这叫吉祥如意坐法。你们看佛像,学密宗这些都要懂啊!这样坐起来(师转身背对学员),由尾闾起第一到第七节,就要这样端正。这七个骨节很重要。 抗战那个阶段,我在成都碰到一位有道的老修行,说他是和尚也不像和尚,穿个长袍,我去见他给他磕头,他就骂我,叫我不要磕头,那么赂墒裁础N颐翘噶撕芫茫詈蟾娲且吡耍宜道鲜Ω赴。阆衷谠趺淳衲敲春他那个时候已经七八十了,我才二十几岁。他就笑,送我到门口,就说了一句话:“我现在注意屁股上面第七节的骨头。”我说师父啊,这是什么意思啊?“嘿!没事,没事!走吧!”就把我赶走了,后来再也没有见到他。 我到五十几岁以后才悟到这一句话。人到了老年,这里很重要,屁股尾闾骨上第五节至第七节,就是丹田的地方。老年人这里弯起来了,男女都一样。其实他当时就是告诉我,将来会碰到这个问题,可能我也不懂,他先吩咐我。我的法缘真好,所以这个要注意。 两个腿一定要交换,一定要盘好,对身体有那么重要。你看密宗塑的佛像细腰身,臀部大,胸膛大。腰是直的,胸是挺的。所以昨天我还笑他们,每一个都是弯腰驼背,我现在站起来,身体还不像你们那样弯,我还可以不戴眼镜看报纸,还在带领他们搬这些东西。 我在书上告诉大家,假使你们不双盘,散盘也可以。散盘不要跷腿,那样身体就偏了,要放平。如果换脚,也要放平。不过我小时候学佛,在杭州一个和尚告诉我,盘腿啊,重要得很。他说有一个和尚,夜间在外面修头陀行,在坟堆上打坐,双盘坐到后半夜以后,忽然听到吱吱喳喳,他张开眼睛一看,有些鬼跪下来就拜他。“哎呀!这里有个菩萨耶!放金光的。”他等一下坐累了,双盘变成单盘。那些鬼说不对不对,变了,亮还是亮,黄金的塔变成银子的塔,差一截了。他再坐累了,就散盘坐,那些鬼就拿泥巴丢他,说这是什么东西啊,一堆泥巴放在这里。他一听,还是赶紧把腿双盘盘起来,那些鬼又来拜了。这是当年在杭州听的故事。 再说人老了,先死亡的是两条腿。假使老了你这个腿动都动不了,那不行的,生命从下面来的啊。那你说八仙那个铁拐李,还拐脚呢,那当然也可以,有方法修的,那是气的关系,全身要通的。这是第一支,最重要的。 第二支 南怀瑾老师讲“静坐七支坐法” 三、四、五、六、七支 肩膀第三。重点肩膀平,你们打起坐来这样,现在看着我!肩膀这样拉开平的啊!不要故意挺喔!再拉大是平的,万一手短呢?你不一定结这个手印,两手可以这样放在上,手太长的也可以放在膝盖上。 第四支结手印了。刚才讲长短,再拿解剖学、生理学以及中医气脉的道理,这一讲很长了,所以这个基本要搞好。 第五支讲到眼睛,最好是闭眼睛,古人所讲的是半开半闭,但是我的书上坚持要采用闭眼睛,因为这个时代大家用眼睛太多了,所以方法要变。 南怀瑾老师讲“静坐七支坐法”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我们普通所讲的打坐是采用这个姿势,实际上静坐的这个姿势有九十多种,很多很多,佛法里头采用这个姿势(双跏趺坐),其他的姿势还很多,你们到禅堂来看看那个五百罗汉的塑像、画像各种各样怪姿势都有,每一个姿势都可以入定,并不一定要这样,不过真正要想证道得定,最后还是要这个姿势,这叫毗卢遮那佛的七支坐法,你们诸位都知道,不过我重复一道。七个要点,七个要点-- 第一个腿,两腿要盘,两脚是双盘哦,是双盘的,应该是双盘,至于双盘脚哪个脚在前面,哪个脚在后面都可以换动,名称不同,那个名称是人定的,暂时不去管它,这样是双盘。这个学名呢,叫做跏趺,你们都看到跏趺坐,这样双盘。 双盘做不到,这样是双盘的胀ń凶龅ヅ蹋庖唤旁谙旅妫庖唤旁谏厦妫匆部梢裕庖唤旁谙拢庖唤旁谏厦嬉部梢裕饨械ヅ蹋还ヅ逃懈鲆悖比慌痰煤猛茸邮斓娜苏庋芙簦皇炻铮闼梢坏悖潘梢坏恪T俨皇炷兀憔驼庋偌懿黄鹄矗驼庋艿剑灰拢剂废啊N沂亲约喝衔。臼乱猜茫夷昵岬氖焙虼蚱鹱矗飧鼋旁谙旅妫飧鼋攀钦饫锞嗬氪蟾胖挥姓庋叮饣故钦昭芩兀沟猛窗∈懿涣耍幸惶焱蝗弧斑恕弊约悍畔氯ィ虏焕戳耍庖蛔眉父鲋油罚胂露枷虏焕矗娣耍筒豢戏帕耍哟艘院舐砹耍圆灰拢憔褪窍掳投缘秸饫镆部梢裕惺焙虺苑沟耐刖桶谠谡饫铮贸月铮惺裁戳瞬黄鹉兀煜率露际侨搜Щ岬模灰拢馐墙驳呐探拧/p> 南怀瑾老师讲“静坐七支坐法” 可是有些人啊,一学就会,像我就学得很辛苦,开始膝盖头跟下巴两个两兄弟连在一起的,我平常还练东西都没有问题啊,就是打起坐来就没有办法,后来我才发现自己,这里骨节有了问题,年轻打拳啊,这样乱搞,以为自己本事大,那个骨节就错位了,一直几十年以后,自己靠打坐,慢慢把它纠正来的。你看你们在座的人没有一个身体端正的,我给你们看啊,你们身体不是这样,都有一点问题。所以你要学佛,为什么真正塑的佛像是那么庄严的,那个是真正生命,这个身体的价值,是绝对健康的,这个要注意。 