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8 21:26:42
梦参老和尚:《佛说阿弥陀经》大义 一
阿难结经 在没有讲经之前跟大家说几句话。我们有很多错误的思想,今天我们讲弥陀经,开始时大家可能就理会到了。是的,这个弥陀经很简单,念阿弥陀佛也很简单,等我们讲过了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不是像你们心里想的。念一句阿弥陀佛有几种念法,念阿弥陀佛的时候要观想你自己,就是我们华严境界把自己变成阿弥陀佛,这是一种。同时念佛的时候念到自他不二,念自性佛,这又是一种念法。念一句阿弥陀佛包括一部华严经,这你信吗?但是这就要看你怎么念了。 在明朝益大师他注的注解很多、讲经也很多,在他临圆寂的时候,他就对徒弟们说“临行赠汝无多字(子),一句弥陀作大舟”。他说我就要死了,临行就是我已经要走了,没有很多的话要跟你们说,也没有很多字要嘱咐你们,把一句阿弥陀佛作为大船。他的一生作灵峰宗论,益大师作了很多注解,但在临死的时候,嘱咐最要紧的一句话却是念阿弥陀佛。 因为念一句阿弥陀佛一般人把它看的很轻,你拿这一句阿弥陀佛来比,比什么呢?比你坐禅,禅堂;禅堂是选佛场,顿超直入,立证菩提。禅门一炷香,坐一炷香的时候开悟了,大彻大悟了;大彻大悟,他要在娑婆世界里照样轮转。大家知道轮转的意思吗?就是失掉现生的身还照样轮转,比如说那些个禅宗祖师一代一代的,那就很多了。你念一句阿弥陀佛就生到极乐世界,念成了的一生成佛不再轮转了,天天有善知识,莲池海会那些都是善知识;也有阿罗汉,弥陀经上也有阿罗汉,那些阿罗汉都是发大乘的阿罗汉,不是没发大心的,已经发了菩提心了。因为阿弥陀经是无问自说,没有人请佛自说的,佛跟舍利弗说。我们上回讲金刚经,像须菩提这些都在转小向大,把这个阿罗汉转成为菩萨,让他们发大心。释迦牟尼佛是对着舍利弗说的,无问而自说的。 大家一般的看起来,念阿弥陀佛很容易。其实念阿弥陀佛是很不容易的,你在生就得念到一心不乱,不到一心不乱你能修的去得了吗?同时这个就是华严境界,你怎么样来理会呢?极乐世界离这里十万亿佛土。大家想想看,一个佛是三千大千世界,你要经过十万亿的三千大千世界,你才能生得了。如果没有阿弥陀佛来接引你的力量,你能去得了吗?就连这一个释迦牟尼佛的三千大千世界你还冲不破,你会能达到极乐世界吗? 所以大家在听的时候,不要把它认为是很容易的。但是它有一个好处,不经过什么复杂的语言,也不经过什么文字,不论你学过佛法或者没学过佛法,听到了,你能一心一意的念,念到一心不乱就行了。为什么一个老太太什么文化都没有,七、八十岁了,别人一教她,她就一心一意的,她也不懂得别的,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念佛,生极乐世界。那些知识分子他懂得的知识很多很多,但他的心里非常的乱,所以他往生不了,因为他不能一心。因此大家在听弥陀经的时候,都要发愿生极乐世界,等你到极乐世界后就一生不退,生去了直至成佛,不会再生生世世的轮回了,你在这个娑婆世界可就不容易了。因此要发大愿,要发菩提心,往生极乐世界去。 因为生极乐世界的不止只有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还有特别是般若部的劝生极乐世界的。我们在华严经先讲普贤行愿品,以十大愿王求生极乐世界,普贤菩萨的行愿最后导归极乐,那个生不同了,是上品上生。如果你能念佛时加十大愿王,不要念十大愿王的经文,因为原文较长,你就从一者礼敬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开始,只念这么十大愿,跟阿弥陀佛结合起来,你生极乐世界一定是上品上生,普贤菩萨会专接你到极乐世界去的。 