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欲出三界、修无上菩提,先当恭敬瞻礼地藏菩萨

发布时间:2025-03-26 22:15:52

宣化上人:欲出三界、修无上菩提,先当恭敬瞻礼地藏菩萨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  是人既发大悲心。先当瞻礼大士像。  一切诸愿速成就。永无业障能遮止。  有人发心念经典。欲度群迷超彼岸。  虽立是愿不思议。旋读旋忘多废失。  斯人有业障惑故。于大乘经不能记。  供养地藏以香华。衣服饮食诸玩具。  以净水安大士前。一日一夜求服之。  发殷重心慎五辛。酒肉邪淫及妄语。  三七日内勿杀害。至心思念大士名。  即于梦中见无边。觉来便得利根耳。  应是经教历耳闻。千万生中永不忘。  以是大士不思议。能使斯人获此慧。】  “欲修无上菩提者”:有的人想要修习无上的觉道。  “乃至出离三界苦”:乃至于想要发心,超出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的苦恼。  “是人既发大悲心”:这个人既然发这种大慈大悲的心。  “先当瞻礼大士像”:那么首先要对地藏王菩萨像,生一种恭敬的心。  “一切诸愿速成就”:所有的一切诸愿,诸愿就是你求什么愿,都速成就,很快就成就了。  “永无业障能遮止”:永远都没有任何的业障能来障碍你修道。  “有人发心念经典”:有人发大乘菩萨心,想要念诵大乘经典。  “欲度群迷超彼岸”:为什么要念经典呢?因为想要度一切的群迷、一切的众生超出三界到彼岸。  “虽立是愿不思议”:虽然他发这种不可思议的愿力。  “旋读旋忘多废失”:可是对于大乘经典,读了一遍也不记得,读两遍也还是忘了,随着读,随着就忘。这个旋读旋忘多废失,总是不能记忆经典的辞句。甚至对着本子读,都读错了,所以更背不出来了。  “斯人有业障惑故”:为什么这个人这个样子呢?就因为有很重的业障来遮障着他,令他记不住这个经典。  “于大乘经不能记”:对大乘的经典,他是怎么样也记不得,背不出。  “供养地藏以香华”:这应该怎么样呢?应该以香、华、灯、烛、果来供养地藏菩萨。  “衣服饮食诸玩具”:或者用新的衣服,新的饮食,一切的玩具来供养地藏菩萨。  “以净水安大士前”:用一碗干净的水,放到地藏菩萨的像前。  “一日一夜求服之”:在经过一天一夜的时间,跪到佛前,跪到地藏菩萨面前,叩头顶礼,然后把这杯水拿起来,面对着南方喝下去。  “发殷重心慎五辛”:要发殷重特别诚恳的这种心,不可以马马虎虎的。不能吃葱、蒜、薤、韭菜、兴渠(洋葱)这五辛。吃了这五种东西,口里就有一种很奇怪的味道,所以对于念经,对于佛也都不恭敬,因此要把它戒了。  “酒肉邪淫及妄语”:也要戒酒、戒肉、戒邪淫、戒打妄语,就是杀盗淫妄酒这五戒都要守着。  “三七日内勿杀害”:在三七二十一天以内,不要杀生,不能偷盗,不能邪淫,不能打妄语,不能饮酒。  “至心思念大士名”:至心就是其他心都不要存,单单的念地藏菩萨的名号,思惟地藏菩萨的这种愿力和行为。  “即于梦中见无边”:能这样诚心,诚到极点,在梦寐之中就能见到地藏菩萨的形像,无边的法身。  “觉来便得利根耳”:等你梦醒的时候,就得到聪明利根的耳了,所谓一历耳根永不忘失,永远也不会忘了。  “应是经教历耳闻”:所有的经教,你念的大乘经典,只要在耳边听过这么一次。  “千万生中永不忘”:在千万生中都不忘,何况这一生呢?以后千万生都记得这个经典的义理了。  “以是大士不思议”:前边所说的这种种的因缘,是因为地藏菩萨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和不可思议的神通。  “能使斯人获此慧”:他能使没有记忆力的人得到记忆力,愚痴的人得到聪明,他能有这样感应道交的神力。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
