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只有听到你自己的声音,你的心才能够达到一心不乱!

发布时间:2025-04-08 21:20:15

净界法师:只有听到你自己的声音,你的心才能够达到一心不乱!
  附表十三──持执名号、一心不乱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当然是多善根、多福德非常重要的因;那怎么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呢?  我们看下面的说明。以下我们根据印光大师的开示:  执持名号简单的讲,就是一句弥陀念诵听。  修净土的人,你要知道你心中的根本所依──就是阿弥陀佛的圣号。  这个圣号你要怎么跟它相应呢?  一念相应一念佛。  什么叫做你的心跟阿弥陀佛的圣号相应呢?  以下印光大师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他说:你在念佛的时候,有三个重点要注意:  第一个念,念从心起。  很多人念佛的时候,这个佛号不是从心里生起,是从嘴巴生起。  你怎么知道呢?  嘴巴念佛,心打妄想。  这个佛号是从哪里生起呢?  从嘴巴生起来,这个不能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应。  你整个佛号的根源,是从你内心深处那个归依的心,产生一种作意,从那个地方生起,这个叫做念,成就一个念的功德。  所以你念佛的时候,你要注意,你的佛号要从你的内心生起,不能从嘴巴生起。  第二个诵,声从口出。  你从念中生起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没有声音的,没有声音你当然不能当所缘境。  我们净土宗的所缘境,诸位要知道:净土宗念佛的所缘境,它不是法尘,它是声尘。  很多人念佛,它不出声的,不出声,你的所缘境是法尘,根本就不对。  你不一定要念很大声,但是你多少要创造声音,因为你没有创造声音,你根本不能去取所缘境的相貌,所以第二个,你要靠嘴巴的振动,创造一点声音出来,当做你的所缘境。  第三个听,音从耳入。  你把自己所创造的声音,再把它听回去。  这个听大家要注意。  很多人说:我打佛七的时候,一二百人打佛七,这个佛堂每一个人都创造出一个声音,这个佛堂有一百多声佛号,哪一个是你的所缘境呢?  诸位要知道,你只能够听你自己的声音,当然并不表示我们要排斥别人的声音。  比如说这个念佛的声音是一百句佛号的和合,但是这个和合又有非和合,和合当中又有别相,别相当中又有和合。  这个时候,你只能够听你自己所创造的声音,你听到别人的声音,这个叫做心随境转,你只有听到你自己的声音,你的心才能够达到一心不乱,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你的所缘境,是你自己创造的声音。  所以当这个佛号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诶,你跟佛号相应了,这样的相应叫做点状的相应;然后我们在把这个点状的相应,扩大变成一种相续,那么三三四,产生一个韵调,这个前面说过了。你念佛没有一个韵调,你很难摄心的。这个韵调三三四运转的时候,它能够带动你的心,不容易使妄想生起。
  附表十三──持执名号、一心不乱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当然是多善根、多福德非常重要的因;那怎么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呢?
  我们看下面的说明。以下我们根据印光大师的开示:
  执持名号简单的讲,就是一句弥陀念诵听。
  修净土的人,你要知道你心中的根本所依──就是阿弥陀佛的圣号。
  这个圣号你要怎么跟它相应呢?
  一念相应一念佛。
  什么叫做你的心跟阿弥陀佛的圣号相应呢?
  以下印光大师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他说:你在念佛的时候,有三个重点要注意:
  第一个念,念从心起。
  很多人念佛的时候,这个佛号不是从心里生起,是从嘴巴生起。
  你怎么知道呢?
  嘴巴念佛,心打妄想。
  这个佛号是从哪里生起呢?
  从嘴巴生起来,这个不能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应。
  你整个佛号的根源,是从你内心深处那个归依的心,产生一种作意,从那个地方生起,这个叫做念,成就一个念的功德。
  所以你念佛的时候,你要注意,你的佛号要从你的内心生起,不能从嘴巴生起。
  第二个诵,声从口出。
  你从念中生起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没有声音的,没有声音你当然不能当所缘境。
  我们净土宗的所缘境,诸位要知道:净土宗念佛的所缘境,它不是法尘,它是声尘。
  很多人念佛,它不出声的,不出声,你的所缘境是法尘,根本就不对。
  你不一定要念很大声,但是你多少要创造声音,因为你没有创造声音,你根本不能去取所缘境的相貌,所以第二个,你要靠嘴巴的振动,创造一点声音出来,当做你的所缘境。
  第三个听,音从耳入。
  你把自己所创造的声音,再把它听回去。
  这个听大家要注意。
  很多人说:我打佛七的时候,一二百人打佛七,这个佛堂每一个人都创造出一个声音,这个佛堂有一百多声佛号,哪一个是你的所缘境呢?
  诸位要知道,你只能够听你自己的声音,当然并不表示我们要排斥别人的声音。
  比如说这个念佛的声音是一百句佛号的和合,但是这个和合又有非和合,和合当中又有别相,别相当中又有和合。
  这个时候,你只能够听你自己所创造的声音,你听到别人的声音,这个叫做心随境转,你只有听到你自己的声音,你的心才能够达到一心不乱,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你的所缘境,是你自己创造的声音。
  所以当这个佛号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诶,你跟佛号相应了,这样的相应叫做点状的相应;然后我们在把这个点状的相应,扩大变成一种相续,那么三三四,产生一个韵调,这个前面说过了。你念佛没有一个韵调,你很难摄心的。这个韵调三三四运转的时候,它能够带动你的心,不容易使妄想生起。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