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七)

发布时间:2025-03-26 21:54:51

净慧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七)
第七意识的我见、我爱、我慢、我痴,非常重要,知道它不是目的;除掉它、让它不发挥作用,才重要,所以说这四种东西必然解除。否则那就叫佛家讲的乐习解业。它代表着无量劫来就它帮助思维,思维通过它,他俩狼狈为奸把人牵入六道轮回,而且想出离时是它挡着你的道,很多人的我知我见叫“知见障”。不学佛知见障还少点,稍一有点成绩知见障就来了,所以说非常可怕。我们成道也离不开第七意识的传导,但是他传导的是善念。还有一个作用是帮助我们把第八阿赖耶识的一些习气通过他传导出来,释放掉叫“了业”。并不都是坏作用也有好的一面,学佛的人知道利用好的一面,通过修证把恶的一面去掉。学佛的人知道利用好的一面,然后通过修证把恶的一面去掉。这个世界法则就是对立与统一。有恶就有善,有智慧的人利用它好的一面去掉不好的一面。学佛的人绝不扔掉坏的东西,因为它有好的东西在里面,但是弃转习气不把第七意识扔掉,轻易扔掉的即是死人,不能修道。要知道如何用中道不染著,利用它的传导功能,把“我知”“我爱”去掉变成“我要修道、我要了生死、我要度众生”。否则就是没会用,恶习结果。   做善事要升天,有三位出家人告诉大家做善事就是学佛,就可以了。我问:“做善事就可以了,但是能升天?能了脱生死吗?”回答不了,因为做善是就是人天福报,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一种因缘,但不是往生的必要条件。往生是学佛积累功德,学佛念佛要得一法门,不能说做善事就能往生,这么说不全面。所以说学佛的人必是大善,大善之中还要有一法门去修行,依法修行方能成就。人世间如孔夫子教育要广做善事,修小善为大善。世间都是小善,学佛才是大善,证到果位才是最大的大善,罗汉果位也是大善,在大善之中还有上上善,想大善大行上上善就得修菩萨行,成菩萨道,然后成佛。成佛是什么?佛之所以称佛净土,是由于苦、悲才能成就佛净土,不要以为成佛还要吃苦干嘛,什么用啊?没有苦哪有乐?没有苦乐哪里来的佛净土?佛净土的庄严哪里来的?是从苦乐法中来的,所以菩萨行人要修苦乐法,我们学的是生灭法,了生脱死,苦乐法修的时间越长,佛净土就越庄严,佛住世的时间就越长。恶习结果就是这样,善习也结果,即成这样,恶习结果就是做恶,小恶积大恶,大恶堕三恶道。众生做善做恶,都在自己一念之间,有什么善念它就成就,有什么恶念它就必然结出恶的果报来。你不去想能成果报吗?见到好吃的给你吃,你不吃不起这个念,想吃的人没事就想吃,就觉的它好吃,一出念头能不吃吗?为善为恶如境而生,做善做恶都是思维对外的境界所感和造做,而必然生出的结果。恶习的结果一旦要生成,善恶必然都有报应,不受报是不可能的。要怎样受持《地藏经》呢?读不是目的,受持才是目的。 有偈云:说你去地狱,你会很生气。因为说地狱,心里很恐惧。不让去地狱,你会更生气。因为地狱里,极具诱惑力。不但有酒色,更有财和气。名闻加利养,五根有贪欲。贪欲就痴迷,无门自投去。顺流起颠倒,苦海无尽期。此语切又真,众生假认真。累劫习气重,业报深沉轮。讲的是地府,人进地狱挡不住,业力所牵。