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9 14:27:54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158部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四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崛山,与大比丘众六万二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七万二千,众所知识,皆从十方世界来集,得陀罗尼无碍辩才,进入念慧惭愧具足。其志坚固犹如金刚,善修成就一切佛法,志意清净成就具足,自不忘失菩提之心,亦能令他而不忘失,善调柔施摄伏诸根,善能知舍所爱之物,以清净戒善自庄严。于诸众生其心平等,以柔和忍力而自庄严,于无量那由他阿僧?劫勤修进力,于诸禅定解脱三昧,游戏神通自在无碍,善以智慧分别一切诸法句义。其心不动如大山王,于诸众生其心平等,如地水火风善离爱恚,常行慈心恒遣慈光,遍照众生安住大悲,常勤观察一切众生,住于大喜乐法具足,住于大舍得无二智。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皆以超过如是世法,慧光善伏自众他众,降伏众魔,世所难遇如优昙华,为诸众生中大师子吼。究竟涅??,希乐甚深四无所畏,为如来印之所印之,所记无错如说而行,于深法藏义味相应,蔽诸日月,名称流闻遍十方界,悉为诸佛之所护持,守护法藏常不断绝三宝种性,善能游过无边佛刹,善解了知,随宜给侍诸佛世尊,听闻受法。常勤精进教化众生,得到方便智慧彼岸,善随一切诸众生根如应说法,善知一切诸众生等意之行相。其心净妙善巧言说,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已于无量阿僧?佛所种诸善根,善集相好福德庄严,善能解了空无相愿,善解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梦镜像,解一切法如虚空相,善能解了一切众生音声言说,善分别法乐说无尽,善能观察出世之慧,成就大力近佛十力,得明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善度庄严助道法分,善解超度一切诸道,明了菩萨法藏所摄,善能转于不退法轮。得三昧印相,善能知到金刚场三昧,一切诸法自在三昧常现在前。持大宝炬,其心谦下于诸众生,常观一切诸众生心,亦常观诸众生智慧,近佛智慧,令诸众生施作佛事,所作事办皆已聚集,一切功德尽未来劫,说其功德不可穷尽。
其名曰:宝住菩萨、宝有菩萨、宝手菩萨、宝华菩萨、宝王菩萨、喜见菩萨、爱意菩萨、爱眼见菩萨、持地菩萨、作喜菩萨、大势菩萨、大德菩萨、降魔菩萨、摩鸠提菩萨、儒天菩萨、曼陀罗香菩萨、实菩萨、等观菩萨、无高下菩萨、善御菩萨、一切众生不请友菩萨、弥勒菩萨、云音菩萨、持山严菩萨、山积菩萨、上友菩萨、勇友菩萨、光明菩萨、光德菩萨、灯王菩萨、观志菩萨、光庄严菩萨、杂彩冠菩萨、天冠菩萨、天王菩萨、天眼观菩萨、观世音菩萨、善臂菩萨、思志等菩萨、善住志菩萨、善住业菩萨、不动足集菩萨、金刚足进菩萨、越三界足菩萨、疾辩菩萨、速辩菩萨、无断辩菩萨、住辩菩萨、妙音菩萨、梵音菩萨、喜一切众生音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如是等上首七万二千人。于此三千大千世界,释、梵、护世,并余大威德诸天、龙、夜叉、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人与非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来集会为欲听法。
尔时,世尊与无量百千大众,恭敬围绕而演说法。尔时,天冠菩萨即从座起,整于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赞曰:
“超世为世作灯明,
智慧利益于世间,
令结?者得光明, 我今稽首离世间!
十方行施最殊胜, 善自调心到彼岸,
人天龙神所供养, 稽首敬礼烧结仁!
胜相多利益世间, 金色圆光普周遍,
持净妙戒大美音, 稽首三界最无比!
度诸众生到彼岸, 调伏诸论无能动,
善了知诸众生心, 稽首敬礼胜大悲!
断诸结使不生著, 以力降怨善住戒,
天中之天净结垢, 我稽首礼降诸怨!
众宝中最无瑕秽, 常乐智慧为先首,
除断贪?愚痴垢, 稽首心等如虚空!
演说四谛度四流, 说甘露法施净眼,
游行三界为利众, 我稽首礼持轮相!
常为人天所供养, 常化众生令度脱,
虚空人天所供养, 我稽首礼人中胜!
常乐集于正善法, 常以慈心等世间,
人尊调御住正道, 稽首摄持一切德!
净音所说胜妙善, 适意柔软梵音声,
善解众音到彼岸, 稽首美妙如实说!
趣空无相及无作, 能最甚深难见法,
善能进趣入解脱, 稽首善知解脱道!
世尊善解知因缘, 常能断离二边见,
实说因缘业果报, 我稽首礼见世间!
无有来者亦去者, 无慢善能观诸法,
如幻如焰水中像, 稽首敬礼善法眼!
生若无生都无生, 若生及灭亦无灭,
其所止处如法住, 调御善住如是处。
所有言说便真实, 善住如如叵倾动,
金刚山身无动摇, 我稽首礼叵倾动!
其身口意等无异, 名闻无量遍三界,
我今欲问胜丈夫, 愿尊勿虑为演说!”
尔时,天冠菩萨偈赞佛已,白佛言:“世尊,我今欲于如来应供正遍觉胜妙法中少有所问,若佛听许,乃敢咨请。”
尔时,佛告天冠菩萨:“善男子,恣汝所问,随汝所疑,如来当说悦可汝心。”
尔时,天冠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得成杂种庄严之辩?世尊,云何菩萨得增胜智,善知分别甚深之法?世尊,云何菩萨善知诸根?世尊,云何菩萨善能解知如应说法?世尊,云何菩萨善知一切众生心行?世尊,云何菩萨知一切因行果报,亦知出过所行无失?世尊,云何菩萨庄严布施?世尊,云何菩萨庄严戒、忍、精进、禅、智?世尊,云何菩萨善能解知庄严梵道?世尊,云何菩萨不失神通?世尊,云何菩萨断诸结使?世尊,云何菩萨度到彼岸?世尊,云何菩萨能现一切声闻、缘觉,及诸众生形色威仪无有别异?世尊,云何菩萨观于生死不住涅???世尊,云何菩萨观众生界不动法界?世尊,云何菩萨不退失利观现失利?世尊,云何菩萨有大财宝封邑无尽,以方便力现为贫穷?世尊,云何菩萨行于诸行,令有作门入无作门?世尊,云何菩萨善观诸法?世尊,云何菩萨决定分别一切诸法?世尊,云何菩萨行诸世法不为所污?世尊,云何菩萨于诸自在不观望他?世尊,云何菩萨不离见佛?世尊,云何菩萨善自调伏无诸恶法?世尊,云何菩萨善为师导而不吝法?世尊,云何菩萨为诸众生作实依止?世尊,云何菩萨能转一切诸佛法轮?世尊,云何菩萨于一切法得灌顶位?”
尔时,世尊赞天冠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所问多所利益,安乐世间,利安人天,摄取未来诸菩萨等。善男子,汝常曾于恒河沙等佛世尊所咨请问难,今复当大利益安乐未来菩萨,令此大乘得久住世。善男子,汝之所问,善心谛听,吾当演说!”
天冠菩萨白言:“世尊,受教而听。”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得于杂种庄严之辩。何等为四?是菩萨于一切众生无侵害心,舍诸一切所爱之物心无悔吝;有说法者不断其说,起随喜心欢喜踊跃,赞言善哉劝请说法;若于昼夜,若在僧中,若在佛塔,以菩提心常为先道,起志欲心喜乐诸法;而是菩萨专心志欲,以法等施不期利养。善男子,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成杂种庄严之辩。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得增胜智,善知分别甚深之法。何等四?顺因缘法知我实性,知入一切众生实性,知生死行无有来者、无有去者,知一切法虚空印相。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善知诸根。何等四?善知法界门,观诸法门无有障碍,知诸神通,善调伏心无有二行。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善能解知如应说法。何等四?辩智,度众生智,分别法智,自净其心亦净一切众生之心。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善知一切众生心行。何等四?智慧超出智无有碍,入于方便,诸有所作终不中悔,能自觉了。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善知造因所得业报,亦知出过所行无失。何等四?不说断灭;亦不说常因;于业报如实而知,如法而现,法法示相;是中无我无我所,知于所作不失果报。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庄严布施。何等四?庄严于相,庄严于好,无比喻色,无尽封邑及以宝手。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庄严持戒。何等四?作转轮王而善庄严菩提之心,作释提桓因而善庄严菩提之心,作大梵王而善庄严菩提之心,不堕恶道生人天善处而善庄严菩提之心。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庄严忍辱。何等四?出梵音声、迦陵频迦声,多人所爱心意悦乐,坚修善法,得金色肤。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庄严精进得不可坏。何等四?得一切众生无能坏者,为诸众生作不请友,有所为作专志不懈心无疲厌,乐集多闻坚智庄严。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无厌成就四法,庄严于禅。何等四?无诸闹乱,无有放逸,无有悭慢,不舍调伏心。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庄严智慧。何等四?不说我、人、众生、寿命,得无碍辩,善能分别一切句义,于一切法无有疑惑。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庄严梵道。何等四?在空净处生起慈心,为化众生起于悲心,守护正法起于喜心,生如来智起于舍心。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不失神通。何等四?入于四禅而不退失,入四空定知于方便,心得自在知一切法,神通游至无量佛刹。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断诸结使。何等四?内自寂静亦寂静外,善观诸法知如幻化,有大智力,非?x慢力。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度到彼岸。何等四?知于欲流不证离欲,知于有流随意往生,知于见流不舍诸见,知无明流不逆缘法。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能现一切声闻、缘觉,及诸众生形色威仪无有别异。何等四?善起如幻三昧,如实而知一切法相,善观五通,自观己身知如幻化。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观于生死不住涅??。何等四?诸佛护持,自大悲心,善巧方便,不舍本愿。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观众生界不动法界。何等四?观自实性解于法性,观众生性不疑智性,观诸众生同涅??性。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不退失利观现失利。何等四?善男子,以专志心趣向涅??,修入生死,专志欲于一切佛法,现为声闻、缘觉调伏。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有大财宝封邑无尽,以方便力现为贫穷无诸财贿。何等四?或现作于转轮大王、释梵天王,为化尊胜诸众生故,现作贫穷;为化贫穷诸众生故,见来求者,尽舍一切所有财物;见大富者,现无尽宝有自在力。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令有作门入无作门。何等四?说一切行无常,净于智行,得于觉知一切行无我,离于诸见得涅??法寂智进行。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善观察诸法。何等四?善净慧眼,得明法眼,佛眼现前,于一切法得灌顶位。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决定分别一切诸法。何等四?辩智,无滞解了谛智,住四依智,不舍陀罗尼智。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行于世法不为所污。何等四?观知世法,超出过于世间众生,断除爱恚无所染污,毕竟明净。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于法自在不观望他。何等四?定得自在,智得自在,慧得自在,方便得自在。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不离见佛。何等四?自往见佛亦劝众生,自往听法亦劝众生,自发菩提心亦劝众生发菩提心,常不舍离念佛三昧。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善自调伏无诸恶法。何等四?出世明慧观察智见,显示解脱,善集法忍,断离一切不善法习。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善为师导而不吝法。何等四?专心利益一切众生,志意坚固无所慊恨;常行教化一切众生;自舍己乐修集智慧;常为一切众生作利成于己利。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为诸众生作实依止。何等四?舍于己利常求利他,自舍诸乐为诸众生求于法乐,如所闻法为人广说无有疲倦,以法养命不以衣食。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能转一切诸佛法轮。何等四?得陀罗尼,得无断辩知,入一切众生心行,不观种姓而为说法引入涅??。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于一切法得灌顶位。何等四?出过诸行住菩萨行,得无生法忍示现生死,为不退转印之所印入如来印,住第十地善知诸地。是为菩萨成就四法,于一切法得灌顶位。”
佛说如是诸四法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普照。于上空中百千亿天,作天伎乐歌咏赞叹,雨天曼陀罗华,作是叹言:“如来世尊无量阿僧?劫,所集无上正真道法,皆悉于是诸四法中开示显说。若有众生得闻是经,受持读诵兼复书写,于大众中广分别说,当知是人不从小功德来。若有众生闻于如是诸四句法,闻已信解受持读诵,在大众中广为人说,不离菩提心,彼人不久当于人天诸大众中大师子吼,如今如来大师子吼。我等今者,快得善利,得闻如是诸四句法,复能信解演说如是诸四法。”
时,八万四千人天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万二千菩萨得无生法忍。
尔时,天冠菩萨白言:“世尊,菩萨成就几法,佛涅??后得闻是经,受持读诵兼复书写,于大众中广说显示?”