你看我们这位兄弟,我请我的大哥上来(南师拿上来一个白骨架模型),你看这位兄弟,这个背脊骨是这样的,当然的嘛,那是一定的,这里都是肉嘛,这个身体是一定的,你反这个道理要研究好,当然这个模型做得有点歪歪的,非常重要,那么等一下再介绍。这个双腿,两个腿跏趺,就是盘腿起来,单盘也可以,至于单盘你要讲名称花样多得很,我认为像密宗什么佛法都多花样,人定的。右脚在下,左脚在上单盘,叫如意坐。翻过来,左脚在下,右脚在上,金刚坐。双盘的话,右脚在内左脚在外,如意加两个字,吉祥坐。如果是说左脚在内右脚在外,降魔坐。金刚就降魔,如意就吉祥,爱怎么说怎么说吧,反正两个腿同鸡腿一样搬来搬去,你爱怎么啃就怎么啃去吧,可是要守规矩哦,不能乱来。 南怀瑾老师讲“静坐七支坐法” 第二个姿势,照我们佛的传下来的方法,背脊骨竖挺,所以有些人拼命……有些修密宗的打坐,一看又不对了,我说你们干什么在那里,这个手结个手印,三角印结起来,三角印代表火,然后挺著胸。我说你在打拳练功夫啊,这是学禅学定啊,心境宁静忘记了身体,无病无痛,你结果搞得练功夫一样,学少林拳一样的,这个什么话呢。可是有些密宗,那各种怪样多了。有些人打坐坐在那里,背脊骨,你看很舒服,你看这个姿势如果坐久了,身如弯弓啊,就完了,都不对的。 所以背脊骨你看是这样,我们这个人体的背脊骨不是直的哦,是有弧形的哦,是这个样子哦,圆弧形的,这个身体的这个生命,背脊骨,同地球物理一样。这个宇宙间的一切东西就是圆周的哦,这个另外的科学澜缟厦挥兄毕叩亩鳎蛭飧鲇钪娑际窃驳摹K饺巳衔毕呤前颜飧鲈驳恼飧鱿咛跚卸狭耍孟裰毕呙挥姓娴闹毕摺D憧聪衷谀忝嵌级耍说搅颂杖チ耍盏亩鳎桓鋈司头善鹄戳耍蛭匦纳厦挥形α耍蕴丈戏桑愣桓龆鳎饫锒鋈プ桓鋈故腔氐秸饫铮窃残危钪媸窃驳摹U飧觯颐堑睦献孀诩盖昵爸溃鹨仓溃墒欠卜虿恢溃衷诳蒲Ъ衣昧恕K哉飧錾硖澹飧龉墙谑怯械阍仓苄危墒悄阃獗砩峡词侵钡模阋蜃煤茫嬲逼鹄矗忝强次野。也还谎抢细纾沂抢系埽憧纯凑庋攀侵钡模墒钦庋侨绾文兀谖易约旱母芯跏窍蚝竺娴沟摹K阅忝亲鹄淳醯煤苤笔窍蚯懊嫱涞模丫砹耍哉嬲闹逼鹄词窍蚝竺娴模匀坏模鹊剿耍匀欢痪褪悄敲粗毕蚝竺娴沟摹?墒悄闼岛竺妫懊嬲飧鍪侵钡-大家坐起来是这个样子,所以打太极拳的含胸拔背,太极拳的含胸拔背,这个含胸不是这样含,这个样子的,两个肩膀骨节开叫含胸,自然胸就含了,背脊就充满了。现在大家学的,学太极拳含胸拔背弯的,然后气沉丹田,前面抱一个西瓜,这两个手像螳螂一样,就在那里混水摸鱼,摸它一阵,就叫做太极,同我们当年学的太极都不同,所以大家注意这个身体。 第二所以身体背脊要竖,当然不要拼命挺,不过我告诉你经验,像我,当年十几岁就开始,十二岁起就开始学这一套,其实啊,我身体也不好,坐起来是弯的,你不要看到我现在还挺的那么直,我当年十几岁是这样弯的,眼睛也有点近视,对不起,但是我就不服气,眼睛不让它近视,当然下了很大的功夫,身体就要你挺直,就是会挺直起来,这个两句话中间的经过就很多了。可是我的重点告诉你,你身体天生妈妈生你的身体实在不大好呢,你不要听了说,背脊骨一定直,硬挺啊,挺出毛病来,你只好让它听其自然弯,当然找一个骨科的医生会调整骨头把你调整好了。身体为什么弯,一定是,这个背上二十四节的骨头,这个腰椎啊,胸椎啊颈椎啊,一定那几节有了问题,慢慢调整好就行了。 南怀瑾老师讲“静坐七支坐法” 要点很多,所以尤其希望老同学们经常出去教人的,这一手不研究好,不要随便去教人啊,误尽天下苍生,下十九层的地下室去啦,现在是十八层,时代不同了加了一层半,所以,小心一点,地狱多加一层半了,这个肩膀-- 第三是肩膀的要点了,这个肩膀啊,要平肩。你看我们,一般的生活习惯,尤其读书人或者在办公室久了的,尤其你们,喜欢这样,这两个骨头向前面弯过来,把这个地方向前面,这是硬的,扳不动(指模型)。喜欢窝过来,这们一来使这个肺部受了压迫,肺部不好。所以肩膀是平,稍稍向后拉,这是正常的姿势,等于这位老兄的这个肩膀,这个样子,这个肺部的这些骨节窗子一样的打开了。你看肩膀假使向前面一弯、一窝到,办公室一坐,前面这个窗子--肺部的外面的这个架子,这两边是这样哦张开了,就关拢来了,不健康了,你身体慢慢就……所以你们打坐的时候更要注意了,肩膀放平,不是向后面拉,也不是向前面窝起来。平,正,非常重要,你看看,这个里头是肺,心肝脾肺都在这里头,所以这个呢--平正,并不要挺胸,他自然是平了,这是第三个要点,要注意的,这个,讲了三个了。 第四个,手,普通所谓结定印,大三昧印,那么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两个大拇指对着。那么道家后来相传,譬如外面的一贯道啊什么的,不用这个手印,这个样子,叫捏太极图,也可以。这个手印手的花样啊有好几百个,密宗的手印什么……好多,譬如说,以前我们唱京戏的梅兰芳的手势叫兰花印,实际上梅兰芳学的是密宗的“亥母菩萨”那个手印,这是一个手印。