密宗,最密的金刚萨饰奚现洌歉鼍褪前涯阕约荷砜谝獗涑砂⒚滞臃鹕砜谝猓钅歉鲋涞氖焙蚓筒煌耍愀⒚滞臃鹨丫岷掀鹄矗闳ツ畎修密宗最上的就是金刚萨省>煌敛康慕鸶杖誓钜桓鲋渚托校悄歉鲋淠畹氖焙蚩刹皇枪饽钤勖撬畹陌⒚滞臃穑⒚滞臃鸢ǚā⒈ā⒒7ㄉ怼⒈ㄉ怼⒒恚钅且桓鲋渚途咦懔朔ā⒈ā⒒恚褪前盐颐亲约旱纳砜谝獗涑闪税⒚滞臃鸬姆ㄉ怼⒈ㄉ怼⒒怼O衷谠勖撬导质澜绲恼飧鍪欠鸬幕怼K栽谏煌潦钦庋驳模ǚ鹨蝗司泳煌粒鞘侵缸欧鸬姆ㄉ恚∽欧鸬某<殴饩煌痢N颐且话闵亩际腔粒睾;嵴饫锿菲腥⒙藓海酥廖颐切律サ姆卜蚨季咦懔恕5悄歉龇卜蚓筒煌耍芄簧郊质澜绲模笔鄙笔欠卜颍芸炀统善腥恕5蹦愣谜飧龊辶耍缓笤傺А/p> 莲花生大师心咒,“嗡啊耍嘣樱距啵嗦辏さ恕保驼馊浠埃鞍嘣樱距啵嗦辍本褪欠ā⒈ā⒒恚窍附材蔷秃芏嗔耍鸶詹换瞪恚质窍治蘖康纳恚褪欠ā⒈ā⒒9距嗑褪巧恚嘣邮侵腔郏嗦晔欠鸬姆ㄉ恚さ耸浅删汀>湍隳钜痪浒⒚滞臃穑驼饽钜痪浒⒚滞臃鹁途咦懔朔ā⒈ā⒒恚簿咦懔艘徊炕暇簿咦懔艘徊糠ɑ鞑氐奈奚厦埽荚谡庖桓鲋淅锿贰!拔税税嘣庸距喟嗦晗さ恕⑽税税嘣庸距喟嗦晗さ恕保悄憔途咦懔税⒚滞臃鸱ā⒈ā⒒恚凸饽钫庖桓鲋洌饨忻堋R鹄唇玻蔷湍芙埠枚嗖烤C茏诘慕鸶杖视辛讲浚懈鲋腔鄄康模懈鼍煌敛康模颐悄畹恼飧鲋涫蔷煌敛康摹/p> 所以要学之前,知道阿弥陀经是非常的深,不是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因此大家要发愿生起信心来听弥陀经。弥陀经不像法华经、华严经讲那么长时间,多则讲一个星期,一般的三四座就讲完了。我们讲得慢一点,因此大家在听的时候,我说这个从浅到深。浅的,一般的没有文化,你就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有时念六个字的“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念四个字的“阿弥陀佛”。但是念都会念,什么人都会念,念到一心不乱能做到的人却是很少很少了。因此咱们讲弥陀经之前,嘱咐大家要发信心,信佛说的这个特殊法门,没有哪个弟子请,就是无问而自说。你只要信心具足了,你听完了弥陀经产生信心了,当你心里烦恼时;我们一般都是求消灾难的,所以我有时候劝道友们念地藏菩萨消灾难;但是你念阿弥陀经、念阿弥陀佛就不能消灾难吗?给大家评论一下,选哪部经,讲哪部经,跟大家说哪部经,含义是一样的。因此佛在说哪一部经时都是无上的,不起分别心的。 现在发愿,信,愿;信了,极乐世界真实不虚的,相信自己能生得到。我们学过华严经、学过法华经,因为极乐世界就在你心里,是你心变的,心生万法,也得懂得华严义了,拿这个意思来念阿弥陀佛,那跟一般的念阿弥陀佛情况不一样了。以学习法华经的那个智慧来念阿弥陀佛,那又不同了,那是果位的佛,你也就进入果位了。所以看你以什么心。现在我们都是凡夫心,消业障,生极乐世界,把现生所有的生极乐世界的障碍都把它消掉,这你才能去。这等于念阿弥陀佛的时候,跟你修不净观、白骨微尘观一样,等你一步一步走来的,说九次第定,那就等于一步一步走到太原,你坐汽车就快了。我们五台山还没有飞到太原的飞机,将来可能发展到小型飞机,我们坐上飞机十几分钟就到太原了。你念阿弥陀佛等于我说的坐飞机,十万亿佛土一念间就到,这边死了,那边就生了,莲华中生了。因为极乐世界还在你心中,都是你一心,这是圆满的。要有这种愿,行要念阿弥陀佛,没有其他的,就是非常的简单。经文告诉我们念到七天的时候,一心不乱。要是你的定力好,三天你就一心不乱了,那你就三天走,一念间你就到了,这就靠信仰力,信、愿、行。