佛告天冠菩萨:“善男子,菩萨成就八法,佛涅??后受持读诵书写此经,于大众中广分别说。何等八?志意成就专向菩提;究竟行慈,于诸众生无侵害心;住于大悲化诸众生;常求法利,乐法、欲法、求法、集法,心无满足如海吞流;放舍身命守护正法;厚种善根集诸福德;发起大愿诸佛护持;降诸魔怨离大众畏。天冠,是为菩萨成就八法,佛涅??后能得受持读诵书写如是经法,在大众中广为人说。”
当于演说如是法时,于此三千大千世界,亦复六种震动。坑坎堆埠、诸山污秽、江河池流及诸大海,皆不复现,亦不恼触水性众生。尔时,三千大千世界,悉平如掌微妙庄严。于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岁枯树皆生华叶倾向于佛,诸生卉树华叶果茂亦倾向佛。此大地上生诸莲华,大如车轮杂色可爱,妙香适意,大光普照遍此三千大千世界。上虚空中有诸天子,不现其形鼓众伎乐。闻是乐音,雪山王中、香山王中,所有诸天倍出妙香,令此三千大千世界普悉大香。时雪山王、香山王中,雨众妙华皆流趣佛,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余诸树亦悉雨华。于上空中,有一宝盖覆万由旬。是大宝盖垂真珠贯,铃网庄严。诸铃网中所出音声柔软悦意,有大妙音遍闻三千大千世界。
尔时,大德舍利弗见是变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是何光瑞?有是希有未曾之相,普此三千大千世界,皆悉庄严甚可爱乐。”
佛告舍利弗:“是大树紧那罗王,从香山中与无量紧那罗、无量乾闼婆、无量诸天、无量摩?罗伽,大众围绕,欲来见佛礼拜供养。是大树紧那罗王,欲来见佛先现此相。”
语言未久,大树紧那罗王,与无量紧那罗众、无量乾闼婆众、无量天众、无量摩?罗众,大众围绕,作八万四千伎乐,以净妙歌善和众乐。复有无量百千众生皆悉随从,菩萨神通大力所持,上升虚空普雨众华,来诣佛所。到已,及诸侍从顶礼佛足,右绕七匝住世尊前。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以己所弹琉璃之琴,阎浮檀金华叶庄严,善净业报之所造作,在如来前善自调琴,及余八万四千伎乐。是大树紧那罗王当弹此琴,鼓众乐时,其音普皆闻此三千大千世界。是琴音声及妙歌声,隐蔽欲界诸天音乐。尔时欲界所有诸天,皆舍音乐来诣佛所。是大树紧那罗王当鼓琴时,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丛林诸山,谓须弥山王、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黑山,及众药草树木丛林,悉皆涌没,涌渐、遍涌、等遍涌,动渐、遍动、等遍动,震渐、遍振、等遍震。犹如有人极为醉酒,前却颠倒不能自持,诸山须弥??胗棵灰喔慈缡恰4笫鹘裟锹尥醯惫那偈保?鸫笾谥腥送踔诘龋?惹稹⒈惹鹉帷⒂牌湃?⒂牌乓模?臁⒘?⒁共妗⑶?似拧?⑿蘼蕖㈠嚷ヂ蕖⒔裟锹蕖⒛ΣT罗伽,释、梵、护世、若人非人,及离欲者,唯除菩萨不退转者,其余一切诸大众等,闻是琴声及诸乐音,各不自安从座起舞。时诸一切声闻大众,闻琴乐音不能堪耐,各从座起,放舍威仪诞貌逸乐,如小儿舞戏不能自持。
尔时,天冠菩萨语是一切诸大声闻大迦?等:“汝诸大德已离烦恼,得八解脱见四圣谛,云何今者各舍威仪,如彼小儿举身动舞?”
于时,大德诸声闻等答言:“善男子,我于是中不得自在。何以故?由是琴音,我等各各不安乐坐,其体动舞不能自持,所有心念不能令住。”
尔时,天冠菩萨语大德迦?言:“如何耆年少欲知足,修行头陀常乐空静,天、人、阿修罗敬汝如塔,大德云何不能持身犹小儿舞?云何不护是大众心?”
大迦?言:“善男子,如旋岚大风吹诸树木药草丛林,彼无有力能自安持,非彼本心之所欲乐,然彼鼓动不能自持。善男子,今此大树紧那罗王,鼓作琴乐妙歌和顺,诸箫笛音鼓动我心,如旋岚风吹诸树身不能自持。是善丈夫,誓愿威势福德神力,于诸声闻及诸缘觉,所有威德彼为殊胜。”
尔时,天冠菩萨语大迦?:“汝今观是不退菩萨威德势力,彼琴乐音不能令其动摇惊扬。大德迦?,谁见如是而当不发无上正真菩提道心?何以故?今有量智所有威力不如琴声,令如是等大威德人,闻是琴声不能自持。其向大乘不退转者,不能令动。”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更易调琴,并及八万四千余乐。佛威神力,及大树紧那罗王,宿善根力之所持故,诸琴乐音说是偈言:
“一切诸法向寂静,
如是乃至上中下,
空静寂灭无恼患, 无垢最上今显现。
诸众生等无众生, 过去现在亦复尔,
以音声说令众闻, 是声同等如法界。
诸世界同无世界, 说事犹如虚空相,
无生无增亦无减, 显示虚妄如虚空。
善觉诸佛悉同等, 法界决定无毁坏,
解达施戒及智慧, 一相平等同无相。
诸结寂灭永无结, 妄想于彼生分别,
无内无外亦无中, 从于妄想颠倒有,
若法非法无妄想, 推求诸法无所有。
觉了名色如实性, 彼行于世无染著,
过去未来无边量, 所演说法亦如是。
本际寂灭无尽灭, 无有方所无住处,
以文字故说是法, 而此文字是尽相。
知是文字尽相已, 于一切法无妄想,
持心等持无所持, 彼此不违于法相。
心及数法无有生, 知一切法入平等,
际无际断无所断, 前后及中同叵得。
了知三世平等已, 彼智无边无有量,
世间贪著于名色, 有边无边皆寂静。
了知因缘法相已, 无我众生命妄想,
所起我见永无起, 一切诸法亦无起。
若所起者本无起, 彼常随顺顺法忍,
其性犹如云中电, 一切法如我实性。
我人众生性自空, 入此陀罗尼印相,
随所觉知三脱门, 一相无相等同相。
一切有法无边量, 法法自无有妄想,
以文字说分别法, 若上若中及与下。
文字亦无有妄想, 推求分别真实义,
义及文字共相应, 以音声说无二义。
若知本性常寂静, 彼本际性常自断,
若本际性常自断, 为利世故修诸行。
推求本际无本际, 彼大慈悲最清净,
若大慈悲最清净, 苦乐同等而修行,
亦复无高亦无下, 彼名知利大丈夫。
法眼寂静最寂静, 若见不见常寂静,
亦复无增亦无减, 彼性离作常寂静。
如空中声叵捉持, 虽可闻知不可说,
是演说者及听者, 悉皆不实得自在。”
当诸琴乐演出是偈法音之时,八千菩萨得无生忍。
尔时,天冠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是妙偈从何而出?”
佛言:“善男子,汝今自问大树紧那罗王,彼当答汝。”
尔时,天冠菩萨问于大树紧那罗王:“紧那罗王,如是妙偈从何而出?”
答言:“善男子,从诸众生音声中出。”
又问:“诸众生音声从何而出?”
答言:“善男子,众生音声从虚空出。”
天冠菩萨问言:“紧那罗王,众生音声非口出耶?”
答言:“善男子,是众生音,为从身出?为从心出?”
天冠答言:“不从身出,亦不从心。何以故?身痴无知如草木瓦石;心无形色,不可睹见,无有触碍,不可宣说,犹如幻化。”
大树紧那罗言:“善男子,若离身、心,从何而出?”
天冠答言:“从于思惟出生音声。”
又问:“若无虚空,声何由出?”
天冠答言:“若无虚空,声终不出。”
紧那罗言:“善男子,是故当知一切音声从虚空出,当知是声即虚空性,闻已便灭,若其灭已同空性住。是故诸法若说不说同虚空性,是故应当不舍空际。如音声分,诸法亦尔。若以音声有所说法,而是诸法于音声中求不可得,音声于法求亦叵得。善男子,是故说言:‘一切诸法不可言说。’但以音声名为言说,当知言说为无所说。又以音声名为言说,然是音声本无住处,若无住处则无坚实,则名为实。若其是实则不可坏,若不可坏则无有起,若无有起则无有灭,若无有灭是名清净,若是清净是则白净,若是白净是则无垢,若是无垢是则光明,若是光明则是心性,若是心性则是出过,若是出过则出过诸相,若出过诸相则是正位。若菩萨在正位,是则名得无生法忍。
“若得无生法忍,一切能忍,亦忍于空,亦忍于人。何以故?不离于人名之为空,人即是空。忍于无相,亦忍于相。何以故?是相实性即是无相。忍于无愿,亦忍于愿。何以故?愿实性相即是无愿。一切法性及众生性,一切常灭亦如是忍。何以故?一切众生生死之性犹如幻梦。是名菩萨得无生法忍,不违一切法,不逆一切法。若顺此忍,则亦忍顺随诸法无去,若无去则无来,若无去来知一切法是常住性。如法常住,众生亦尔。若得是处,如法随顺,如处修行,是名成就无生法忍。一切言说即是音声,为语他故起是音声。是无生法忍,无有能说,无有能听。何以故?是义不可得故。而是法忍非声非说。善男子,如来世尊有是威德,同不可得义,不可得义说于有得。”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第二
尔时,天冠菩萨白言:“世尊,未曾有也!而是大树紧那罗王,成就如是不思议法。世尊,是紧那罗王,乃能成就如是胜妙神通之力,复能演说甚深法忍。世尊,紧那罗王于几佛所,种诸善根有如是辩?”