手印你不要看是个花样哦,不是哑吧的手语哦,手印是代表身体里头气脉的变化。 那么本来要这样,结果有些在日本学来的,有些西藏学的,把这个手印一定要放在肚脐下一寸三分,端得紧紧的,贴得牢牢的,在那里打坐又去练功夫了,一天到晚就顾虑这个手,那个心注意力都在这个手上,那干什么的。尤其你们要出去教人的注意哦,手和脚,每一个人不同,手有长短,有人手短,有人手长。假使这个人上身矮,两手很长,你叫他这样要命了,很难过;有人上身长,两手短,你叫他两个兜拢来结手印结不到的,你就教他这样。此所以啊,求学问修道要明师,不是出名那个名,明白的明,搞不清楚,老老实实的守一个规矩,拿一个冬瓜--狮子印--印天下人,都盖了这个印,就糟了,不是这样一回事。 这个手势要结定印的,而且,手印有各种方法。譬如说,你看这个手印,这样也是一种手印,这是天台山国清寺的佛像是这样,佛的说法印,怎么叫说法印,等于我们说话,你们要怎么样,就是这样嘛,佛也是个人,佛是人做的,阿弥陀佛的接引印,站在那里接引就拉你一把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你爱做什么手印就做什么手印,你就懂了吧,这个不要自己上自己的当,不过有规矩的哦,不是乱来的。手结定印这个晓得了,好像四个啦。 第五个,这个头,这个头你看看这位老兄,最难了,这头摆正是非常难。你看我们这个身体,颈椎这里上来这个骨头软软地只有一点点,上面那么重的一个东西就是小小的几节骨节撑住的,你要使它不左歪不右歪,正正的摆在那里就很难。差不多人的生命很多问题都出在这儿,刚才讲两个腿重要,这一部分也更重要。 南怀瑾老师讲“静坐七支坐法” 那么这个就甲状腺,这个胸腺,这一带那个慢慢讲,所以这个头,后脑向后面一点,头是摆正的,照它的这个姿势,这个骨节你搞清楚,摆正的。你看,这个后脑向后面,不是你们坐起来这个样子,钩起来不行。可是后脑摆正,这个下颚这里,要平进去了要收。你们大家自己摸摸看,拿个手摸自己两边这两条脉管,都在跳动,有没有,两边自己一摸就知道了嘛,有没有,没有啊,没有,赶快到外面找,掉到山门外去了,对不对,这两条是动脉管。这两条动脉管等于油管嘛,他两条动脉,你脑筋用,发脾气,用脑筋的时候,这两条管就粗起来了,因为脑里需要血液帮助,就都向这里供给这个地方,这两条火车道啊,就忙得不得了。所以您打坐的时候头摆正,下颚一收,不是这样低头,一收好就慢慢把这两条的动脉压住一下,使它慢慢习惯了,血液也慢慢流动气血慢慢地静下来。所以,画家画的老和尚是这个样子,再不然就这个样子,都不对了,正统的是这样端容正坐,这是第五个要点了。 南怀瑾老师讲“静坐七支坐法” 第七个麻烦了,这个眼睛怎么弄,我们最讨厌就是这一对眼睛,你们读过寒山大师的诗没有?“面有双恶鸟,胸有三毒蛇”。他说我们这个人啊,脸上有两个最坏的鸟,飞鸟的鸟,面有双恶鸟,胸有三毒蛇。双恶鸟是什么,就是两个眼睛,东看西看给你出问题都是这里来,引诱我们。心里头三毒蛇,就是“贪痴”,这个三毒蛇,三条毒蛇,害死我们,就是这个东西,这是寒山的诗。 所以眼睛呢,我们看到啊,这个眼睛,照佛法的传统规定,眼睛是半开半闭,道家的书上用这个方法呢,定了一个很好的名称,叫“垂帘”,窗帘子一样,挂一半,挂三分之二,还不止一半,下面有一点亮光,上面遮到三分之二叫垂帘,垂帘的意思就是眼睛半开半闭的。小乘的学罗汉道的眼睛这样,差不多同这个位置一步、二步、三步,眼睛视线只到这样;大乘的菩萨道,一步、二步、三步、四步、五步,眼睛这样,不是在看,也不是全闭,眼睛张到而没有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见若不见,是眼睛。但是我始终主张现代人不要用这个方法,你打坐时眼睛闭到,因为现在人啊,从小到老用的眼睛已经是一塌糊涂了。现在未来的世界,尤其我们中国的教育之下,我看每一个人都会带眼镜,太可怕了,这个眼睛已经毁坏的差不多了,所以你尽量给它关起来休养休养再说吧。把这个眼但是闭到不是睡觉哦,闭到等于没有眼睛拿掉了,不要真的去挖掉,那有罪过的啊,等于自己忘掉这个眼。等到你功夫到了的时候,我告诉你,那个眼睛奇怪了,你假使在闭眼打坐功夫到了以后,他眼睛自然的张开了,你要想关还关不住呢,他又不是看,气就自然到那里了。 那么,这个七个姿势都知道了,(还)有几个要点注意,打坐的时候,不要面带死相,不要挂一个讨债的面孔。你看,有些人打起坐来在那里,不得了的啊,很危险,你不要看这么一个姿势,你的脑神经啊,永远不会清净。人家“喜笑开”,一个爽朗的人都展开的啦,所以学佛是四个字,慈悲喜危隳谛娜绻挥凶鞯郊僮奥铮庠谛溥涞睾孟窈艽缺埠芟玻尾喂苣愕模滥憧尾豢伟 V泄丝吹饺税。