我们开始讲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 咱们先讲“佛”,在印度话叫佛陀耶,这句话具足了说“佛陀耶说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咱们先讲佛,佛就是觉悟的觉。但我们现在是不觉的,大乘起信论讲从不觉到始觉。因为现在我们都迷了,是不觉了;不觉,开始信佛,这叫始觉。从不觉到始觉,咱们现在都是在始觉当中。但是始觉一分一分的觉、一分一分的成,叫分证觉,一分一分的觉悟。始觉到分证觉,分证就是渐次的一部分一部分的。始觉智,开始学佛觉悟了、有智慧了;完了再分证觉,一分一分的证入;由分证才能达到究竟,最后才能究竟成佛,这就是觉的意思。凡夫不觉。二乘人阿罗汉,也就是声闻、缘觉。他已经觉悟了,他这个觉悟不是大心的,光能自己明白觉悟,不去觉他人,叫自觉,就是光顾自己,不管众生。菩萨就不同了,自觉还觉悟一切众生,自觉觉他,这叫菩萨;但是他因为不究竟,一位一位的达到。佛达到自觉觉他,三觉圆满,度众生也圆满,自己觉悟也圆满,行菩萨道圆满,这叫十法界之中的圣人,超过一切人。我们这是刚学佛法,还在凡夫地,只能入佛门,凡是受了三皈的都算入佛门了,这只是凡夫。 像在我们中国,特别儒教,或者印度的,也讲先知先觉,那个觉跟我们佛教讲的不同。像我们中国讲孔圣人,把孔子叫成圣人,在佛教是不承认的;佛教不承认,那他还是凡夫,凡夫不能称圣。像孔夫子、关圣帝君,那皇帝封的;皇帝封的不算真正的是。有管帝释天叫圣人的,乃至诸天都叫圣人的,这是没学过佛法的。学佛法的人,唯佛才能称圣人。菩萨不能称圣人,二乘人更不能称圣人,而出世证得阿罗汉果的、辟支佛的那些菩萨,不得称圣人。圣人是专指着佛说的,要福慧两足尊,福德圆满了,智慧圆满了。像我们此土说文殊、普贤、观音、弥勒、地藏,我们大家都称这些人是圣人,有些是他已经成佛了再示现菩萨,这就跟一般菩萨不同了。现在我们一般所认识的、所说的、所见到的形相只是化佛,释迦牟尼佛是毗卢遮那的化身,叫化佛,他作这个娑婆世界的主人。娑婆的含义就叫堪忍,所以生到这个世界来你就要忍耐,什么都能忍,这就是堪忍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娑婆世界)苦难太多,跟极乐世界完全不一样。 极乐世界是化的,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化的,娑婆世界这个化土是释迦牟尼佛的愿力,他专度这些苦难众生。所以娑婆世界众生难调难伏,释迦牟尼佛就发愿对这些众生来度他们,所以堪忍,就是忍受一切。第一个众生不信,不但不信还谤毁,那就要忍受,要慢慢的转化他们。众生无知、愚痴,那佛在五浊恶世教化众生时就得忍受众生的苦难。所以每个菩萨、大菩萨都发愿,所发的愿不同。就像我们念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发愿到地狱去,娑婆世界本来就够苦的了,而地狱又是苦中之苦。为什么苦呢?因为人们不想出离,不但不出离,还愈发造业。因此全名的说毗卢遮那的报身是卢舍那,报身的化身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有大释迦牟尼、小释迦牟尼。佛还有大小吗?化身就小,报身就大。咱们读菩萨戒品,卢舍那佛给千释迦说梵网戒。因为卢舍那佛坐的那个莲华是一千叶,一叶一释迦,一个叶就是一个释迦牟尼佛的国土,说的梵网戒。卢舍那佛给释迦牟尼佛说,那叫大释迦牟尼。一个释迦牟尼佛化身千百亿释迦牟尼佛,报身佛的一个,一叶莲华和千百亿释迦。卢舍那佛跟化身说,也就是给大化说,大化又给小化说,小化就遍世间,到人间跟一切众生说。(梦参长老)