还有一首:人间有圣音,五教劝人心。孔子说仁爱,老子话真人。墨德讲博爱,耶稣爱世人。释迦示三乘,如语度沉轮。十善是天堂,苦集有声闻。因缘修独觉,度行证菩提。(度行就是菩萨道)人生身难得,佛法又难闻。难得今已得,难闻今已闻。依教去奉行,地狱自无音。行善积功德,净土欢迎君。谁修行谁去净土,不修行不能去。轮转五道为什么没提修罗啊?修罗哪道都有,人道有,畜生道有,天人道有,饿鬼道有,所以不单提一道。五道和六道不矛盾。但是讲六道轮回的时候,天道有修罗,人间好斗的人就是修罗,畜生有狠的也是修罗,暂无休息就是生即死的开始,死即生的开端没有停止过,这一死即马上又去超生。例如一个人服毒自杀。这里一死,他方即生。这种鬼大庙不收,小庙呆不了。那么生命的另一种形态就开始了,想停止生死是不可能的。动经尘劫,尘劫就是无量劫、久远劫,没有开始没有结束。迷惑障难,迷惑就是不明人生真相,迷假认真,叫众生假认真,认真本身就是假,越认真的时候越是假,因为认真本身出发点就是假的,目的肯定真不了。障难就是自造自作自受感召苦难,六道轮回与地狱之苦这就是障难,障难是谁障的?自己造的,人都怨别人,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竟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这就是修道人的障碍,这就叫心不能转境,心不转物,被物所转、被众生所转。有一出家人,出家发慈悲心,要度众生,弘法利生,结果让众生把他度了,后来佛像也扔了,与他人结婚去了。在家的也有,修行几天就要度众生,结果把自己度了,惹来一身狐仙,蛇仙等,众生可是把他“度”了。所以说要好好打坐念佛修行,证得的时候才有资格说度众生。否则用什么去度众生,用什么本事度众生?怎么把众生度到佛国土?自己都没度好还度谁啊?不要欺瞒自己。六道众生是什么样的呢?拖入暂出,暂时做点善事升入人天,三分在人天之中享乐,七分的时间在三恶道受苦报,这就是人间的因果律,有的人达到四六,四分享乐,六分受报,只有善人才能脱离六道。 这时候法会之中有一位定自在王菩萨向佛请法:“地藏王菩萨累劫都发过什么愿力?”佛对定自在王菩萨说:“过去无量阿僧艚俨豢伤到伲幸蛔鸱鸬拿沤幸磺兄浅删腿缋础U庾鸱鹈怀黾业氖焙蛭恍」酰肓诠墓跏桥笥眩饺艘黄鹱錾剖吕嬷谏R还跣叛龇鸱ǎ奘埔怠3跣腥氲赖娜硕际谴有奘埔悼迹灰瞪撇荒芡巧剖腔。剖歉L铩@肟剖拢沧卟涣恕N薷1ǖ娜耍薜朗鄙硖寤岢げ』虺銎渌纯觥P薜赖娜酥朗埔抵匾惶匾馊バ奘疲窃谛扌械敝腥ス阒指L铩⒐阒直铮鐾昃屯晔露恍奁渌O喾矗庑奘埔挡恍薹鸱ㄒ渤隼氩涣苏飧鍪澜纭R还娜嗣穸嘧錾埔担还娜嗣穸嘧龆褚担錾埔的枪蹙退刀嘈蟹奖悖韧讶嗣瘛R还醴⒃冈绯煞鸬溃魃贫嗟墓跛狄绯煞鸬篮笤倮炊戎谏煤臀矣性档闹谏绯煞鸬馈9サ姆鹁徒灿胛矣性担胨性担坑氲笔闭馕还跤性担驼馕还跷蘖拷倮纯隙ɑ峤嵯掠性担韧延性档闹谏勖窃谑赖暮退性担胧湾饶材岱鹩性担氚⒚滞臃鹩性怠A硪桓龉蹙头⒃福舨幌榷茸锟嗔钍前怖郑弥疗刑幔抑瘴丛赋煞稹A硪还跛滴夜娜嗣裉茏鞫穸际切┳锟嘀谏乙谜庑┳锟嘀谏玫桨怖郑人嵌汲煞鹞以俪煞穑遣怀煞鹞揖筒怀煞稹7⒃冈绯煞鸬赖墓跫匆磺兄浅删腿缋矗蘖拷倮丛缫殉煞鸬馈A硪环⒃赣蓝茸锟嘀谏N丛赋煞鹫呒吹夭赝跗腥恰U饩褪亲羁挤⒌脑福惫跏本头⒌脑福鸾舱飧龅氖焙蚱涫盗焦踉缇统煞鹆耍徊还褪撬鞠钟梅鹕矸鸸炼戎谏硪桓鲇闷腥矶戎谏/p>又过无量阿僧艚伲钟蟹鸪鍪烂寰涣咳缋矗穹ê湍┓ǘ加蟹鸪鍪溃┓ㄊ倍啵穹ㄖ杏幸宦藓骸B藓阂蚕殖黾蚁啵┭陀懈L铮5虏豢伤家椤T诩业囊灿泄唬衅腥新藓海┭Φ挛蘖浚裁匆媚憬嵘圃担口ぺぶ心憔椭指L锪耍恢啦恢匾玫讲胖匾S泄Φ氯バ薜勒饩徒懈6戎谏V皇杖斯┭荒芴嬷谏械R当ǖ娜耍荒芙卸戎谏U庋龋荒馨阎谏鹊降赜ィ∧馨阎谏鹊郊质澜缒鞘潜臼拢姓飧霰臼拢康夭赝跗腥校傻赖娜擞小/p>这时有一女人名叫光目,设施供养罗汉。