老嗟模际且幸桓碧终拿婵祝Х鹂刹灰庋 4缺危绕淠忝浅黾胰耍源粤窒律矫磐猓谝桓龇鹣窬褪谴蠖敲掷辗穑恍Γ憧吹饺耍鞍⒚滞臃稹保恍Γ季醯谜馕皇Ω富共淮怼D憧吹饺硕颊飧鲅樱嵌嗵盅岚。吒鲎耸仆獗淼亩枷昧耍炒θ荨/p> 所以我们在台湾,在首愚法师那个十方禅林,我就定了穿衣镜子好几个,摆在禅堂里。你自己对着镜子看吧,看你那个死相要不要得,免得我管你,然后打打坐一看,不对了,自己改过来。慢慢练习,改了,改了你的头脑,人生难得一笑,这个一笑啊,头脑神经整个放松了,真的,头脑就放松了,那个不笑,笑是多种不要钱的多种维他命,多吃补身体的,多笑身体就健康,不要死相,那个样子。 南怀瑾老师讲“静坐七支坐法” 《南禅七日》 所谓七支坐法,就是指肢体的七种要点 (一)双足跏趺(双盘足)。如果不能双盘,便用单盘。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作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作金刚坐。开始习坐,单盘也不可能时;也可以把两腿交叉架住。 (二)脊梁直竖。使背脊每个骨节,犹如算盘子的叠竖。但身体衰弱或有病的,初步不可太过拘泥直竖,更不可以过分用力。 (三)左右两手圜结在丹田(小腹之下)下面,平放在胯骨部分。两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两个大拇指轻轻相拄。这在佛家,便叫做“结手印”,这种手势,也叫做三昧印(就是定印的意思)。 (四)左右两肩稍微张开,使其平整适度为止,不可以沉肩背。 (五)头正,后脑稍微向后收放。前颚内收(不是低头),稍微压住颈部左右两条大动脉管的活动即可。 (六)双目微张,似闭还开,好象半开半闭地视若无睹。目光随意确定在座前七、八尺处,或一丈一、二尺许。(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静坐之初,先行闭目为佳。) (七)舌头轻微舔抵上腭(参考附图),犹如还未生长牙齿婴儿酣睡时的状态。 附带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凡在静坐的时候,必须使脑神经以及全身神经与肌肉放松,绝对不可有紧张状态。最好是微带笑容,因为人在笑时,神经自然会全部放松。 (二)初学静坐者,不可以吃过饭就打坐,以免妨碍消化。同时也不能在肚子饿时打坐,以免分散心神。 (三)静坐时空气必须流通,但是不能让风直接吹到身上。 (四)静坐时光线不能太暗,否则容易昏沉;光线也不能太强,否则容易紧张。 (五)气候凉冷的时候,要把两膝和后脑包裹暖和,即使热天打坐,亦不可使膝盖裸露。 (六)初学静坐不要勉强坐太久,以时间短、次数多为原则。 (七)初习静坐时多半无法双盘,则以单盘为宜。单盘时臀部必须加坐垫,坐垫的高矮依各人身体状况而定,总以舒适为原则,如果坐垫太高或太矮;都会使神经紧张。至于坐垫的软硬程度也必须适中,否则引起身体的不适,则影响静坐的心情和效果。 (加注:以下内容请参考原书中的图片) “双跏趺坐”说明: (一)两腿双盘的跏趺坐为最正规的七支坐法。 (二)跏趺坐也要加坐垫、除非气脉全通,才可以不垫。 (三)初学静坐多半无法双盘,则酌情采用以下各图所示的其他坐姿。 “单盘坐”说明: (一)坐垫约两、三寸。随各人舒适度自作调整。 (二)初习静坐无法两腿双盘,则采用单盘。随各人生理状况,自由选取金刚坐或如意坐。 (三)如果无法单盘,或者单盘坐到腿麻,而想继续用功,则可改用下列任何一种姿势。 “其他坐姿”说明: (一)正襟危坐为历来儒家所惯用的静坐姿势。 (二)吉祥卧为佛家所主张的睡姿。孕妇如果单盘对腹部造成压力可改用吉祥卧,或任意选取对自己较为舒适的坐姿。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这一次再给你们讲,要注意了,不要马虎随便学打坐。我问你们,你们看了我的书,我的书上告诉你们,打坐有多少种姿势啊?九十六种。这叫狮子坐法(师示范)。你看到狮子吗?狗嘛!譬如在喜马拉雅山山顶打坐,四面都是悬崖峭壁,你在那里打坐要小心,算不定一昏沉,下去就没有命了。这是狮子坐法,有各式各样的坐法。你看我手放在哪里啊?(答:手是放在地上的)讲得好听,说是狮子坐法,其实像狗坐一样,一切的运动瑜珈都是学动物来的。
另外是跨鹤坐法(师示范),女性比较重要,没有坐垫,你们不是看道家的书吗?女神仙骑在白鹤的背上,这是跨鹤坐法。还有日本的女人跪坐的姿势,也是跨鹤坐法,很端正的,所以一共有九十六种坐法。你们都叫南老师,南老师的书上写的有耶!对不对?这一次考试都不及格吧!