阿难结经
在没有讲经之前跟大家说几句话。我们有很多错误的思想,今天我们讲弥陀经,开始时大家可能就理会到了。是的,这个弥陀经很简单,念阿弥陀佛也很简单,等我们讲过了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不是像你们心里想的。念一句阿弥陀佛有几种念法,念阿弥陀佛的时候要观想你自己,就是我们华严境界把自己变成阿弥陀佛,这是一种。同时念佛的时候念到自他不二,念自性佛,这又是一种念法。念一句阿弥陀佛包括一部华严经,这你信吗?但是这就要看你怎么念了。
在明朝益大师他注的注解很多、讲经也很多,在他临圆寂的时候,他就对徒弟们说“临行赠汝无多字(子),一句弥陀作大舟”。他说我就要死了,临行就是我已经要走了,没有很多的话要跟你们说,也没有很多字要嘱咐你们,把一句阿弥陀佛作为大船。他的一生作灵峰宗论,益大师作了很多注解,但在临死的时候,嘱咐最要紧的一句话却是念阿弥陀佛。
因为念一句阿弥陀佛一般人把它看的很轻,你拿这一句阿弥陀佛来比,比什么呢?比你坐禅,禅堂;禅堂是选佛场,顿超直入,立证菩提。禅门一炷香,坐一炷香的时候开悟了,大彻大悟了;大彻大悟,他要在娑婆世界里照样轮转。大家知道轮转的意思吗?就是失掉现生的身还照样轮转,比如说那些个禅宗祖师一代一代的,那就很多了。你念一句阿弥陀佛就生到极乐世界,念成了的一生成佛不再轮转了,天天有善知识,莲池海会那些都是善知识;也有阿罗汉,弥陀经上也有阿罗汉,那些阿罗汉都是发大乘的阿罗汉,不是没发大心的,已经发了菩提心了。因为阿弥陀经是无问自说,没有人请佛自说的,佛跟舍利弗说。我们上回讲金刚经,像须菩提这些都在转小向大,把这个阿罗汉转成为菩萨,让他们发大心。释迦牟尼佛是对着舍利弗说的,无问而自说的。
大家一般的看起来,念阿弥陀佛很容易。其实念阿弥陀佛是很不容易的,你在生就得念到一心不乱,不到一心不乱你能修的去得了吗?同时这个就是华严境界,你怎么样来理会呢?极乐世界离这里十万亿佛土。大家想想看,一个佛是三千大千世界,你要经过十万亿的三千大千世界,你才能生得了。如果没有阿弥陀佛来接引你的力量,你能去得了吗?就连这一个释迦牟尼佛的三千大千世界你还冲不破,你会能达到极乐世界吗?
所以大家在听的时候,不要把它认为是很容易的。但是它有一个好处,不经过什么复杂的语言,也不经过什么文字,不论你学过佛法或者没学过佛法,听到了,你能一心一意的念,念到一心不乱就行了。为什么一个老太太什么文化都没有,七、八十岁了,别人一教她,她就一心一意的,她也不懂得别的,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念佛,生极乐世界。那些知识分子他懂得的知识很多很多,但他的心里非常的乱,所以他往生不了,因为他不能一心。因此大家在听弥陀经的时候,都要发愿生极乐世界,等你到极乐世界后就一生不退,生去了直至成佛,不会再生生世世的轮回了,你在这个娑婆世界可就不容易了。因此要发大愿,要发菩提心,往生极乐世界去。
因为生极乐世界的不止只有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还有特别是般若部的劝生极乐世界的。我们在华严经先讲普贤行愿品,以十大愿王求生极乐世界,普贤菩萨的行愿最后导归极乐,那个生不同了,是上品上生。如果你能念佛时加十大愿王,不要念十大愿王的经文,因为原文较长,你就从一者礼敬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开始,只念这么十大愿,跟阿弥陀佛结合起来,你生极乐世界一定是上品上生,普贤菩萨会专接你到极乐世界去的。