佛言:“善男子,假使能数恒河沙等世界星宿,不能数是紧那罗王所事如来应正遍觉。善男子,是人已于尔许佛所修行梵行,集于无上正真之道,是故得有如是辩才。”
尔时,天冠问紧那罗王:“汝于尔许无量佛所,种植无量无边善根,何故不成无上正道?”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语天冠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十二无满足法。何等十二?谓供养给事诸佛世尊无有满足,集诸善根无有满足,听集法宝无有满足,修禅解脱无有满足,修观寂法无有满足,流通显法无有满足,教化众生无有满足,守护正法无有满足,不舍阿练若处无有满足,诸波罗蜜庄严佛土无有满足,修习福慧无有满足,集助菩提法无有满足。善男子,是名菩萨十二无满足法,是故菩萨求善根庄严无有满足。”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白言:“世尊,我闻菩萨所有三昧,名曰宝住。若有菩萨得是三昧,一切法宝诸功德法自然而得。善哉!世尊,唯愿如来演说。于是宝住三昧,菩萨闻已,于一切法而得自在随增长法。”
尔时,佛告大树紧那罗王:“如是,紧那罗王,有于三昧名曰宝住。汝今善听,善思念之,吾今当说如是菩萨宝住三昧。”
“善哉!世尊,愿乐欲闻,受教而听。”
佛告大树紧那罗王:“若有菩萨欲令佛宝种性不断,法宝种性、僧宝种性不断绝者,修集起生八十种宝。何等八十?不忘一切智宝之心,不舍离于志意宝心,不舍修诸善根宝心,不舍坚入寂定宝心,生起一切布施宝心,不希望报清净宝心,回向菩提故;庄严身宝心,满三善故;庄严口宝心,离四过故;庄严意宝心,舍离无明爱恚见故;持戒不毁不穿不坏不缺宝心,不穿不坏不缺不污戒庄严故;无恼害宝心,于诸众生意平等故;柔忍宝心,能忍难事故;不忧身命清净宝心,净菩提故;无爱恚宝心,无高下故;坚固牢强庄严宝心,无忧虑故;一切所作成就宝心,无慢缓故;坚固念慧进入宝心,能善修集助菩提法故;起禅解脱三昧宝心,得心自在故;集法宝心,集自财故;闻正法已能持宝心,得无畏故;不吝法宝心,心无吝故;不期利养说法宝心,舍离恶欲不望报故;修正念宝心,正流趣故;如所闻法成满宝心,如闻行故;智观宝心,降伏智故;大慈宝心,化众生故;大悲宝心,观众生故;大喜宝心,爱乐法故;大舍宝心,诸法寂故;不厌生死宝心,集诸善根故;化众生宝心,不住自乐故;四摄宝心,为摄法故;起神通宝心,一切神通现变化故;善知识宝心,为闻法故;离恶知识宝心,集善根故;为一切众生正修宝心,如涅??故;离诸一切结病宝心,入一切众生所志欲故;于一切法生药想宝心,寂诸病故;善修学习无慢宝心,知大人法故;灭?x慢宝心,于诸众生谦卑下故;无幻伪宝心,无谄诳故;和敬宝心,令法久住故;护法宝心,报去来现在诸佛恩故;知恩报恩宝心,亲友究竟故;不望报宝心,无所亲故;常出家宝心,不忘所作故;爱乐宝心,护白净故;圣种少欲知足宝心,集持戒故;庄严一切头陀功德宝心,于诸众生无有过故;少欲知足宝心,慧无足故;独处宝心,身意寂静故;求法无厌宝心,满相好故;庄严集智无厌宝心,断诸一切众生疑故;念佛宝心,不离见佛故;念法宝心,不离闻法故;念僧宝心,不退菩萨僧故;念戒宝心,不舍菩提心故;念舍宝心,舍结使故;念天宝心,系在一生补处菩萨地故;义辩宝心,觉一切义故;法辩宝心,不坏法界故;辞辩宝心,觉了一切诸音声故;乐说辩宝心,悦可一切诸众生故;得陀罗尼宝心,随所闻法不忘失故;依义宝心,知文字实性故;依智宝心,知识如幻故;依了义经宝心,于了义中无违诤故;依法宝心,觉了人实性故;观一切行无常宝心,不住一切三界中故;观一切法无我宝心,我及众生俱无我故;观于涅??寂静宝心,究竟寂静故;观空无相无愿解脱门宝心,入甘露门故;观一切法无生宝心,得无生法忍故;见一切法如幻、如梦、如焰、如影、如响、如水月宝心,不住诸见故;顺因缘法宝心,离断常见故;离诸边见垢秽宝心,离于二故;入无二法门宝心,觉一道故;离一切行宝心,至正位故;正观法位宝心,一切法平等故;集助一切菩提法宝心,觉了一切诸佛法故。如是,紧那罗王,若有修集如是等法,善修、好修、正住获得、如说修行,是名菩萨宝住三昧。若能如是则便得是宝住三昧。若有菩萨已逮得宝住三昧,无世间宝、出世间宝而是菩萨不得自在。
“紧那罗王,云何世间宝?云何出世间宝?紧那罗王,世间宝者,谓人天豪尊,若帝释豪尊、梵天豪尊、护世豪尊、转轮王豪尊、居士豪尊、婆罗门豪尊、长者豪尊、刹利豪尊。虽得如是人天豪尊而不放逸,以不放逸能集一切助菩提法,是名世间宝。何等名为出世间宝?所谓圣慧是出世间。何以故?智慧悉摄出世间法,是故说入般若慧门名出世间。紧那罗王,譬如大海,为众流主;如须弥山,为众山王;犹如众星,月为其主;如诸药草火珠光明,日为其最;一切禽兽,师子为最;一切民庶,王为其最;三十三天,帝释为最;诸梵天中,梵王为最。如是,紧那罗王,所有一切出世间法,智慧为首。是故说言般若为诸众经中主,能度诸流,是安去道故;是名为炬,照结?故;是名勇健,除众怨故;是名医王,和众药故;是名为师,知诸书故;是名为箭,射结的故;是名为力,究竟害结故;是名大象,拔结根故;是无违诤,悉平等故;是无斗诤,无讼诉故;是名不逆,善随顺故;是名无?,究竟尽故;是名善知,四圣谛故;是名为念,正念处故;是名为正,能正断故;是名示现,神足力故;是名为戒,障诸根故;是名降伏,有大力故;是名为觉,善觉知故;是名开示,示正道故;是名为寂,寂静定故;是名为明,作慧明故;是名作明,离障翳故;是至正处,作照明故;是名除断,除结尘故;是无波浪,度诸流故;是不可见,过境界故;是无境界,离内外故;是名为空,离见岸故;是名无相,离觉观故;是名无愿,出三界相故;是名一相,无有相故;是虚空相,无相似故;是害爱慢,离魔业故;施无妄想,不依于戒,不住忍辱,不起精进,不染著禅,无言说门,无一切门,方便自造,无我无众生,度到彼岸,集诸善根,无作无作者,过诸作道。紧那罗王,是则名为出世间宝。诸般若宝,是智慧宝,即是宝住三昧之体。若菩萨得宝住三昧,一切众宝皆悉来集。
“紧那罗王,喻如大海,为众流主,集一切宝,一切众宝皆悉来归,于是海中出生诸宝。如是,紧那罗王,菩萨得是宝住三昧,为诸一切众生之主,集一切宝,一切法宝皆悉归趣。紧那罗王,宝住三昧能集一切诸法之宝,是中不断于三宝种。是宝住三昧,名为集聚诸法之宝。”
尔时,天冠菩萨白言:”世尊,是大树紧那罗王,已逮得是宝住三昧耶?”
佛言:“善男子,汝今自问大树紧那罗王,当为汝说。”
时,天冠菩萨即问大树紧那罗王:“紧那罗王,汝今已逮得是菩萨宝住三昧耶?”
答言:“善男子,是三昧中无住无得。是三昧中无有得者,而是三昧非色、受、想、行、识,而是三昧非色可见、无声可闻、非是住相、非是灭相,无有处相,非无相非一相。所言相者,都无有相无能为作。三昧相者,自无有相亦非无相,是三昧相应如是修。善男子,是三昧者等一切法。若等诸法亦等于我,若等于我亦同等于一切众生。是故,善男子,是三昧等一切众生。何以故?一切众生即是空相,空相是三昧相。一切众生即是无相相,无相相是三昧相。一切众生即是无愿相,无愿相是三昧相。一切众生及一切法是寂静相,寂静相是三昧相。一切众生是无我相,无我相是三昧相。三昧相者,无能以身触,无能以心触。凡可触法若等不等,一切皆为善调伏故而演说之。”
时,天冠菩萨即白佛言:“希有!世尊,是大树紧那罗王,处在如是放逸之中,乃能演说甚深妙法。”
佛言:“善男子,菩萨从慧方便地中,出生示现一切所作,不为一切所作染污。善男子,是大树紧那罗王,以此琴乐诸箫笛音及妙歌音,调伏七十亿紧那罗众令住菩提,三十亿乾闼婆于无上道而得调伏,其内眷属八万四千住一切智,彼有如是大方便智。善男子,我唱是言,是谓菩萨随所居住在于本处,随是诸处多利众生。善男子,犹如无薪火则不燃。如是,善男子,菩萨处寂亦复如是,不能炽燃教导众生。善男子,如大薪聚火则炽燃。善男子,菩萨亦尔,处在多众教导炽燃。善男子,是故当知,菩萨住在最豪尊处,随所生处多利众生。”
天冠菩萨复白佛言:“是大树紧那罗王,云何以琴及妙歌声、诸伎乐音教化众生?”
佛告天冠菩萨:“善男子,紧那罗等、乾闼婆等、摩?罗伽等,好乐音乐。是大树紧那罗王,善自调琴和众伎乐,是紧那罗众、乾闼婆众、摩?罗众,起大爱乐信解增敬;得是爱乐信解增敬已,于是音中出于佛声、法声、僧声、不忘菩提心声、施声、戒声、忍声、进声、禅声、慧声、慈声、悲声、喜声、舍声、念处声、正断声、神足声、根声、力声、觉声、道声、定声、智慧声、禅定解脱三昧之声、无常声、苦声、无我声、寂声、空声、无相声、无愿声、无生声、无起声、无行声、菩萨法藏所摄法声、陀罗尼金刚句三昧满声、不退转法轮声、一切决定法王声、大海庄严三昧声、一切法流入平等三昧声、等一切法自在三昧声、庄严智慧三昧声、宝住三昧声、宝有三昧声、宝降伏三昧声、宝炬三昧声、娱乐三昧声、莲华庄严三昧声、过莲华三昧声、遍一切处三昧声、一切法白莲华三昧声、增益三昧声、大奋迅三昧声、师子奋迅三昧声、日灯三昧声、无量旋三昧声、前进三昧声、金刚场三昧声、金刚幢三昧声、金刚不坏三昧声、地持三昧声、山灯三昧声、山幢三昧声、宝藏三昧声、宝华三昧声、宝心自在三昧声、观一切众生心三昧声、出增长一切行三昧声、修深坚三昧声、杂辩三昧声、无观三昧声、观一切众生三昧声、游戏三昧声、出一切神通境界三昧声、降魔界三昧声、现一切色三昧声、入一切三昧声、分一切身三昧声、住一切行三昧声、慧灯三昧声、手灯三昧声、观菩提三昧声、过乐辩三昧声、作入一切功德三昧声。善男子,是琴歌音诸伎乐中,出于如是三昧法声,令诸众生受化而去。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希有之法!”
说是大树紧那罗王诸功德行神力之时,以佛力故,有天曼陀罗华聚,令诸大众各散大树紧那罗王。大树紧那罗王,以神通力右手接持,无一华堕地而不在手。尔时,大树紧那罗王,即以供散于如来上。当散华时,佛神力故,令是众华成一宝盖覆千世界。是宝盖中垂悬无量千万亿数宝真珠贯,一一珠贯出于无量万亿光明,一一光明出宝莲华,杂色妙好,妙香适意。诸华台中,一切皆现释迦牟尼如来色像,结跏趺坐。如是诸佛皆赞大树紧那罗王:“善哉!善哉!紧那罗王,乃能教化无量众生。菩萨应当如是施作,既出世间还来世间教化众生。生死已尽还来受有,得涅??位还游三界,于是中生教化众生。”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作如是念:“我今当作一一宝盖,覆一一佛上。”尔时,是王即入三昧,名庄严宝盖。当其入是三昧之时,有妙宝盖一一各覆诸如来上。一切大众右手亦各执持宝盖,以为己用供养于佛。
是时,大树紧那罗王复作是念:“我今当请释迦如来,及诸菩萨,并声闻僧一切大众,至香山中我宫殿食。令无量无边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等,集令听法。我身当供如来给使,令彼众生长夜利益安隐快乐。”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作是念已,顶礼佛足,合掌白言:“唯愿世尊,及菩萨众,并声闻僧,哀愍我等,至香山王受请七夜,令无量众生增长善根。世尊,我今堪任能为走使。哀愍大树紧那罗王,及菩萨众、诸声闻僧,当至香山七日之中,怜愍我故。”
尔时,紧那罗王知佛可已,欢喜踊跃遍满其身,与其夫人、男女眷属,作众伎乐供养于佛,礼世尊足右绕三匝,出众而去还至香山。是时,大树紧那罗王于香山中,庄严自己所住园林。为供如来,庄严妙地纵广五百由旬,青琉璃地,阎浮檀金以为间错,众宝杂色互相映发。是时,场上敷百千妙座,以宝莲华而间错之,敷置百千万亿天衣。复于场上为佛如来敷师子座,高三十二由旬,众宝严饰,众宝栏?J而围绕之。张施幢盖,竖众宝幢,无量香?烧坚黑沉水,上张缯彩以承尘露,周遍垂悬幡盖缯彩,散众天华。于座四面作大宝树,杂色妙好。外多众来,及自眷属皆悉已集,便为说偈而教授之:
“佛出于世时乃值,
犹如优昙钵罗华,
人尊今已出现世, 善好恭敬供养之!
舍慢懈怠及诳伪, 亦离悭贪及幻惑,
皆当舍离诸戏笑, 善好恭敬于导师!
所有众妙适意华, 天中胜华香山华,
皆当聚集置一处, 当以供养于人仙!
所有众妙适意香, 坚黑沉水及?钐矗?br>
当于此间香山中, 烧用供养胜众生!
所有伎乐妙歌音, 紧那罗等所爱乐,
各各善调诸音乐, 当以供养丈夫仙!
幢幡宝盖及妙衣, 柔软善染适天意,
张设以侍供如来, 难值难得无有比!
供养佛已至善处, 或为帝释四天王,
或作梵王自在王, 常作人天中尊王!
形色威德及名称, 眷属侍从及珍宝,
所有言教悉受用, 供养佛已得是利!
诸天欢乐及人乐, 欲于生死常欢乐,
欲得常乐及乐具, 当供养是胜众生!
欲得缘觉声闻乘, 及得最上胜妙乘,
又欲降伏于魔怨, 当作供养供法王!”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如是教令诸眷属已,即时集聚诸华、香?、涂香、末香,办百味食已,在香山王前,作众音乐,歌诸偈颂,白言时到:
“佛能利益施安乐,
和颜喜笑柔软语,
妙华善听人天供, 时到善逝今可来!