  是人既发大悲心。先当瞻礼大士像。
  一切诸愿速成就。永无业障能遮止。
  有人发心念经典。欲度群迷超彼岸。
  虽立是愿不思议。旋读旋忘多废失。
  斯人有业障惑故。于大乘经不能记。
  供养地藏以香华。衣服饮食诸玩具。
  以净水安大士前。一日一夜求服之。
  发殷重心慎五辛。酒肉邪淫及妄语。
  三七日内勿杀害。至心思念大士名。
  即于梦中见无边。觉来便得利根耳。
  应是经教历耳闻。千万生中永不忘。
  以是大士不思议。能使斯人获此慧。】
  “欲修无上菩提者”:有的人想要修习无上的觉道。
  “乃至出离三界苦”:乃至于想要发心,超出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的苦恼。
  “是人既发大悲心”:这个人既然发这种大慈大悲的心。
  “先当瞻礼大士像”:那么首先要对地藏王菩萨像,生一种恭敬的心。
  “一切诸愿速成就”:所有的一切诸愿,诸愿就是你求什么愿,都速成就,很快就成就了。
  “永无业障能遮止”:永远都没有任何的业障能来障碍你修道。
  “有人发心念经典”:有人发大乘菩萨心,想要念诵大乘经典。
  “欲度群迷超彼岸”:为什么要念经典呢?因为想要度一切的群迷、一切的众生超出三界到彼岸。
  “虽立是愿不思议”:虽然他发这种不可思议的愿力。
  “旋读旋忘多废失”:可是对于大乘经典,读了一遍也不记得,读两遍也还是忘了,随着读,随着就忘。这个旋读旋忘多废失,总是不能记忆经典的辞句。甚至对着本子读,都读错了,所以更背不出来了。
  “斯人有业障惑故”:为什么这个人这个样子呢?就因为有很重的业障来遮障着他,令他记不住这个经典。
  “于大乘经不能记”:对大乘的经典,他是怎么样也记不得,背不出。
  “供养地藏以香华”:这应该怎么样呢?应该以香、华、灯、烛、果来供养地藏菩萨。
  “衣服饮食诸玩具”:或者用新的衣服,新的饮食,一切的玩具来供养地藏菩萨。
  “以净水安大士前”:用一碗干净的水,放到地藏菩萨的像前。
  “一日一夜求服之”:在经过一天一夜的时间,跪到佛前,跪到地藏菩萨面前,叩头顶礼,然后把这杯水拿起来,面对着南方喝下去。
  “发殷重心慎五辛”:要发殷重特别诚恳的这种心,不可以马马虎虎的。不能吃葱、蒜、薤、韭菜、兴渠(洋葱)这五辛。吃了这五种东西,口里就有一种很奇怪的味道,所以对于念经,对于佛也都不恭敬,因此要把它戒了。
  “酒肉邪淫及妄语”:也要戒酒、戒肉、戒邪淫、戒打妄语,就是杀盗淫妄酒这五戒都要守着。
  “三七日内勿杀害”:在三七二十一天以内,不要杀生,不能偷盗,不能邪淫,不能打妄语,不能饮酒。
  “至心思念大士名”:至心就是其他心都不要存,单单的念地藏菩萨的名号,思惟地藏菩萨的这种愿力和行为。
  “即于梦中见无边”:能这样诚心,诚到极点,在梦寐之中就能见到地藏菩萨的形像,无边的法身。
  “觉来便得利根耳”:等你梦醒的时候,就得到聪明利根的耳了,所谓一历耳根永不忘失,永远也不会忘了。
  “应是经教历耳闻”:所有的经教,你念的大乘经典,只要在耳边听过这么一次。
  “千万生中永不忘”:在千万生中都不忘,何况这一生呢?以后千万生都记得这个经典的义理了。
  “以是大士不思议”:前边所说的这种种的因缘,是因为地藏菩萨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和不可思议的神通。
  “能使斯人获此慧”:他能使没有记忆力的人得到记忆力,愚痴的人得到聪明,他能有这样感应道交的神力。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