这种七支坐法,佛经上怎么讲?释迦牟尼佛不是宗教喔,是科学家耶,也是大哲学家。他说历代成佛的很多,一个劫数都有很多佛,上一个劫数叫庄严劫,现在这个劫数叫贤圣劫,有一千个佛出来,释迦牟尼佛是第四位,再出来的是第五位弥勒佛。《大藏经》里说明中国出几个佛,阿富汗出几个,印度出几个,佛都有预言,很奇妙的。所以一般学佛,出家在家都不看佛经,随便看了一点佛学书,就以为懂佛了。
七支坐法,刚才纪女士也做了初步的报告,还差一分,还不及格。释迦牟尼说这个七支坐法在上一个劫数末劫的时代,也就是时代到了科学发达、文化衰落时,这个打坐方法失传了。所以迦叶佛末法的时候,五百罗汉在山里修道都不能成功。后来感动五百只猴子,是迦叶佛时代的罗汉变成猴子,在山上打坐示范。这五百个修行的罗汉看到才学会打坐;等他们自己得道以后才晓得这不是猴子,是得道的罗汉,故意示范给他们看的,所以才学回来这个七支坐法。
第一支
南怀瑾老师讲“静坐七支坐法”
但是个人身体关系,喜欢这一边,不喜欢那一边,你就晓得身体的结构已经偏向于那一面了。所以自己要端正身体。你看大家,我昨天还笑他们出家人坐惯了的,人都是歪的,没有一个正直的。如果双盘的话,左脚在里头,右脚在外面叫金刚降魔坐法;如果右脚在里面左脚在外面,这叫吉祥如意坐法。你们看佛像,学密宗这些都要懂啊!这样坐起来(师转身背对学员),由尾闾起第一到第七节,就要这样端正。这七个骨节很重要。
抗战那个阶段,我在成都碰到一位有道的老修行,说他是和尚也不像和尚,穿个长袍,我去见他给他磕头,他就骂我,叫我不要磕头,那么赂墒裁础N颐翘噶撕芫茫詈蟾娲且吡耍宜道鲜Ω赴。阆衷谠趺淳衲敲春他那个时候已经七八十了,我才二十几岁。他就笑,送我到门口,就说了一句话:“我现在注意屁股上面第七节的骨头。”我说师父啊,这是什么意思啊?“嘿!没事,没事!走吧!”就把我赶走了,后来再也没有见到他。
我到五十几岁以后才悟到这一句话。人到了老年,这里很重要,屁股尾闾骨上第五节至第七节,就是丹田的地方。老年人这里弯起来了,男女都一样。其实他当时就是告诉我,将来会碰到这个问题,可能我也不懂,他先吩咐我。我的法缘真好,所以这个要注意。
两个腿一定要交换,一定要盘好,对身体有那么重要。你看密宗塑的佛像细腰身,臀部大,胸膛大。腰是直的,胸是挺的。所以昨天我还笑他们,每一个都是弯腰驼背,我现在站起来,身体还不像你们那样弯,我还可以不戴眼镜看报纸,还在带领他们搬这些东西。
我在书上告诉大家,假使你们不双盘,散盘也可以。散盘不要跷腿,那样身体就偏了,要放平。如果换脚,也要放平。不过我小时候学佛,在杭州一个和尚告诉我,盘腿啊,重要得很。他说有一个和尚,夜间在外面修头陀行,在坟堆上打坐,双盘坐到后半夜以后,忽然听到吱吱喳喳,他张开眼睛一看,有些鬼跪下来就拜他。“哎呀!这里有个菩萨耶!放金光的。”他等一下坐累了,双盘变成单盘。那些鬼说不对不对,变了,亮还是亮,黄金的塔变成银子的塔,差一截了。他再坐累了,就散盘坐,那些鬼就拿泥巴丢他,说这是什么东西啊,一堆泥巴放在这里。他一听,还是赶紧把腿双盘盘起来,那些鬼又来拜了。这是当年在杭州听的故事。
再说人老了,先死亡的是两条腿。假使老了你这个腿动都动不了,那不行的,生命从下面来的啊。那你说八仙那个铁拐李,还拐脚呢,那当然也可以,有方法修的,那是气的关系,全身要通的。这是第一支,最重要的。
第二支
南怀瑾老师讲“静坐七支坐法”
三、四、五、六、七支
肩膀第三。重点肩膀平,你们打起坐来这样,现在看着我!肩膀这样拉开平的啊!不要故意挺喔!再拉大是平的,万一手短呢?你不一定结这个手印,两手可以这样放在上,手太长的也可以放在膝盖上。
第四支结手印了。刚才讲长短,再拿解剖学、生理学以及中医气脉的道理,这一讲很长了,所以这个基本要搞好。
第五支讲到眼睛,最好是闭眼睛,古人所讲的是半开半闭,但是我的书上坚持要采用闭眼睛,因为这个时代大家用眼睛太多了,所以方法要变。
南怀瑾老师讲“静坐七支坐法”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我们普通所讲的打坐是采用这个姿势,实际上静坐的这个姿势有九十多种,很多很多,佛法里头采用这个姿势(双跏趺坐),其他的姿势还很多,你们到禅堂来看看那个五百罗汉的塑像、画像各种各样怪姿势都有,每一个姿势都可以入定,并不一定要这样,不过真正要想证道得定,最后还是要这个姿势,这叫毗卢遮那佛的七支坐法,你们诸位都知道,不过我重复一道。七个要点,七个要点--
第一个腿,两腿要盘,两脚是双盘哦,是双盘的,应该是双盘,至于双盘脚哪个脚在前面,哪个脚在后面都可以换动,名称不同,那个名称是人定的,暂时不去管它,这样是双盘。这个学名呢,叫做跏趺,你们都看到跏趺坐,这样双盘。