十力降伏诸魔力, 降伏他众利益世,
断除诸垢无垢浊, 时到利益世尊来!
乐头陀行无染著, 胜集念慧坚固者,
胜人常出过世间, 欢喜心来作利益。
隐蔽日月珠光明, 释梵天有诸光明,
牟尼光明皆喜乐, 光明自在蔽诸光。
天龙紧那罗歌声, 是声增结不灭欲,
佛音柔软梵音声, 能灭诸结与安乐。
世医游行于十方, 不能治世烦恼病,
十力医王演妙音, 灭诸结使与安乐。
大名大威力无等, 无比无错无浊语,
伏怨寂怨离诸怨, 世尊利益愿时来!
施调施主慧甘露, 持戒行戒尊最胜,
善巧调忍熏修心, 念我故来可爱者。
善具进力相应法, 住于禅定具神通,
慧调伏意惭德备, 持百福相愿时来!
大慈悲心意平等, 离爱欲过无使患,
善知梵道住佛道, 世尊施乐愿时来!”
尔时,世尊知大树紧那罗王白言时到,告诸比丘:“各持衣钵,受七夜请,差守房人。”
大树紧那罗王白言时到,是时天冠菩萨作是念言:“我今当化作大宝台,令佛世尊及诸菩萨众、大声闻僧安处宝台,坐于莲华庄严座上,置之右掌,乘空而往至香山中。”天冠菩萨作是念已即入三昧,以三昧力作大宝台,纵广高下各十由旬,杂色好妙,四方四柱庄严差别。时宝台中出于百千宝莲华座。复为世尊敷宝莲华师子之座,上高七仞。
尔时,天冠菩萨化作宝台及华座已,白言:“世尊,愿就宝台坐师子座,及诸菩萨、声闻大众,怜愍我故!世尊,我今当以如是宝台,置于右掌著香山中。”
尔时,世尊愍天冠菩萨,即升宝台就师子座。诸菩萨众及声闻僧次第而坐。时天冠菩萨,即擎宝台置右掌中,上升虚空往赴香山。尔时,欲界诸天、色界诸天,见天冠菩萨作是神变,欢喜踊跃生希有心,为供养佛及天冠菩萨故,持华、香?、涂香、末香,作众伎乐来诣宝台,在虚空中供养于佛,乃至香山。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遥见如来坐宝台中从空而来见己,与己眷属八万四千诸紧那罗等,持香华?、末香、涂香,作于八万四千伎乐,以清妙歌善和众乐往迎如来。到已,及诸眷属顶礼佛足,以所赍持诸华香?、涂香、末香,供养佛已引前而去。
尔时,世尊知已至彼,与诸菩萨、大声闻僧,释、梵、护世及诸大众,诣大树紧那罗王所,庄严道场坐所敷座。尔时,大树紧那罗王,语释、梵、护世及诸天子:“诸大德等,可前就坐!所为如来施设饮食,当共同甘。”
尔时,紧那罗王与诸妻子、男女眷属,手自斟酌敬意奉食,种种甘美杂味具足,从于菩萨善根所生,供养如来、菩萨、声闻一切大众悉皆充足。既充足已,紧那罗王知各洗钵澡手已毕,与己眷属于如来前次第而坐,欲得闻法。尔时,世尊为紧那罗王及诸大众,演说妙法示教利喜。
尔时,世尊即为演说如是妙法:“紧那罗王,菩萨有三十二法净檀波罗蜜。何等三十二?紧那罗王,菩萨不忘菩提之心,而为先导而行布施,不赞下乘而行布施,诸所为者无伤毁心而行布施,有来求者无侵害心而行布施,又所请者起福田想而行布施,诸所诣者起于师想、起善知识想而行布施,舍内悭结而行布施,无所贪惜欢喜踊跃而行布施,申手正直善好放舍无所期为而行布施,生增上心、不生下心而行布施,不生恶处而行布施,不望果报无所希望而行布施,欲于佛法而行布施,心无恼热而行布施,以摄为首而行布施,‘我当教导化诸众生’而行布施,‘我当护法’而行布施,‘我当顺用如来言教’而行布施,‘我应当作降魔伴党’而行布施,‘我宜应当正觉菩提’而行布施,‘我应当作善丈夫业’而行布施,‘我应当离饿鬼恶道’而行布施,‘我应当集修舍心’因而行布施,‘我当获得大财封邑摄取他人’而行布施,‘我应当行和敬之法’而行布施,‘我当不离得善知识’而行布施,‘我应当于一切众生无?害眼’而行布施,‘我应当以布施善根向无上道’而行布施,‘我应当学余菩萨舍’而行布施,‘我宜应当庄严相好’而行布施,‘我宜应当净佛国土’而行布施。紧那罗王,是为菩萨三十二法净檀波罗蜜。
“紧那罗王,菩萨复有三十二法净尸波罗蜜:善自净身是名为戒,净贪?痴故;善自净口是名为戒,不自欺诳佛及诸天是无虚相故;善自净心是名为戒,离无明贪?邪见故;净十善业是名为戒,生人天故;不忘菩提心是名为戒,不贪余乘故;志意清净是名为戒,舍幻伪故;称赞贤圣是名为戒,勤摄非圣故;以慈为首是名为戒,于诸众生心平等故;修大悲心是名为戒,趣向教化诸众生故;善好等学是名为戒,毕竟无缺故;惭愧所摄是名为戒,怖畏恶道故;无有穿漏是名为戒,不中舍故;无有瑕疵是名为戒,究竟白法故;自己自在是名为戒,至余佛土故;尊重豪贵是名为戒,智者所赞故;能超出过是名为戒,离恶道故;善安止住是名为戒,一切安乐悉具足故;诸佛所赞是名为戒,是佛戒故;不自慢缓是名为戒,坚实救拔世间人故;不自高毁他是名为戒,善弃舍故;修行弃舍是名为戒,离诸烦恼故;自己修行是名为戒,一切助道菩提法故;作于欢喜是名为戒,离爱贪故;善摄取他是名为戒,随如说故;调伏出家是名为戒,舍离一切家系缚故;坚欲修行是名为戒,欲乐法故;决定少欲及与知足是名为戒,依圣种故;乐修头陀是名为戒,欲舍一切诸恶法故;无著相应是名为戒,观无众生故;随顺不违是名为戒,顺缘法故;离一切见是名为戒,离断常故。紧那罗王,是为菩萨三十二法净尸波罗蜜。
“紧那罗王,菩萨复有三十二法净忍波罗蜜。何等三十二?不坚著身是名知忍,不住寿命是名知忍,无侵害心是名知忍,堪耐恶言是名知忍,悲于下劣是名知忍,不轻未学是名知忍,有大势力能苦切他而不为之是名知忍,节节支解不起?恚是名知忍,无有粗涩是名知忍,不生?害是名知忍,无不与语是名知忍,有于志意是名知忍,其心无浊是名知忍,无娆乱心是名知忍,护他人心是名知忍,以财利益是名知忍,知觉大悲是名知忍,灭除?x慢是名知忍,谦下一切诸众生等是名知忍,不增炽然是名知忍,乐于寂静是名知忍,闲晏无为是名知忍,自观己过是名知忍,他人有缺不见其过是名知忍,如法财封是名知忍,有于信财是名知忍,心无热恼是名知忍,意念安乐是名知忍,先意问讯无有?面是名知忍,顺甚深法是名知忍,顺三脱门是名知忍,解无生无起是名知忍于无生法忍。紧那罗王,是为菩萨三十二法净忍波罗蜜。
“紧那罗王,复有三十二法净进波罗蜜。何等三十二?紧那罗王,菩萨不断佛种行进波罗蜜,不断僧种行进波罗蜜,受无量生死行进波罗蜜,集无量善根行进波罗蜜,供养给事无量诸佛行进波罗蜜,为欲摄持无量闻故行进波罗蜜,为欲教导无量诸众生故行进波罗蜜,欲以妙说悦可一切诸众生故行进波罗蜜,为令一切众生逆流故行进波罗蜜,为诸众生当设何宜行进波罗蜜,舍一切所有行进波罗蜜,护一切戒无有毁缺行进波罗蜜,一切柔和忍力无恚行进波罗蜜,出过一切所作事故行进波罗蜜,欲起一切禅定解脱诸三昧故行进波罗蜜,满无量智故行进波罗蜜,欲以一切诸佛国土所有庄严严己佛土故行进波罗蜜,大力坚固越到彼岸故行进波罗蜜,降伏一切诸魔场故行进波罗蜜,降伏一切外道论故行进波罗蜜,具佛十力无畏法故行进波罗蜜,庄严身口意故行进波罗蜜,能办众事无休息故行进波罗蜜,心无怯弱故行进波罗蜜,其心勇健故行进波罗蜜,不共一切烦恼结住故行进波罗蜜,摧伏一切诸烦恼故行进波罗蜜,灭一切结故行进波罗蜜,度诸流故行进波罗蜜,脱未脱者、安未安者、度未度者故行进波罗蜜,集百福德庄严相故行进波罗蜜,守护一切佛正法故行进波罗蜜,神通遍至一切佛刹供养礼拜、右绕恭敬于诸佛故行进波罗蜜。此诸精进从寂静生,身心寂静住,无出无入,无上无下,为于无生无起所摄。紧那罗王,是为菩萨有三十二法净进波罗蜜。
“紧那罗王,菩萨复有三十二法净禅波罗蜜。何等三十二法?所谓念净,慧净,进净,惭净,坚实净,心体性净,不忘菩提心净,功德根净,无所依净,我、我所净,起神通净,身寂静净,修治心净,内寂静净,外威仪净,断诸见著净,观无我、无众生、无人、无寿者、无丈夫净,不住三界净,助菩提法现前净,悲观众生净,除智障净,智慧超出净,不违因果净,决定法忍净,修行无常、苦、空法净,转方便净,方便摄净,近道场净,不希望声闻、缘觉乘净,满足无漏净,心不散乱得佛定净,观众生心如应说净。紧那罗王,是为菩萨三十二法净禅波罗蜜。
“紧那罗王,菩萨复有三十二法净般若波罗蜜。何等三十二?求集多闻无有厌足;善巧思惟分别诸法;以己智慧觉了诸法;善分别阴、善分别界,趣法界故;善于诸入,知分别故;善于缘法,知因住故;善于诸谛,知解灭故;知于正位,不入正位故;观察无起,起自心故;知诸法无生,本际净故;知诸一切众生无我,离倒见故;知一切法同是一法,本际离欲故;知诸世界是一世界,同虚空故;知一切佛同是一佛,入不思议法界故;善知分别一切章句,善文字故;知无碍辩广演说法,悦可一切诸众生故;知陀罗尼,无忘失故;知诸魔业,教化诸魔向菩提故;观知诸法如幻,住于分别有差别故;解知诸法如电、水月、梦、影响法,诸法究竟无成就故;觉知一切众生心性,本自净故;善分别观生死、涅??,善学方便故;善知解空、无相、无愿,示解脱门故;知一切法本性寂静,本无缚碍故;知一切法离障得明,害无明?故;善知于智施慧光明,为欲解脱一切众生演说法故;知一切法无去来故;知所作业不相违故;知示众生示生死故;得成四辩解义法辞,乐说辩故;所说无错,法无不空,自己寂静,调顺解真,知于涅??,智慧趣向诸佛智慧,守护法城持一切法,得受记地所作究竟,住不退转菩萨之地。紧那罗王,是为菩萨三十二法净般若波罗蜜。
“紧那罗王,菩萨复有三十二法净方便波罗蜜。何等三十二?观察众生自无众恶,有无量福而不休息,若有少福亦不休止。为化众生而行惠施不求福田。于诸众生起福田想不望果报。教化下劣现为下劣。教诸众生护持口业。现女人像化诸年少,现作童子化诸童女,现一切色不违众生。自无?x现现作?x恣,为化?x恣诸众生故示现狂乱。随众所解而为说法。百岁持戒,为化一人放舍此戒,所有一切娱乐之具而共同之摄令入法。自住头陀,为不活畏诸众生故现不活畏。示现一切外道法中修出家行不呵佛法。现为淫女,若在王宫现妙女身,为化悭著淫欲众生,于大众中多人集处现众伎术,或现箫笛琴瑟鼓贝常为第一,于是众中歌舞戏笑,皆出法音现众伎术,随诸众生所喜乐者,为教化故而示现之。现神通力施众生财然后说法。失财众生为现宝藏然后说法。有诸众生忧箭所逼,随其所宜而为示现然后说法。若长者、居士及诸小王,内宫妇女忧无子息,为欲化导令其欢喜现为其子。于大伴中作大伴主,将诸人众至空旷野,粮食乏尽求索无所,以神通力化作饮食令充足已,如应说法令不退转于无上道。若有众生从生而盲,群相随逐,若一、若二、若三、若四,乃至一十、一百、若千、二千乃至十千,于彼众前现为盲人现极贫穷,从外乞求给施诸盲,令其得眼睹见诸色,随应说法使不退转于无上道。若复有诸多千众生,造众过罪为王所系,菩萨为脱是诸众生牢狱系闭,现为罪人同入是中,以神通力悉解??械,施与衣裳充足饮食,若为说法令不退转于无上道。若有众生犯罪应死,为教化故化作化人,代彼罪人令其全命得无忧虑,慰喻令喜而为说法,毕定住于无上正道。若有众生诤诸财利,奴婢、畜生、舍宅、田地,共相挝打斗诤讼诉,以方便力现大财宝,酬报是人令两和合,然后说法令住菩提行。方便菩萨现作聋盲喑哑、形残丑陋之身,舍己妙形同作彼像,化众生故,或复现作外道导师,在远而去住赞叹三宝,冀望佛种故。方便菩萨舍诸禅定生于欲界,化众生故,或复现为诸无学人,希望得乐示现涅??,倍勤精进修诸法行。方便菩萨示现修行,获得正位现入涅??,而甫修行于胜妙行。方便菩萨为未得正位欲涅??者,于是人前现如来像,为令其人住菩提故。紧那罗王,是为菩萨三十二法具方便波罗蜜。
说是诸波罗蜜时,大树紧那罗王诸眷属中,九十万六千众生发于无上正真道心。如来众中,八千菩萨得无生法忍。大树紧那罗王得智灯三昧。
是时,大树紧那罗王,从佛闻法示教利喜已,欢喜踊跃得未曾有,以无价衣供上世尊。菩萨、声闻各各施衣,以所住园林及中所有一切奉施供佛如来。尔时,大树紧那罗王有八千子,以众宝华庄严,八千微妙盖以奉供如来。当奉盖时,佛神力故,令诸宝盖在虚空中,合为一盖覆百由旬。
时,紧那罗王八千诸子,见佛神力欢喜踊跃,得未曾有,专心志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坚不退转。各发心已,白言:“世尊,愿与我等助菩提法。我等闻已,当修行之。”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第三
尔时,世尊知紧那罗王诸子之心所欲乐已,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放大光明。是光遍照于此三千大千世界。欲界诸天所有伎乐,乾闼婆、紧那罗等所有伎乐,不鼓自鸣出微妙音。香山王中所有树木,亦皆悉出微妙乐音。尔时,世尊复于身上诸毛孔中,各放无量万亿光明。一一光端各有莲华,一一华中各有菩萨,三十二相而自庄严坐华台中。
于时,世尊以神通力,令诸伎乐演出智偈问诸所疑,令诸华台所有菩萨,以一一偈答其所问:
“云何而发起, 无上菩提心,
终不忘此心, 乃至觉菩提?”