密宗,最密的金刚萨饰奚现洌歉鼍褪前涯阕约荷砜谝獗涑砂⒚滞臃鹕砜谝猓钅歉鲋涞氖焙蚓筒煌耍愀⒚滞臃鹨丫岷掀鹄矗闳ツ畎修密宗最上的就是金刚萨省>煌敛康慕鸶杖誓钜桓鲋渚托校悄歉鲋淠畹氖焙蚩刹皇枪饽钤勖撬畹陌⒚滞臃穑⒚滞臃鸢ǚā⒈ā⒒7ㄉ怼⒈ㄉ怼⒒恚钅且桓鲋渚途咦懔朔ā⒈ā⒒恚褪前盐颐亲约旱纳砜谝獗涑闪税⒚滞臃鸬姆ㄉ怼⒈ㄉ怼⒒怼O衷谠勖撬导质澜绲恼飧鍪欠鸬幕怼K栽谏煌潦钦庋驳模ǚ鹨蝗司泳煌粒鞘侵缸欧鸬姆ㄉ恚∽欧鸬某<殴饩煌痢N颐且话闵亩际腔粒睾;嵴饫锿菲腥⒙藓海酥廖颐切律サ姆卜蚨季咦懔恕5悄歉龇卜蚓筒煌耍芄簧郊质澜绲模笔鄙笔欠卜颍芸炀统善腥恕5蹦愣谜飧龊辶耍缓笤傺А/p>
莲花生大师心咒,“嗡啊耍嘣樱距啵嗦辏さ恕保驼馊浠埃鞍嘣樱距啵嗦辍本褪欠ā⒈ā⒒恚窍附材蔷秃芏嗔耍鸶詹换瞪恚质窍治蘖康纳恚褪欠ā⒈ā⒒9距嗑褪巧恚嘣邮侵腔郏嗦晔欠鸬姆ㄉ恚さ耸浅删汀>湍隳钜痪浒⒚滞臃穑驼饽钜痪浒⒚滞臃鹁途咦懔朔ā⒈ā⒒恚簿咦懔艘徊炕暇簿咦懔艘徊糠ɑ鞑氐奈奚厦埽荚谡庖桓鲋淅锿贰!拔税税嘣庸距喟嗦晗さ恕⑽税税嘣庸距喟嗦晗さ恕保悄憔途咦懔税⒚滞臃鸱ā⒈ā⒒恚凸饽钫庖桓鲋洌饨忻堋R鹄唇玻蔷湍芙埠枚嗖烤C茏诘慕鸶杖视辛讲浚懈鲋腔鄄康模懈鼍煌敛康模颐悄畹恼飧鲋涫蔷煌敛康摹/p>
所以要学之前,知道阿弥陀经是非常的深,不是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因此大家要发愿生起信心来听弥陀经。弥陀经不像法华经、华严经讲那么长时间,多则讲一个星期,一般的三四座就讲完了。我们讲得慢一点,因此大家在听的时候,我说这个从浅到深。浅的,一般的没有文化,你就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有时念六个字的“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念四个字的“阿弥陀佛”。但是念都会念,什么人都会念,念到一心不乱能做到的人却是很少很少了。因此咱们讲弥陀经之前,嘱咐大家要发信心,信佛说的这个特殊法门,没有哪个弟子请,就是无问而自说。你只要信心具足了,你听完了弥陀经产生信心了,当你心里烦恼时;我们一般都是求消灾难的,所以我有时候劝道友们念地藏菩萨消灾难;但是你念阿弥陀经、念阿弥陀佛就不能消灾难吗?给大家评论一下,选哪部经,讲哪部经,跟大家说哪部经,含义是一样的。因此佛在说哪一部经时都是无上的,不起分别心的。
现在发愿,信,愿;信了,极乐世界真实不虚的,相信自己能生得到。我们学过华严经、学过法华经,因为极乐世界就在你心里,是你心变的,心生万法,也得懂得华严义了,拿这个意思来念阿弥陀佛,那跟一般的念阿弥陀佛情况不一样了。以学习法华经的那个智慧来念阿弥陀佛,那又不同了,那是果位的佛,你也就进入果位了。所以看你以什么心。现在我们都是凡夫心,消业障,生极乐世界,把现生所有的生极乐世界的障碍都把它消掉,这你才能去。这等于念阿弥陀佛的时候,跟你修不净观、白骨微尘观一样,等你一步一步走来的,说九次第定,那就等于一步一步走到太原,你坐汽车就快了。我们五台山还没有飞到太原的飞机,将来可能发展到小型飞机,我们坐上飞机十几分钟就到太原了。你念阿弥陀佛等于我说的坐飞机,十万亿佛土一念间就到,这边死了,那边就生了,莲华中生了。因为极乐世界还在你心中,都是你一心,这是圆满的。要有这种愿,行要念阿弥陀佛,没有其他的,就是非常的简单。经文告诉我们念到七天的时候,一心不乱。要是你的定力好,三天你就一心不乱了,那你就三天走,一念间你就到了,这就靠信仰力,信、愿、行。我们开始讲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