双盘做不到,这样是双盘的胀ń凶龅ヅ蹋庖唤旁谙旅妫庖唤旁谏厦妫匆部梢裕庖唤旁谙拢庖唤旁谏厦嬉部梢裕饨械ヅ蹋还ヅ逃懈鲆悖比慌痰煤猛茸邮斓娜苏庋芙簦皇炻铮闼梢坏悖潘梢坏恪T俨皇炷兀憔驼庋偌懿黄鹄矗驼庋艿剑灰拢剂废啊N沂亲约喝衔。臼乱猜茫夷昵岬氖焙虼蚱鹱矗飧鼋旁谙旅妫飧鼋攀钦饫锞嗬氪蟾胖挥姓庋叮饣故钦昭芩兀沟猛窗∈懿涣耍幸惶焱蝗弧斑恕弊约悍畔氯ィ虏焕戳耍庖蛔眉父鲋油罚胂露枷虏焕矗娣耍筒豢戏帕耍哟艘院舐砹耍圆灰拢憔褪窍掳投缘秸饫镆部梢裕惺焙虺苑沟耐刖桶谠谡饫铮贸月铮惺裁戳瞬黄鹉兀煜率露际侨搜Щ岬模灰拢馐墙驳呐探拧/p>
南怀瑾老师讲“静坐七支坐法”
可是有些人啊,一学就会,像我就学得很辛苦,开始膝盖头跟下巴两个两兄弟连在一起的,我平常还练东西都没有问题啊,就是打起坐来就没有办法,后来我才发现自己,这里骨节有了问题,年轻打拳啊,这样乱搞,以为自己本事大,那个骨节就错位了,一直几十年以后,自己靠打坐,慢慢把它纠正来的。你看你们在座的人没有一个身体端正的,我给你们看啊,你们身体不是这样,都有一点问题。所以你要学佛,为什么真正塑的佛像是那么庄严的,那个是真正生命,这个身体的价值,是绝对健康的,这个要注意。
你看我们这位兄弟,我请我的大哥上来(南师拿上来一个白骨架模型),你看这位兄弟,这个背脊骨是这样的,当然的嘛,那是一定的,这里都是肉嘛,这个身体是一定的,你反这个道理要研究好,当然这个模型做得有点歪歪的,非常重要,那么等一下再介绍。这个双腿,两个腿跏趺,就是盘腿起来,单盘也可以,至于单盘你要讲名称花样多得很,我认为像密宗什么佛法都多花样,人定的。右脚在下,左脚在上单盘,叫如意坐。翻过来,左脚在下,右脚在上,金刚坐。双盘的话,右脚在内左脚在外,如意加两个字,吉祥坐。如果是说左脚在内右脚在外,降魔坐。金刚就降魔,如意就吉祥,爱怎么说怎么说吧,反正两个腿同鸡腿一样搬来搬去,你爱怎么啃就怎么啃去吧,可是要守规矩哦,不能乱来。
南怀瑾老师讲“静坐七支坐法”
第二个姿势,照我们佛的传下来的方法,背脊骨竖挺,所以有些人拼命……有些修密宗的打坐,一看又不对了,我说你们干什么在那里,这个手结个手印,三角印结起来,三角印代表火,然后挺著胸。我说你在打拳练功夫啊,这是学禅学定啊,心境宁静忘记了身体,无病无痛,你结果搞得练功夫一样,学少林拳一样的,这个什么话呢。可是有些密宗,那各种怪样多了。有些人打坐坐在那里,背脊骨,你看很舒服,你看这个姿势如果坐久了,身如弯弓啊,就完了,都不对的。
所以背脊骨你看是这样,我们这个人体的背脊骨不是直的哦,是有弧形的哦,是这个样子哦,圆弧形的,这个身体的这个生命,背脊骨,同地球物理一样。这个宇宙间的一切东西就是圆周的哦,这个另外的科学澜缟厦挥兄毕叩亩鳎蛭飧鲇钪娑际窃驳摹K饺巳衔毕呤前颜飧鲈驳恼飧鱿咛跚卸狭耍孟裰毕呙挥姓娴闹毕摺D憧聪衷谀忝嵌级耍说搅颂杖チ耍盏亩鳎桓鋈司头善鹄戳耍蛭匦纳厦挥形α耍蕴丈戏桑愣桓龆鳎饫锒鋈プ桓鋈故腔氐秸饫铮窃残危钪媸窃驳摹U飧觯颐堑睦献孀诩盖昵爸溃鹨仓溃墒欠卜虿恢溃衷诳蒲Ъ衣昧恕K哉飧錾硖澹飧龉墙谑怯械阍仓苄危墒悄阃獗砩峡词侵钡模阋蜃煤茫嬲逼鹄矗忝强次野。也还谎抢细纾沂抢系埽憧纯凑庋攀侵钡模墒钦庋侨绾文兀谖易约旱母芯跏窍蚝竺娴沟摹K阅忝亲鹄淳醯煤苤笔窍蚯懊嫱涞模丫砹耍哉嬲闹逼鹄词窍蚝竺娴模匀坏模鹊剿耍匀欢痪褪悄敲粗毕蚝竺娴沟摹?墒悄闼岛竺妫懊嬲飧鍪侵钡-大家坐起来是这个样子,所以打太极拳的含胸拔背,太极拳的含胸拔背,这个含胸不是这样含,这个样子的,两个肩膀骨节开叫含胸,自然胸就含了,背脊就充满了。现在大家学的,学太极拳含胸拔背弯的,然后气沉丹田,前面抱一个西瓜,这两个手像螳螂一样,就在那里混水摸鱼,摸它一阵,就叫做太极,同我们当年学的太极都不同,所以大家注意这个身体。
第二所以身体背脊要竖,当然不要拼命挺,不过我告诉你经验,像我,当年十几岁就开始,十二岁起就开始学这一套,其实啊,我身体也不好,坐起来是弯的,你不要看到我现在还挺的那么直,我当年十几岁是这样弯的,眼睛也有点近视,对不起,但是我就不服气,眼睛不让它近视,当然下了很大的功夫,身体就要你挺直,就是会挺直起来,这个两句话中间的经过就很多了。可是我的重点告诉你,你身体天生妈妈生你的身体实在不大好呢,你不要听了说,背脊骨一定直,硬挺啊,挺出毛病来,你只好让它听其自然弯,当然找一个骨科的医生会调整骨头把你调整好了。身体为什么弯,一定是,这个背上二十四节的骨头,这个腰椎啊,胸椎啊颈椎啊,一定那几节有了问题,慢慢调整好就行了。
南怀瑾老师讲“静坐七支坐法”
要点很多,所以尤其希望老同学们经常出去教人的,这一手不研究好,不要随便去教人啊,误尽天下苍生,下十九层的地下室去啦,现在是十八层,时代不同了加了一层半,所以,小心一点,地狱多加一层半了,这个肩膀--