“专至心成就, 为诸众生故,
起大悲庄严, 不忘菩提心。”
“彼志意云何? 彼当云何行?
所说大悲心, 云何生起是?”
“志意无谄伪, 所修行无诈,
住众生涅??, 彼大悲如是。”
“云何行于施, 施已心无热,
亦不希望报, 回向于菩提?”
“所施一切舍, 彼施已无悔,
趣向菩提道, 是不望果报。”
“云何住于戒, 不生于戒慢,
救于毁禁者, 大乘无有上?”
“戒是菩提心, 空无不起慢,
起于大悲心, 救诸毁禁者。”
“云何忍众生, 骂詈及呵?A,
心终不起?, 倍增生欢喜?”
“我为众生医, 疗治众病患,
若闻恶言已, 不起于?恚。”
“云何彼行进? 云何修集行?
云何心无倦, 修于菩提行?”
“精进护众生, 护法常勤进,
善根悉充足, 彼心无疲倦。”
“云何修正念, 勇健胜进行?
云何修禅定, 心无有驰散?”
“无有驰想念, 慧无有谄伪;
以方便行禅, 彼心无驰散。”
“云何得智慧? 云何见正直?
云何作决定? 云何分别法?”
“修闻增智慧, 本习正直心,
决定行法施, 随义而修行。”
“云何彼求闻? 云何得多闻?
云何闻如说? 大人云何去?”
“彼恭敬故听, 习近多闻者,
说不为财利, 大人如是去。”
“云何彼行慈? 云何行大悲?
喜舍悉成就, 云何住梵道?”
“慈心悉平等, 大悲无疲倦,
随喜名为喜, 是能至梵道。”
“云何得见佛, 见已生信心?
云何彼闻法? 云何除断疑?”
“修行念于佛, 得见世导师,
信心得具足, 闻法已无疑。”
“云何福庄严? 云何智庄严?
若定及与慧, 彼云何庄严?”
“庄严福无厌, 学问庄严智,
心寂名为定, 知法名为智。”
“云何彼行处? 居住止何相?
彼行处云何? 彼云何修行?”
“彼行法空处, 舍是彼岸句,
彼行住四禅, 修行脱众生。”
“云何是魔业? 佛正业云何?
造作何等业, 得于菩提护?”
“下乘为魔业, 大乘为胜道,
舍离一切恶, 得于菩提护。”
“云何近善友? 恶友何等相?
云何平等去, 舍离于邪见?”
“若赞菩提道, 善亲近彼人。
菩提心善净, 舍离恶知识。
知诸业行已, 修行正直见。
舍离邪相应, 此不失正见。”
“云何护正法, 及教化众生?
彼方便云何, 能得成菩提?”
“精进护正法, 方便能教化,
舍离二边流, 能得胜菩提。”
“云何作智业? 云何适意业?
云何速受教, 常恭敬右绕?”
“无诤是智业, 不起于诤讼,
口柔软善语, 恭敬而右绕。”
“道是何等相? 云何是非道?
云何能安彼, 叵思众住道?”
“六度为正道, 下乘为非道,
学方便智已, 令众生住道。”
“云何得大富? 云何获大利?
宝藏为何在? 云何满众生?”
“七财为大富, 寂静为大利,
陀罗尼宝藏, 辩说令充满。”
“彼父母是谁? 亲族何等相?
侍从有何相, 严饰智慧者?”
“慧母度彼岸, 助道法亲族,
诸善根侍从, 庄严于智者。”
“解法无我已, 慈心普遍世,
无我及与慈, 是义云何等?”
“若解知于空, 彼自了无我,
是为最上慈!”
“今世知于空,
未来无有来, 诸行性如是,
业报亦如是, 云何而有生?”
“第一义无是, 亦无有去者,
入于世谛道, 说业及业报。”
“若空与无相, 及无愿解脱,
一相同无相, 云何而生道?”
“空即是无相, 以无相故得,
一相同一义, 故说解脱门。”
“云何观于空? 云何观众生?
空及与众生, 云何而得生?”
“智慧观于空, 方便观众生,
大悲以教化, 趣向于涅??。
无生无有起, 一切法如是,
云何生诸行? 应当解此义!
无生与无灭, 是智所行处,
从于誓愿生, 此方便所建。”
“云何得授记? 云何不退转?
云何忍所缘? 云何得决定?
住平等授记, 法界不退转,
无生是忍缘, 知法得决定。”
“道场何所场? 菩提何等相?
谁名为如来? 云何佛得明?”
“虚空名道场, 菩提虚空相,
不依于身心, 如如名如来。”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诸子,闻说如是法已,得柔顺法忍,各各以自所著璎珞,供上如来而作是言:“世尊,今我等为佛出世,我等今日乃得闻是甚深之法。希有世尊!乃能令诸伎乐音中说偈问疑,令菩萨像答其所问,能断一切诸大众疑,我等闻已得大法明。世尊,是谁所持?”
时佛答言:“诸贤士等,当知皆是如来之力,佛力如是不可思议。”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子白言:“世尊,愿令一切诸众生等得如是力。”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夫人?榕?送蛩那В?涫指鞲鞒终嬷楣幔??雷鹚?坏揭淹范ゾ蠢穹鹱悖?饕灾楣峁┥⒎鹕稀5逼渖⑹保?鹕窳?剩?谛榭罩谢?砂送蛩那д嬷榇筇ǎ?姆剿闹??7置鳌V畋μㄖ懈饔写沧??诒﹁?蟀偾?煲隆J侵钭?细饔腥缋唇狨术米?????唷?耸?趾枚?宰?稀?br>
尔时,紧那罗王八万四千诸夫人等,见佛神力,欢喜踊跃得未曾有,皆以深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转;既发心已欢喜踊跃,皆共同声以偈歌咏赞叹如来:
“最胜无上应供养,
其所利益叵思议,
善学利益调伏法, 我今顶礼于胜人!
离贪?痴及谄伪, 离烦恼习无畏声,
从大宝藏开示法, 稽首赞礼离欲尊!
五眼清净无结垢, 善能降伏诸怨敌,
不染三有如莲华, 得到彼岸我顶礼!
能与世间明慧眼, 能蔽日月诸光明,
出生转轮圣王种, 持于轮相我赞礼!
心常不染著诸色, 导师作归作救护,
无与尊等况有胜? 妙音演说我顶礼!
于利无利等无著, 悉知一切诸世法,
堕爱网者令解脱, 导师世尊我赞礼!
常调伏心住禅定, 烧诸结使住十方,
演说法施非食施, 无上福田我顶礼!
所说微妙具相好, 弃舍远离于左道,
语声柔软如雷音, 稽首超过于三界!
人尊已离?魅饶眨 神通游至无量土,
造坚牢船度世间, 我稽首礼赞如来!
世尊演说信及进, 度脱世间诸结碍,
声闻所有六通行, 离于六道稽首赞!
我今稽首金山色, 稽首调伏寂定根!
我今稽首满月面, 稽首侍德人中上!
摧伏一切众生结, 超度四流难度河,
我等今者归命是, 调根世尊我敬礼!
尊本世时大布施, 施乞求者心欢喜,
最妙珍爱悉施他, 健施善逝我顶礼!
见诸痴慢醉众生, 善知是等所造因,
得道最胜无有上, 尊善导引安是处!
阴界本性常空寂, 诸结无实虚伪有,
导师断世诸疑悔, 时语世尊我赞礼!
常住实法诸三昧, 于法自在到彼岸,
智慧调御最无上, 我稽首礼大商主!
离于幻伪诸欺诳, 大力降伏诸魔军,
明智善道人中上, 犹大猛风无碍著。
尽诸流底到彼岸, 人尊宝藏无穷尽,
如恒河沙诸如来, 尊本行时常供养。
得于世中不动摇, 离爱过患到彼岸,
亲近诸佛住善处, 是故敬礼人中上!
弃生老病死畏怖, 忆念千亿本生处,
极大爱网甚可畏, 慧日光照令枯干!
导师独觉悟诸法, 手足轮有吉祥相,
吉祥奉施柔软草, 吉祥世尊我顶礼!
自在超出陀罗尼, 常以法施非财施,
仁尊击于大法鼓, 法王世尊我赞礼!
从释王种中出生, 诸根常寂心亦寂,
三有导师常寂灭, 寂静心者我赞礼!
魔王执持利剑来, 及诸魔众树王下,
不能令尊一毛竖, 不动如山稽首赞!
人尊到彼精进岸, 为诸众生荷忍苦,
生死都尽不受有, 说忍世尊我赞礼!
得大势力无倾动, 善住无畏处非处,
安无量众住菩提, 世尊善住我赞礼!
知诸有为不坚牢, 舍离眷属行出家,
三有知最无有上, 智到彼岸我赞礼!
众生苦恼无救护, 以三宝法充足之,
安置住于无难道, 实救世尊我顶礼!
尊修智力知诸根, 破坏恶魔诸军众,
所说音声最尊妙, 善修诸根我赞礼!
听闻正法欲为根, 复以此欲欲菩提,
平等普阴不择亲, 实覆世者我赞礼!