咱们先讲“佛”,在印度话叫佛陀耶,这句话具足了说“佛陀耶说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咱们先讲佛,佛就是觉悟的觉。但我们现在是不觉的,大乘起信论讲从不觉到始觉。因为现在我们都迷了,是不觉了;不觉,开始信佛,这叫始觉。从不觉到始觉,咱们现在都是在始觉当中。但是始觉一分一分的觉、一分一分的成,叫分证觉,一分一分的觉悟。始觉到分证觉,分证就是渐次的一部分一部分的。始觉智,开始学佛觉悟了、有智慧了;完了再分证觉,一分一分的证入;由分证才能达到究竟,最后才能究竟成佛,这就是觉的意思。凡夫不觉。二乘人阿罗汉,也就是声闻、缘觉。他已经觉悟了,他这个觉悟不是大心的,光能自己明白觉悟,不去觉他人,叫自觉,就是光顾自己,不管众生。菩萨就不同了,自觉还觉悟一切众生,自觉觉他,这叫菩萨;但是他因为不究竟,一位一位的达到。佛达到自觉觉他,三觉圆满,度众生也圆满,自己觉悟也圆满,行菩萨道圆满,这叫十法界之中的圣人,超过一切人。我们这是刚学佛法,还在凡夫地,只能入佛门,凡是受了三皈的都算入佛门了,这只是凡夫。
像在我们中国,特别儒教,或者印度的,也讲先知先觉,那个觉跟我们佛教讲的不同。像我们中国讲孔圣人,把孔子叫成圣人,在佛教是不承认的;佛教不承认,那他还是凡夫,凡夫不能称圣。像孔夫子、关圣帝君,那皇帝封的;皇帝封的不算真正的是。有管帝释天叫圣人的,乃至诸天都叫圣人的,这是没学过佛法的。学佛法的人,唯佛才能称圣人。菩萨不能称圣人,二乘人更不能称圣人,而出世证得阿罗汉果的、辟支佛的那些菩萨,不得称圣人。圣人是专指着佛说的,要福慧两足尊,福德圆满了,智慧圆满了。像我们此土说文殊、普贤、观音、弥勒、地藏,我们大家都称这些人是圣人,有些是他已经成佛了再示现菩萨,这就跟一般菩萨不同了。现在我们一般所认识的、所说的、所见到的形相只是化佛,释迦牟尼佛是毗卢遮那的化身,叫化佛,他作这个娑婆世界的主人。娑婆的含义就叫堪忍,所以生到这个世界来你就要忍耐,什么都能忍,这就是堪忍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娑婆世界)苦难太多,跟极乐世界完全不一样。
极乐世界是化的,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化的,娑婆世界这个化土是释迦牟尼佛的愿力,他专度这些苦难众生。所以娑婆世界众生难调难伏,释迦牟尼佛就发愿对这些众生来度他们,所以堪忍,就是忍受一切。第一个众生不信,不但不信还谤毁,那就要忍受,要慢慢的转化他们。众生无知、愚痴,那佛在五浊恶世教化众生时就得忍受众生的苦难。所以每个菩萨、大菩萨都发愿,所发的愿不同。就像我们念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发愿到地狱去,娑婆世界本来就够苦的了,而地狱又是苦中之苦。为什么苦呢?因为人们不想出离,不但不出离,还愈发造业。因此全名的说毗卢遮那的报身是卢舍那,报身的化身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有大释迦牟尼、小释迦牟尼。佛还有大小吗?化身就小,报身就大。咱们读菩萨戒品,卢舍那佛给千释迦说梵网戒。因为卢舍那佛坐的那个莲华是一千叶,一叶一释迦,一个叶就是一个释迦牟尼佛的国土,说的梵网戒。卢舍那佛给释迦牟尼佛说,那叫大释迦牟尼。一个释迦牟尼佛化身千百亿释迦牟尼佛,报身佛的一个,一叶莲华和千百亿释迦。卢舍那佛跟化身说,也就是给大化说,大化又给小化说,小化就遍世间,到人间跟一切众生说。(梦参长老)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