第三是肩膀的要点了,这个肩膀啊,要平肩。你看我们,一般的生活习惯,尤其读书人或者在办公室久了的,尤其你们,喜欢这样,这两个骨头向前面弯过来,把这个地方向前面,这是硬的,扳不动(指模型)。喜欢窝过来,这们一来使这个肺部受了压迫,肺部不好。所以肩膀是平,稍稍向后拉,这是正常的姿势,等于这位老兄的这个肩膀,这个样子,这个肺部的这些骨节窗子一样的打开了。你看肩膀假使向前面一弯、一窝到,办公室一坐,前面这个窗子--肺部的外面的这个架子,这两边是这样哦张开了,就关拢来了,不健康了,你身体慢慢就……所以你们打坐的时候更要注意了,肩膀放平,不是向后面拉,也不是向前面窝起来。平,正,非常重要,你看看,这个里头是肺,心肝脾肺都在这里头,所以这个呢--平正,并不要挺胸,他自然是平了,这是第三个要点,要注意的,这个,讲了三个了。
第四个,手,普通所谓结定印,大三昧印,那么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两个大拇指对着。那么道家后来相传,譬如外面的一贯道啊什么的,不用这个手印,这个样子,叫捏太极图,也可以。这个手印手的花样啊有好几百个,密宗的手印什么……好多,譬如说,以前我们唱京戏的梅兰芳的手势叫兰花印,实际上梅兰芳学的是密宗的“亥母菩萨”那个手印,这是一个手印。手印你不要看是个花样哦,不是哑吧的手语哦,手印是代表身体里头气脉的变化。
那么本来要这样,结果有些在日本学来的,有些西藏学的,把这个手印一定要放在肚脐下一寸三分,端得紧紧的,贴得牢牢的,在那里打坐又去练功夫了,一天到晚就顾虑这个手,那个心注意力都在这个手上,那干什么的。尤其你们要出去教人的注意哦,手和脚,每一个人不同,手有长短,有人手短,有人手长。假使这个人上身矮,两手很长,你叫他这样要命了,很难过;有人上身长,两手短,你叫他两个兜拢来结手印结不到的,你就教他这样。此所以啊,求学问修道要明师,不是出名那个名,明白的明,搞不清楚,老老实实的守一个规矩,拿一个冬瓜--狮子印--印天下人,都盖了这个印,就糟了,不是这样一回事。
这个手势要结定印的,而且,手印有各种方法。譬如说,你看这个手印,这样也是一种手印,这是天台山国清寺的佛像是这样,佛的说法印,怎么叫说法印,等于我们说话,你们要怎么样,就是这样嘛,佛也是个人,佛是人做的,阿弥陀佛的接引印,站在那里接引就拉你一把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你爱做什么手印就做什么手印,你就懂了吧,这个不要自己上自己的当,不过有规矩的哦,不是乱来的。手结定印这个晓得了,好像四个啦。
第五个,这个头,这个头你看看这位老兄,最难了,这头摆正是非常难。你看我们这个身体,颈椎这里上来这个骨头软软地只有一点点,上面那么重的一个东西就是小小的几节骨节撑住的,你要使它不左歪不右歪,正正的摆在那里就很难。差不多人的生命很多问题都出在这儿,刚才讲两个腿重要,这一部分也更重要。
南怀瑾老师讲“静坐七支坐法”
那么这个就甲状腺,这个胸腺,这一带那个慢慢讲,所以这个头,后脑向后面一点,头是摆正的,照它的这个姿势,这个骨节你搞清楚,摆正的。你看,这个后脑向后面,不是你们坐起来这个样子,钩起来不行。可是后脑摆正,这个下颚这里,要平进去了要收。你们大家自己摸摸看,拿个手摸自己两边这两条脉管,都在跳动,有没有,两边自己一摸就知道了嘛,有没有,没有啊,没有,赶快到外面找,掉到山门外去了,对不对,这两条是动脉管。这两条动脉管等于油管嘛,他两条动脉,你脑筋用,发脾气,用脑筋的时候,这两条管就粗起来了,因为脑里需要血液帮助,就都向这里供给这个地方,这两条火车道啊,就忙得不得了。所以您打坐的时候头摆正,下颚一收,不是这样低头,一收好就慢慢把这两条的动脉压住一下,使它慢慢习惯了,血液也慢慢流动气血慢慢地静下来。所以,画家画的老和尚是这个样子,再不然就这个样子,都不对了,正统的是这样端容正坐,这是第五个要点了。
南怀瑾老师讲“静坐七支坐法”
第七个麻烦了,这个眼睛怎么弄,我们最讨厌就是这一对眼睛,你们读过寒山大师的诗没有?“面有双恶鸟,胸有三毒蛇”。他说我们这个人啊,脸上有两个最坏的鸟,飞鸟的鸟,面有双恶鸟,胸有三毒蛇。双恶鸟是什么,就是两个眼睛,东看西看给你出问题都是这里来,引诱我们。心里头三毒蛇,就是“贪痴”,这个三毒蛇,三条毒蛇,害死我们,就是这个东西,这是寒山的诗。
所以眼睛呢,我们看到啊,这个眼睛,照佛法的传统规定,眼睛是半开半闭,道家的书上用这个方法呢,定了一个很好的名称,叫“垂帘”,窗帘子一样,挂一半,挂三分之二,还不止一半,下面有一点亮光,上面遮到三分之二叫垂帘,垂帘的意思就是眼睛半开半闭的。小乘的学罗汉道的眼睛这样,差不多同这个位置一步、二步、三步,眼睛视线只到这样;大乘的菩萨道,一步、二步、三步、四步、五步,眼睛这样,不是在看,也不是全闭,眼睛张到而没有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见若不见,是眼睛。但是我始终主张现代人不要用这个方法,你打坐时眼睛闭到,因为现在人啊,从小到老用的眼睛已经是一塌糊涂了。现在未来的世界,尤其我们中国的教育之下,我看每一个人都会带眼镜,太可怕了,这个眼睛已经毁坏的差不多了,所以你尽量给它关起来休养休养再说吧。把这个眼但是闭到不是睡觉哦,闭到等于没有眼睛拿掉了,不要真的去挖掉,那有罪过的啊,等于自己忘掉这个眼。等到你功夫到了的时候,我告诉你,那个眼睛奇怪了,你假使在闭眼打坐功夫到了以后,他眼睛自然的张开了,你要想关还关不住呢,他又不是看,气就自然到那里了。