善逝自觉了诸法, 自转无上圣法轮,
知诸行相犹如梦, 令诸众生识真实。”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诸夫人等,偈赞佛已白言:“世尊,我等皆发无上道心,终不以是女人之身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哉!世尊,愿为我等如应说法,令我等辈转舍女身得男子身,疾成无上正真之道。”
尔时,世尊语紧那罗王诸夫人等:“诸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演说转舍女身成男子身,疾得无上正真之道。”
“善哉!世尊,受教而听。”
佛言:“诸姊,女人成就于一法行,舍女人形得男子身,疾得无上正真之道。何等为一?谓菩提心。一切智心同为一心,一切三界最胜之心,不忘一切善根庄严。诸姊,是为女人成就一法,转舍女身得男子身,疾成无上正真之道。
“复次,诸姊,女人成就二法,转舍女身得男子身,疾成无上正真之道。何等二?谓亲近佛非事余天,离于邪见。是为二。转舍女身乃至疾成无上正真之道。
“复次,诸姊,女人成就三法,转舍女身得成男子。何等三?所谓身戒、口戒、意戒。是为三。
“复次,诸姊,女人成就四法,转女人身得成男子。何等四?谓无为心而行布施,不以诈伪修持于戒,以恭敬意趣向贤圣,听受正法。是为四。
“复次,诸姊,女人成就五法,转女人身得成男子。何等五?谓爱法、乐法、欲法、听法,既闻法已正念观察,秽厌女身常喜欲得成男子身。是为五。
“复次,诸姊,女人成就六法,转女人身得男子身。何等六?谓速疾柔软、质直、无伪、无幻、无诈、正直之心。是为六。
“复次,诸姊,女人成就七法,转女人身得成男子。何等七?所谓念佛,欲得佛身故;常念正法,欲得佛法故;常恒念僧,自得僧故;常恒念戒,誓愿净故;常恒念舍,舍诸烦恼故;常恒念天,明了菩提心故;观诸众生欢喜心故。是为七。
“复次,诸姊,女人成就八法,转女人身成男子身。何等八?不贪著食,不贪饮宴,不贪丈夫,不贪末香涂香,不贪游观园林,不贪戏笑,不贪歌音及诸伎乐,不贪舞戏,不贪交酒会乐。是为八。
“复次,诸姊,女人成就九法,转女人身得男子身。何等九?不说有我,不说有众生,不说有寿命及人丈夫,不说断见,不说常见,不著有见,不著无见,善解因缘法。是为九。
“复次,诸姊,女人成就十法,转女人身得男子身,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十?于诸众生修行慈心,于他财封不生贪爱,不思念他男子之人,失命因缘终不妄语,不作两舌,不粗恶语,不无义语,不起无明,不为?牵,有正直见依于业报。诸姊,是为女人成就十法,转女人身得男子身,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诸姊,女人应当观察深法,观色如水沫,不贪醉色;观受如泡,于乐受中不生贪著,于苦受中而不舍离,于不苦不乐受中不生痴结;观想如焰,是中不起男想、女想;观行如芭蕉,解知诸行无有坚实。如是观已,不住诸法,不起想著,观识如幻,解知心识如幻人来。如是知已,于一切法都无所染,观知此身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诸大所成假多为身,犹如草木墙壁瓦砾。是身如影,无我众生,无命无人,无有丈夫,因业所作而自回转,诸界妄想犹如空聚。如实观眼,唯是肉段,其性空寂;如是正观耳、鼻、舌、身、意性空寂,解身如镜像,解知言说犹如响声,观心如幻。如是,诸姊,女人观察如是诸法,速转女身成男子身,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时,大树紧那罗王夫人?榕??欧鹚荡俗??矸ǎ?糯朔?牛?断灿辉镜梦丛?校?ダ穹鹱阒列牟黄稹J鞘保?雷鹬?裟锹尥踔罘蛉说刃乃?钜眩?幢阄⑿Α7鹬?7ㄈ粑⑿κ保?舾砂偾?嗷瞥喟缀熳系裙獯用婷懦觯?檎瘴蘖课薇呤澜纾?现凌笫辣稳赵鹿猓?估丛谟诜鹎岸?。?品鹑?汛佣ド先搿?br>
尔时,大德阿难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说偈言:
“我问无垢喜见面,
我问无垢特威德,
我问善能断诸疑, 为何缘故而见笑?
我问持净最妙色, 我问能利益世间,
我问人天中最上, 为哀念谁而现笑?
我问乐施善调伏, 我问乐持清净戒,
我问乐忍得忍力, 何所利故而现笑?
我问住于精进力, 我问住禅具神通,
我问其智等虚空, 无等何缘而现笑?
我问善逝大慈心, 我问大悲哀世间,
我问乐喜及大舍, 以何因缘而现笑?
我问度到三垢边, 我问无垢净三眼,
我问常乐三脱门, 以何缘故而现笑?
我问能摧伏他众, 我问能说甘露法,
我问能?蔽诸魔, 大悲愿说笑因缘?
我问能持胜十力, 我问犹如金山色,
我问得到功德顶, 为何利益而现笑?”
尔时,佛告大德阿难:“汝今见是大树紧那罗王诸夫人不?今于我所种善根已,志诚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欲转女身取男子身顶礼我足。”
阿难白言:“已见,世尊。”
佛告阿难:“紧那罗王诸夫人等,以此志诚植诸善根,于此命终,舍女人身得成男子,生兜率天与弥勒菩萨,共守护我无量阿僧?劫所集无上正真道法。弥勒成佛复当供养,如是次第贤劫千佛皆悉供养,渐次满足助菩提法。是大树紧那罗王得成佛时,是诸女等当生其国,彼佛如来当授其记。”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白言:“世尊,今佛世尊已为我等大作佛事,除净恶道,安住善道,示菩提道,住于智慧大宝之藏,成办一切出世善根,说助成就波罗蜜伴,示善方便,劝菩提心,闻法充足,得示教利喜爱乐深法,悉得安住不退转地。世尊,我等今者,当作知恩,非不知恩。世尊,我等今者,若以肉血髓脑尚不报恩,况余珍宝?”
尔时,会中有余菩萨,作如是念:“是大树紧那罗王,几时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成佛已号字何等?其佛国土庄严云何?诸菩萨众以何庄严?所受用物复何相类?”
尔时,世尊知是菩萨心之所念,即便微笑,无量百千种种色光从面门出,普照十方恒河沙等诸佛世界,休息一切众生苦已,遍至天世还来绕佛,满千匝已从顶相入。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七匝在如来前,合掌住立而说偈言:
“我礼善逝未曾见,
如是事相之微笑,
遍照无量亿世界, 十方犹如恒河沙。
帝释梵王及护世, 日月珠火星光明,
人尊光明普隐蔽, 愿说以何因缘笑?
寂灭三恶诸苦恼, 众生离结得欢悦,
人天得乐及余众, 清净众生何缘笑?
谁有人天住大乘? 谁当得证转法轮?
谁为得满上菩提, 勇健放斯净妙光?
法王愿为我断疑, 及余诸天得无疑,
大众欢喜愿欲闻, 为谁故现是微笑?”
尔时,阿难偈问佛已,右绕三匝还复本座。
尔时,世尊犹如大龙,顾视十方告阿难言:“阿难,汝今见是大树紧那罗王,作广博供养如来不?”
阿难白言:“已见,世尊。”
佛告阿难:“是大树紧那罗王,过六十八百千亿劫已,当得作佛,号功德王光明如来、应供、正遍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土、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无垢月,劫名有宝。阿难,是无垢月世界之地平等如掌,白琉璃为地,犹如月色极净无垢,无诸荆棘瓦砾沙石,有妙宝台住虚空中。诸菩萨等在地经行,时两边有功德王光明如来世尊像现。是诸菩萨见如来像即得是念:‘一切诸法亦皆如像。’若有众生于法有疑即问佛像,问佛像已便能受持得无生忍。一切众生皆依虚空宝台而住。彼佛国土无女人名,其国众生皆悉化生。是国土中无饮食名,纯法喜食。彼国土中无有余乘,纯一大乘,一切众生决定大乘。彼诸众生无有毁禁及与威仪破正见者,一切众生决定佛法。彼国无魔及与魔天外道、尼干诸异道等,不著诸见,乃至不住著于善见,一切众生皆为深行空印所印。彼诸众生人天无别,所受用物皆悉同等。是功德王光明如来寿十中劫,多所利益,多所安乐利安天人,多有无量菩萨眷属皆不退转。是功德王光明如来欲涅??时,授上精进菩萨记言:‘是上精进菩萨,次于我后当得作佛,号大庄严如来乃至佛世尊。’于是劫中,佛宝、法宝、僧宝不断,是故此劫名曰有宝。”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自闻受记,欢喜踊跃得未曾有,以大菩萨善根神力,欲令大众发欢喜心增善根故,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以佛神力及己言辩,说是偈言:
“实性普摄一切法,
其性如空无垢秽,
知于如是妙道已, 是一切佛最长子。
犹如梦中有所见, 无实可见悉虚妄,
知解诸法如梦已, 是于诸行无忧厌。
犹如幻化之所现, 象马车步等兵众,
第一义中无有实, 此阴如幻无坚实。
色之体性如水沫, 诸受犹如水泡现,
其想犹如热时焰, 诸行无实如芭蕉。
三有心意及与识, 如来说是如幻化,
知阴性空无所有, 于诸行中无疲厌。
四大诸界如法界, 诸入喻如空聚落,
如是解知诸法已, 能持诸佛空法藏。
善自调伏于财施, 以空净戒自调伏,
忍性常尽无有相, 精进胜妙常寂灭。
禅性寂静无戏论, 智亦空寂无戏论,
若有能入如是法, 是名为度到彼岸。
慈心无我无众生, 大悲清净如虚空,
大喜大舍悉空寂, 是道梵道常最胜。
是四所摄为最胜, 如来说是能普摄,
此摄所摄永解脱, 彼得摄法之彼岸。
众生无我无众生, 不得寿命及士夫,
六根常自寂静相, 能如是知名菩萨。
无有菩萨有众生, 亦复不生无我慢,
离二无著无戏论, 是名无著实菩萨。
诸法无实犹浮云, 无有来者无去者,
其体常住法界性, 善逝如如而觉了。
诸法非有亦非无, 以因缘故诸法有,
如电暂现寻复灭, 其心常乐如是观。
心行非色不可捉, 世间如是同叵捉,
若知心性本清净, 无有结使诸?冥。
说身如木如墙壁, 痴无有主如瓦砾,
能如是知本性已, 更不作心依倚身。
口说清净犹如风, 犹如山谷中响声,
知说音声亦如是, 于诸音声不染欲。
住在空虚不堕落, 虚空无住亦无处,
知于诸法如空已, 如是众生住于如。
虚空本无生及烧, 千万亿劫而不烧,
知于诸法如虚空, 彼至百千界离烧。
须弥轮围及诸山, 大城村邑及草木,
能知是等如虚空, 神通远至千亿界。
地大水火及风大, 四大犹之如虚空,
能知此等皆平等, 勇健乘空千亿界。
三界所有诸音声, 胜妙增上及中下,
无量百千亿劫说, 不见本性知所在。
彼胜无有别异相, 虽知不能觉于心,
心意等同入寂静, 诸如来等同于法。
百千万劫修善根, 本为菩萨修行时,
知菩提同一切法, 彼得受记大名称。
诸法境界性自净, 如来境界无有量,
如是知于平等已, 持德如是得授记。
今我无有色受阴, 想思行阴亦如是,
解知菩提得授记, 不受阴记界入记。
其所得忍本空寂, 忍及与尽等无二,
是无量名无生忍, 如是则得于授记。
无有能尽于无尽, 尽问不起一切法,
通达忍已得授记。 无句入句无有相,
实无有数无二边, 无有异作当作实,
若如是者佛授记。 今我性等一切法,
己性无我等空性, 菩提之性犹虚空,
若能如是得授记。 是名邪行非正行,
若以心意而修行; 平等法中行胜行,
是等皆悉在地住。 我今在上空中住,
知住地者不同等, 不著三界智转增,
是故得授无上记。”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说此偈已,从虚空下,顶礼佛足,合掌向佛,如是白言:“世尊为我已作佛事,授我满足无上道记。世尊,我于过世所修诸行则为不空,我为不诳所作诸行。”
尔时,大众中有菩萨摩诃萨,作是念言:“是大树紧那罗王,于何佛所初种善根?彼佛如来号字何等?”
是时,天冠菩萨知诸菩萨心之所念,白言:“世尊,是大树紧那罗王,于何佛所初种善根发菩提心?彼佛世尊号字何等?”