那么,这个七个姿势都知道了,(还)有几个要点注意,打坐的时候,不要面带死相,不要挂一个讨债的面孔。你看,有些人打起坐来在那里,不得了的啊,很危险,你不要看这么一个姿势,你的脑神经啊,永远不会清净。人家“喜笑开”,一个爽朗的人都展开的啦,所以学佛是四个字,慈悲喜危隳谛娜绻挥凶鞯郊僮奥铮庠谛溥涞睾孟窈艽缺埠芟玻尾喂苣愕模滥憧尾豢伟 V泄丝吹饺税。老嗟模际且幸桓碧终拿婵祝Х鹂刹灰庋 4缺危绕淠忝浅黾胰耍源粤窒律矫磐猓谝桓龇鹣窬褪谴蠖敲掷辗穑恍Γ憧吹饺耍鞍⒚滞臃稹保恍Γ季醯谜馕皇Ω富共淮怼D憧吹饺硕颊飧鲅樱嵌嗵盅岚。吒鲎耸仆獗淼亩枷昧耍炒θ荨/p>
所以我们在台湾,在首愚法师那个十方禅林,我就定了穿衣镜子好几个,摆在禅堂里。你自己对着镜子看吧,看你那个死相要不要得,免得我管你,然后打打坐一看,不对了,自己改过来。慢慢练习,改了,改了你的头脑,人生难得一笑,这个一笑啊,头脑神经整个放松了,真的,头脑就放松了,那个不笑,笑是多种不要钱的多种维他命,多吃补身体的,多笑身体就健康,不要死相,那个样子。
南怀瑾老师讲“静坐七支坐法”
《南禅七日》
所谓七支坐法,就是指肢体的七种要点
(一)双足跏趺(双盘足)。如果不能双盘,便用单盘。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作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作金刚坐。开始习坐,单盘也不可能时;也可以把两腿交叉架住。
(二)脊梁直竖。使背脊每个骨节,犹如算盘子的叠竖。但身体衰弱或有病的,初步不可太过拘泥直竖,更不可以过分用力。
(三)左右两手圜结在丹田(小腹之下)下面,平放在胯骨部分。两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两个大拇指轻轻相拄。这在佛家,便叫做“结手印”,这种手势,也叫做三昧印(就是定印的意思)。
(四)左右两肩稍微张开,使其平整适度为止,不可以沉肩背。
(五)头正,后脑稍微向后收放。前颚内收(不是低头),稍微压住颈部左右两条大动脉管的活动即可。
(六)双目微张,似闭还开,好象半开半闭地视若无睹。目光随意确定在座前七、八尺处,或一丈一、二尺许。(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静坐之初,先行闭目为佳。)
(七)舌头轻微舔抵上腭(参考附图),犹如还未生长牙齿婴儿酣睡时的状态。
附带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凡在静坐的时候,必须使脑神经以及全身神经与肌肉放松,绝对不可有紧张状态。最好是微带笑容,因为人在笑时,神经自然会全部放松。
(二)初学静坐者,不可以吃过饭就打坐,以免妨碍消化。同时也不能在肚子饿时打坐,以免分散心神。
(三)静坐时空气必须流通,但是不能让风直接吹到身上。
(四)静坐时光线不能太暗,否则容易昏沉;光线也不能太强,否则容易紧张。
(五)气候凉冷的时候,要把两膝和后脑包裹暖和,即使热天打坐,亦不可使膝盖裸露。
(六)初学静坐不要勉强坐太久,以时间短、次数多为原则。
(七)初习静坐时多半无法双盘,则以单盘为宜。单盘时臀部必须加坐垫,坐垫的高矮依各人身体状况而定,总以舒适为原则,如果坐垫太高或太矮;都会使神经紧张。至于坐垫的软硬程度也必须适中,否则引起身体的不适,则影响静坐的心情和效果。
(加注:以下内容请参考原书中的图片)
“双跏趺坐”说明:
(一)两腿双盘的跏趺坐为最正规的七支坐法。
(二)跏趺坐也要加坐垫、除非气脉全通,才可以不垫。
(三)初学静坐多半无法双盘,则酌情采用以下各图所示的其他坐姿。
“单盘坐”说明:
(一)坐垫约两、三寸。随各人舒适度自作调整。
(二)初习静坐无法两腿双盘,则采用单盘。随各人生理状况,自由选取金刚坐或如意坐。
(三)如果无法单盘,或者单盘坐到腿麻,而想继续用功,则可改用下列任何一种姿势。
“其他坐姿”说明:
(一)正襟危坐为历来儒家所惯用的静坐姿势。
(二)吉祥卧为佛家所主张的睡姿。孕妇如果单盘对腹部造成压力可改用吉祥卧,或任意选取对自己较为舒适的坐姿。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