尔时,佛告天冠菩萨:“善男子,乃往过世无量无边阿僧?劫,复过无量无边阿僧?劫,彼时有佛,号曰宝聚如来应供正遍觉乃至佛世尊。是佛世界名净庄严,劫名净洁。是宝聚如来应正遍觉,其菩萨众有六十亿,一切皆是无量精进,得陀罗尼,不退无上正真之道。其佛寿命六十亿岁。彼国土中所受用物,皆悉具足琉璃所成,如兜率天饮食丰多。土无余乘,纯一大乘。尔时有转轮大王,名尼泯陀罗,四域自在,有四万夫人,千子具足,勇健妙色能伏他众。是时,尼泯陀罗王请宝聚如来及菩萨僧,满一亿岁施诸所安,衣服、饮食、床敷、医药、一切乐具,作于如是无量供养。供如来已成此善根,及四万夫人并诸千子,复有八万四千众生,同发无上正真道心。发道心已,复更满于一亿岁中,以诸乐具恒常供养宝聚如来。过是后已舍于王位,授最长子名曰净戒,自舍国位,彼佛法中剃除须发以信出家。如是千子,转相禅位各各出家。唯除最小王子名曰觉悲,正法治国不加兵仗,善得自在统领国土。
“善男子,尔时尼泯陀罗王,及其诸子既出家已,宝聚如来初中及后,所说诸法悉能受持。善男子,汝意云何?谓异人乎?勿有疑也!彼转轮王尼泯陀罗,即今大树紧那罗王是。其王诸子,今皆修行于菩萨道善男子是。大树紧那罗王于彼宝聚如来法中,初发无上菩提心,自是之后,不离见佛、闻法、供僧,教化众生,而不速疾取于无上正真之道。我今授是无上道记,当得作佛,号功德王光明如来。”
时,天冠菩萨白言:“世尊,未曾有也!如来智慧不可思议,乃能知于如是久远。”
佛言:“如是。善男子,如汝所言,如来知见无量无边。何以故?善男子,过去无量一切众生,如来悉能知彼诸心。如是十方,如是处处,如是所作,若善、不善及无记业,如是一切所有心转,如来悉知。若现在起心,若善、不善、若无记心,如是十方,如是处处,如是所作,如来悉知。如来应正遍觉,所有知见如是无碍。若未来世一切众生当起诸心,如来悉知。”
说是如来无碍智时,三万二千众生本未发心,今始殷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请佛供养,及诸菩萨、声闻、大众七夜已讫,复更以诸所须乐具及其宫殿园林场地悉以奉施,作如是言:“愿佛世尊屈意数来,怜愍我故,当大安乐,当大利益诸乾闼婆、紧那罗、摩?罗伽。”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子名无垢眼,以宝珠网奉上如来,白言:“世尊,我紧那罗耽醉华香,耽醉歌舞,耽醉欢喜。唯愿世尊,当为我等说所入法门,当令我等舍离狂醉,修集菩提助道之法。”
尔时,世尊告紧那罗王子无垢眼:“贤士,自尔已去,我当护汝,令诸伎乐出六十四护助菩提妙法之音。何等六十四?所谓演出布施之声、戒声、忍声、进声、禅声、智慧之声、慈声、悲声、喜声、舍声、四摄法声、不忘无上菩提心声、不厌生死声、集善根声、佛声、法声、比丘僧声、念处声、正断声、神足声、根声、力声、觉声、道声、定声、慧声、无常声、苦声、无我声、寂声、无行声、静声、无生声、无起声、如声、法性声、实际声、无我声、无众生声、无命声、无丈夫声、无人声、无来声、无去声、无处声、无住声、空声、无相声、无愿声、离声、灭声、无所有声、因缘声、无物声、无聚声、无依声、护正法声、降魔声、善方便声、教化众生声、如幻如化如电水月梦响之声、法界破坏声、如说如作声、集诸善根而不忘失无放逸声。如是,贤士,当令汝等诸乐音中,出如是等六十四种护助菩提道法之声,当令汝等得不放逸满助菩提法。”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第四
尔时,一切大众得未曾有,合掌礼佛作如是言:“希有世尊!如来乃能善护念诸菩萨摩诃萨,以神通力而护持之。”
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如来护念于诸菩萨。何以故?护念诸菩萨,即是护念一切众生。汝诸正士,若佛如来护诸菩萨,即便为护一切众生。何以故?是菩萨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大庄严已,令无量众生离生死饿,拔出安置令住正道。诸正士,是故汝等我涅??后,应当守护于诸菩萨,若护菩萨当知则护诸众生已。若菩萨施衣服、饮食、卧具、病药,即是施与一切众生。若以乐具施与菩萨,便为己施诸众生已。何以故?是诸菩萨出息入息,常为一切诸众生故。”
尔时,欲界诸天,色界诸天,乾闼婆、摩?罗等,及诸大众,闻佛所说,深心随喜,以诸妙华、珍宝、璎珞、种种末香散如来上。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作是念言:“今者如来及诸菩萨、大声闻众将欲还归,以我神力从此而往作大宝车,令佛、菩萨、声闻大众乘之而去。我及眷属当共牵车,则为具足供养如来。”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作是念已,即以天宝造作宝车,高五由旬,纵广正等亦五由旬,众宝间错,无量宝树以为庄严。于此车上为佛如来作师子座,庄严校饰上高七刃,敷置无量天诸宝衣。一切菩萨及诸声闻各为设座。其诸天子、释、梵、护世、乾闼婆等为听法者,悉为设座。
尔时,紧那罗王作大宝车及敷诸座已,合掌白言:“唯愿世尊及诸大众,就宝车坐,怜愍我故。”
尔时,世尊及诸菩萨、声闻大众一切余众,悉坐宝车所敷座上。
尔时,紧那罗王以佛神力及己神力,以是宝车置右掌中,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紧那罗王八千诸子,及无量乾闼婆、紧那罗、摩?罗伽,各以金琐牵挽宝车游空而去。八万四千诸紧那罗,作于八万四千伎乐,在如来前引导而去,以诸偈颂并赞叹佛:
“足满八万及四千,
是等紧那罗身形,
清妙歌音和众乐, 赞叹如来实功德。
最胜相好有威德, 最胜妙色众所爱,
常住清净实功德, 世尊有是大功德。
于上虚空侍左右, 无有能见如来顶,
犹如大山坚不动, 有如是身可乐德。
游空自在随所至, 导师有是大神力,
犹如虚空净无垢, 世尊善断脱结使。
阿修罗等及罗刹, 释梵天王及净居,
日月星宿珠火光, 毫相光明悉隐蔽。
智慧力能如大海, 发起众生诸心行,
三明普能照三界, 头顶敬礼世所敬。
摧伏四魔诸结使, 说四圣谛涅??道,
四神足力无所畏, 如来行步最殊胜。
祥徐进趣无倾动, 常习调心住三昧,
所说微妙悦世间, 亦不依止是言说。
言说柔软善妙音, 远闻无量诸刹土,
若有众生闻是音, 一切安乐生欢喜。
三千世界诸海水, 一毛孔中悉容受,
终不恼触水众生, 其神通力无损减。
三千世界所有山, 悉皆安置一毛中,
往至无量千亿界, 然其身力无损减。
又于无量百千劫, 勤苦无量调伏施,
善修学戒护诸根, 忍辱精进禅慧力。
供养无量亿诸佛, 护持是诸佛所说,
其心终不生疲厌, 大慈大悲利益世。
于无为中不卑下, 于有为中不自高,
犹如大地无倾动, 住世法中如莲华。
谛观察了诸法空, 都无有相犹水月,
如幻如化如水沫, 亦如梦电热炎相。
实性无我无有人, 极净无烧无有主,
犹如虚空净无垢, 一切有物如实性。
一切诸因及与缘, 流转造法无有主,
是能觉了菩提道, 是故号之名为佛。
是诸众生获大利, 若见导师及闻者,
彼终不畏堕恶道, 是人常至于善道。
我等今得供上人, 一切皆供我亦供,
以此回向菩提心, 愿使一切如人尊。
假令能量于虚空, 能以毛滴尽海水,
日月星宿坠虚空, 无有能尽佛功德。”
尔时,世尊乘于宝车,游空而去放金色光。是光遍照于此三千大千世界。王舍大城??崛山,光照倍明。时王舍城阿?世王,及其夫人眷属兵众,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斯、婆罗门居士,见光瑞已,持诸香华、末香、涂香、幢幡、宝盖及诸伎乐,出王舍城往迎如来。既出城已,诣??崛山,遥闻紧那罗所作乐音微妙歌声,遍满??崛山之中。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以佛神力从于虚空下,大宝车安著??崛山之中。尔时,世尊从宝车下,诣自住房敷座而坐。时,诸菩萨、大声闻众亦皆下车,礼如来足次第而坐。
尔时,阿?世王及夫人?榕?谕饩焓簦?惹稹⒈惹鹉帷⒂牌湃?⒂牌潘埂⑵怕廾啪邮浚?饕运?种罟┭?吖┭?缋矗??蚝险莆恃叮骸笆雷穑??奁R?采朴我?俊蔽恃兑驯先醋?幻妗?br>
尔时,天冠菩萨白言:“世尊,是大树紧那罗王及紧那罗众,牵如来车乘空来此,得几所福?”
佛言:“善男子,是大树紧那罗王,及余眷属发道心者,从今已往当得五通,乃至成佛,从一佛土至一佛土,不离见佛、闻法、供僧。世世所生常识宿命,得善好辩音声美妙,亦不舍离教化众生。世世所生勤护正法,勤化众生。”
尔时,阿?世王语大树紧那罗王:“紧那罗王,快得善利!如来今者叹汝功德。紧那罗王,汝之功德,我亦冀望同有少分。”
时,大树紧那罗王语阿?世王:“大王当知,我所有功德,悉施于汝及诸众生。何以故?大王,菩萨所有诸功德事,悉与一切众生共之。何以故?大王,菩萨之法无所悭吝,所有功德悉施众生,其心喜悦无热无恼。大王当知,菩萨以此功德回向于一切智,亦为育养一切众生。何以故?大王,菩萨护念诸众生故,修行菩提为众生依。大王,汝今亦得获大善利,得佛世尊、文殊师利,为善知识亲近听闻,不实无明、黑?翳障、逆罪疑心热恼除灭,得大法明;得法明故,无有恼热安隐而住。是故,大王,当自克厉成作法器。若闻于法乃至一句,不忘不失,名护正法。”
尔时,天冠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成就几法能为法器?”
是时,佛告天冠菩萨:“善男子,菩萨法器有三十二。何等三十二?佛所护持是菩提心器,专心质直是无伪器,增长志意是善根器,修行于道是菩提柱器,正意思念是多闻器,慧是出道器,进是集义器,施是大富器,戒是满愿器,忍是三十二丈夫相器,进是一切佛法之器,禅是练心器,慧是度障器,大慈是等诸众生器,大悲是救拔贫穷器,大喜是喜乐佛法器,大舍是舍离爱恚器,善知识是诸善根器,修进多闻是般若波罗蜜器,出家是离缚碍之器,阿练儿处是少事务无恼乱器,乐于寂静是诸禅定神通之器,四摄法是化众生器,护持诸法是照明器,陀罗尼是闻于一切未闻法器,辩才是断一切疑器,念佛是得见诸佛器,无恼害心是护一切善根之器,空法是断我见之器,因缘是舍诸所珍器,无生法忍是舍诸障碍授记器,缘不退地是无畏器。善男子,是为菩萨三十二法器。”
说是法时,十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作是言:“世尊,愿使众生得是法器!亦令我等成此法器,如佛所说。”
尔时,世尊告大树紧那罗王:“善男子,汝还所止,汝诸眷属或能忧悒。”
紧那罗王白言:“世尊,若其菩萨有忧悒者,是则不名为菩萨也。何以故?世尊,能忍忧悒是名菩萨。世尊,云何菩萨有于忧悒?云何菩萨无有忧悒?”
佛告紧那罗王:“菩萨成就四法则有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闻有无量无边众生心生惊畏,闻受无量无边生死心生惊畏,闻佛如来无量智慧心生惊畏,闻集无量福德庄严满足相好心生惊畏。紧那罗王,菩萨成就是四法者则生忧悒。紧那罗王,菩萨成就四法心无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闻有无量无边众生,我当安置于涅??道而无忧悒;闻无量生死而不惊畏,修诸善根心无忧悒;闻佛如来无量智已,我当成满如是大智而无忧悒;闻集无量福德庄严成满相好而无忧悒。是为四。
“紧那罗王,菩萨复成就四法有于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时时欲证于声闻乘,时时欲证于缘觉乘,法欲灭时舍不护持,不劝他人令住菩提。是为四。紧那罗王,菩萨复成四法无有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有逼切苦不舍菩提心,不生声闻、缘觉心,宁舍身命不舍正法,乃至百由旬外劝人令发菩提之心。是为四。
“紧那罗王,菩萨复成就四法则有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见来乞者生?呵?A,自乐安卧,不修多闻,若已闻法不为众说。是为四。紧那罗王,菩萨复成四法无有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见乞者已生善知识想无侵害心,不乐自乐常欲乐人,修集多闻无有厌足,所闻持法于大众中广为人说不期利养。是为四。
“紧那罗王,菩萨复成四法则有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不集波罗蜜道,不修摄法,不勤精进教化众生,于少功德自生知足,不修菩萨无量功德。是为四。紧那罗王,菩萨复成四法则无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常勤精进修诸波罗蜜如救头然,常勤精进集四摄法,常勤精进教化众生,精进勤修满诸功德,修集菩萨无量功德。是为四。”
尔时,世尊说是四法已,遣大树紧那罗王,告阿?世王:“大王,汝今闻说菩萨如是四句无忧法不?”
阿?世王即白佛言:“闻已,世尊。“
“是故,大王,若诸菩萨行菩提者,不应忧悒。”
阿?世王白言:“世尊,云何菩萨修菩提行?”
尔时,世尊为欲成满紧那罗、乾闼婆、摩?罗伽等诸乐音中所出法音,又欲报答阿?世王所问菩萨修菩提行,而说偈颂以显其义:
“若欲修行利益行,
闻于法已如说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行彼修时无忧悒。
修安乐行为众生, 诸众生中等行慈,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无若干杂种行。
为诸众生修坚行, 志意清净修行者,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行终不堕恶道。
修于布施放舍行, 行于一切悉舍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人无有悭吝行。
修行净戒寂静行, 身口清净无垢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毁梵行。
修行忍辱利益行, 离于?恚过咎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无?恚毒过行。
修行精进力柱行, 于生死中无厌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懈怠行。
修于禅定三昧行, 身心独寂无闹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愦闹行。
修行智慧菩提行, 一切法行亦如是,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不知行。
修行慈心利益行, 于诸众生胜悲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害他行。
修行空行寂静行, 无相无愿清净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所愿行。
修行真行实谛行, 满一切智具足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障碍行。
修行信行欢喜行, 善念思惟无乱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不信行。
修行禅定解脱行, 获得五通之妙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挂碍行。
修于佛行及法行, 供给僧宝清净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有最上胜实行。
修于法行及空行, 教化一切众生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止住行。
修于因行果报行, 断于一切有边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染著行。
修行净行无垢行, 解脱一切结使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恼热行。
修于安隐解脱行, 施诸众生无畏行,
修于菩提最胜行, 彼有一切满愿行。
修于日行及月行, 犹如莲华无污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为人天所敬礼。
修行释行梵王行, 为满白法之妙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令魔军怖畏行。
修行上行及胜行, 断于贪欲?恚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痴行。
修行外道禁戒行, 慧眼清净之妙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妄想行。
修于调伏寂静行, 无有名色狂乱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为人天所敬礼。
修于易行利益行, 断于左道胜妙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人常有智慧利。
修行健行勤进行, 能怖魔军勇猛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人道场无不知。
修显露行无屏行, 得于陀罗尼妙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人不失果报行。
修于王行寂静行, 常一切时出家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有如说修行行。
修于长者及胜行, 行于世间无胜行,
修于方便相应行, 舍于禅乐微妙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恼热行。
修于世行离世行, 欲界色界无色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恐怖行。
修于遍行一切行, 满足诸根善如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智犹若如虚空。”
说是菩萨诸行法时,五百菩萨得无生法忍。
阿?世王及其眷属,王舍城中婆罗门居士,及紧那罗眷属之中八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白言:“世尊,我等当于如上所说菩萨所行菩提诸行,如说修行。”
尔时,世尊语大树紧那罗王:“汝今可去还其所止。”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及其夫人,并诸子息一切眷属,顶礼佛足,右绕三匝,悔过世尊,作诸伎乐,天雨众华,放大光明,地六种动,即便还往诣香山中。
尔时,释提桓因白言:“世尊,是大树紧那罗王,乃能如是真实供佛,真实供法。”
佛言:“?x尸迦,不但于汝名为真实。普胜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释、梵、护世天王、声闻、缘觉,是紧那罗王真实殊胜。何以故?天主,菩萨发心已,胜一切声闻、缘觉。?x尸迦,无有能胜于菩萨者,唯除如来。何以故?从于菩萨出生如来,从于如来出生一切声闻、缘觉。”
尔时,释提桓因于如来所闻是语已,涕泣流泪,作如是言:“我今永为离于大乘。”
尔时,瞿夷天子语释提桓因:“父王天主,如是,如是,一切诸行,一切诸法,无有覆障从妄想起。不能发生无上正真大道之心,不能悲念一切众生,不能修于大慈之心,父王天主今覆何言?已入正位烧败种子,于此大乘永非其器。”
瞿夷天子说是语时,三十三天中五百天子,皆发无上正真道心。
尔时,瞿夷天子白言:“世尊,我欲亲见菩萨所行,百千万亿难行苦行,乃至燃灯佛所得无生忍。愿佛少说!我等闻已,如说修行,当得是法。”
尔时,世尊告瞿夷天子:“无有菩萨不种善根得无生忍,菩萨多种无量善根然后乃得无生法忍!瞿夷天子,菩萨成就是四法者得无生法忍。何等四?诸佛平等,诸法平等,世界平等,众生平等。瞿夷,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无生法忍。复成四法。何等四?玩乐四空,玩乐大悲三解脱门,玩乐方便六波罗蜜,玩乐禅定及五神通。是为四。复成四法。何等四?解知阴性即是菩提;知诸界性集于菩提;信菩提性即是界性;知诸入性集于菩提,以菩提性观于诸入,一切诸法集于菩提,菩提之性即诸法性定无有疑。是为四。复成四法。何等四?知一切法住于实际不动摇故,知一切法住于如中,信三世法等不坏性故,观诸法平等如虚空性故。瞿夷,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无生法忍。”
说是法时,五百菩萨得无生法忍,瞿夷天子得于顺忍。
尔时,世尊将封印此经法,告大德阿难:“阿难,汝受持此经,名曰《大树紧那罗王入作一切法门行经》。”
大德阿难白言:“世尊,我已受持未曾有也。世尊,是经极为甚深微妙,其义决定文辞庄严。世尊,无有余经能胜此经,今此经中无不开示者。世尊,我于目前得法光明不如此经,我今自觉于是经中获得百千万亿功德。世尊,我今以此有限量智入声闻位,闻此经已尚得如是大法光明,况复菩萨摩诃萨成就无量大海法器,无畏大智修集诸法,为诸众生作不请友,无量大智闻如是法得几法门?”
佛言:“阿难,若是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所有日月光明,是菩萨等所得法明,一毛孔光悉能隐蔽是诸日月所有光明。阿难,若佛如来一切毛孔悉放光明,是诸光明悉有智慧。何以故?佛诸所有皆智慧故。阿难,如来有此智慧光明。如来以此智慧光明,能知一切众生心行。若有众生闻此经者,皆当得是大慧明照。若书写受持,读诵通利,于大众中广为人说,正念思惟,如说修行,是人终不离菩提心,教化众生大悲庄严,著大慈铠为除众魔。阿难当知,如是之人定趣道场。”
尔时,阿难白言:“世尊,以佛力故,我今已受持此经法。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读诵书写,于大众中广为人说,得几功德?”
佛言:“阿难,若有菩萨善男子、善女人,于初日分以满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七宝,施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及诸缘觉乃至诸佛。如是日中、日没、初中后夜,如上布施满于千岁。阿难,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功德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世尊,若于一日所得功德无量无边,况复千岁!”
佛言:“阿难,我今唱令是善男子、善女人,为得菩提,为化众生,为转法轮,受持是经读诵书写,于大众中广为显示,其福为胜,何况复能如说修行!阿难,若于是经受持乃至一四句偈,在大众中广为人说,其福为胜。何以故?如是之施名为法施,诸施中最。如是之施即是法施,是为胜舍谓舍于法,是名上受谓受于法,是名上持谓持于法。何以故?阿难,施于法已能灭结使。财宝施已增长烦恼,是故菩萨为灭结使,当行法施,佛所印可。如是法施则能摄取一切功德。
“阿难,菩萨法施有三十二功德名称。何等三十二?有正忆念,有于智慧,有于进趣,有离悭结,有少淫欲,有少?恚,有少愚痴,降伏自他所有结使,多人爱敬诸天赞叹,诸龙、夜叉、乾闼婆等常随守护,不空受用人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不求而得,名称远闻十方世界,诸恶鬼等不得其便,诸佛世尊之所赞誉,守护正法持佛法藏,不堕一切诸恶道中,生于人天不以为难,不离见佛,不离闻法,不离供僧,得识宿命,生净佛土,生生之处诸根具足,得三十二相庄严之身最为上主,种陀罗尼根本种子,作无断辩智因,得智人眷属,集大智因,速疾得法,不起不正忆念之心,舍离一切世间财施,得大法藏辩才无尽。阿难,菩萨法施,有是三十二功德名称。”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我等亦当受持此经。世尊,如来涅??后有法器众生,我要当令得闻此经,令其信解,我当守护。何以故?世尊,我等欲得如上功德。”
尔时,世尊赞释提桓因:“善哉!善哉!天主,汝今乃能勤守护法作师子吼。天主,汝今以此护法善根随我法在,阿修罗众悉当降伏,诸天得胜。何以故??x尸迦,得见如是无畏法故,谓于诸法无所染著。天主,诸所有畏皆由住著于我见故。天主,若无所著是护正法。”
尔时,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白言:“世尊,我亦当舍无量禅乐,诣诸城邑聚落郡县流通此法。我亦当往至彼听法,令说法者得坚念力。何以故?从是法中出生无量声闻、缘觉、释、梵、护世。”
尔时,四天大王白佛言:“世尊,我等四王,是佛声闻当坚守护,于是经法令得久住。我诸眷属若有不信佛此法者摧伏令信,于佛法中勤加精进亲附爱乐。世尊,若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等有恶心者,若欲降伏当诵此咒。所谓:
“多罗卑(一) 伊卑(二) 伊那卑(三) 婆罗卑(四) 呼娄(五) 摩呵呼娄(六) 呼娄呼娄(七) 伊婆蜘(八) 毗婆蜘(九) 波?纬低幽崞谀悄?十) 啵迦奢泥(十一) 希持希持(十二) 生毗持(十三) 阿车(十四) 多车(十五) 摩罗伊[口+氏]呢伽?(十六) 萨婆[口+皮][口+皮]提(十七) 萨婆弥利车[口+皮]也?矶嗄?十八) 阿那忧多罗萨婆复多那罗陀跋尼多(十九)
“四天大王所见咒句,是咒神力诸欲求短悉能降伏。”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天冠菩萨:“诸善丈夫,我今以此无量千万阿僧?劫所集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嘱付汝等,令得久住,中无断灭。”
时,弥勒菩萨、天冠菩萨白言:“世尊,我等于佛般涅??后,当广流布于此经法。诸有厚种善根菩萨诸众生等,令至其手,使得自在降伏?x慢,能持是经令信欲解。佛涅??后,若有得闻是经法者,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当知皆是弥勒菩萨、天冠菩萨神力所持。”
尔时,魔王波旬来至会中,白言:“世尊若为声闻所说诸法,我于是中无一毛竖。今者世尊,演说如是菩萨道法,菩萨印印,如来护持,一切众生之所归趣,说如是法,我今已为忧箭所中。我今自知便为生老。愿佛世尊执持我手,更莫演说如是极大功德力经,勿令我等重被忧箭!”
佛告波旬:“汝勿愁苦!多有众生在汝境界不信是经,少有众生能信受者。波旬当知,如从大地抓取少土,信甚深法诸众生等如是甚小,如余大地其不信者如是多矣!波旬,其不信者尽是汝许,是故波旬应生欢喜。波旬,众生之界无量无边。”
说是法时,无量众生住于无上正真道心,九万二千菩萨得无生法忍,八万四千众生远离尘垢得法眼净,八千比丘尽于诸漏心得解脱。时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普照,天雨众华,百千伎乐不鼓自鸣。百千万亿那由他天,欢喜踊跃,称赞歌叹:“我等今于阎浮提中,再见法轮转!世尊昔在波罗捺国,转正法轮所利众生。今说是经所利众生,是为殊胜!其有众生持是经者,是人不久当转法轮。”
尔时,弥勒菩萨、天冠菩萨、大德阿难等白言:“世尊,当何名此经?云何受持?”
佛言:“善男子,是经名为《大树紧那罗王所问》,亦名《宣说不思议法品》,如是受持。”
佛说是经已,弥勒菩萨、天冠菩萨、大德阿难等,一切大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