设施供养就是用衣食供养,用财来布施。钱用到坏处就是作恶,用到好处就是积功德。钱本身没有罪恶,用它就分出有罪恶,都是你的念头所想。出家人供养有果位的人即种福田。出家人不要轻视白衣,佛家有戒律,菩萨行的人和有果位的人有在白衣中,弘扬佛法,所以不要轻视白衣。在家人听佛法越平常越好,只知道自己怎么修行为最好的。在家人除供养出家人外,不要轻视身边的白衣和同修,因为他们之中有菩萨,有圣人,有缘觉,有化身菩萨。不知道时你攻击他们,等于出佛身血,或者比出佛身血的业报还重。佛家讲如果是一个行菩萨道的人,特别是初发心的人,一有人轻慢他,可以使他退道,把他推回原来的那条道上去。佛说出佛身血,千劫不度,下一个千劫还没有人度。毁人菩萨道业的人,什么时候你毁的人成佛,你才得度,否则谁也度不了。在家人、出家人都不要被表象所迷。有偈云,其一修行原则,“外现众生像,内怀菩萨行。身为末法人,心行正法事。”其二修行方法,“缘愿客西行,隐入朝市中。凡处显拙相,何须露真容。浊世逆缘多,藏拙好行做。墙草根基浅,高竹空中节。”佛通过白衣女人告诉我们不要轻视身边的人,不要轻慢任何人。
第七意识的我见、我爱、我慢、我痴,非常重要,知道它不是目的;除掉它、让它不发挥作用,才重要,所以说这四种东西必然解除。否则那就叫佛家讲的乐习解业。它代表着无量劫来就它帮助思维,思维通过它,他俩狼狈为奸把人牵入六道轮回,而且想出离时是它挡着你的道,很多人的我知我见叫“知见障”。不学佛知见障还少点,稍一有点成绩知见障就来了,所以说非常可怕。我们成道也离不开第七意识的传导,但是他传导的是善念。还有一个作用是帮助我们把第八阿赖耶识的一些习气通过他传导出来,释放掉叫“了业”。并不都是坏作用也有好的一面,学佛的人知道利用好的一面,通过修证把恶的一面去掉。学佛的人知道利用好的一面,然后通过修证把恶的一面去掉。这个世界法则就是对立与统一。有恶就有善,有智慧的人利用它好的一面去掉不好的一面。学佛的人绝不扔掉坏的东西,因为它有好的东西在里面,但是弃转习气不把第七意识扔掉,轻易扔掉的即是死人,不能修道。要知道如何用中道不染著,利用它的传导功能,把“我知”“我爱”去掉变成“我要修道、我要了生死、我要度众生”。否则就是没会用,恶习结果。  

做善事要升天,有三位出家人告诉大家做善事就是学佛,就可以了。我问:“做善事就可以了,但是能升天?能了脱生死吗?”回答不了,因为做善是就是人天福报,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一种因缘,但不是往生的必要条件。往生是学佛积累功德,学佛念佛要得一法门,不能说做善事就能往生,这么说不全面。所以说学佛的人必是大善,大善之中还要有一法门去修行,依法修行方能成就。人世间如孔夫子教育要广做善事,修小善为大善。世间都是小善,学佛才是大善,证到果位才是最大的大善,罗汉果位也是大善,在大善之中还有上上善,想大善大行上上善就得修菩萨行,成菩萨道,然后成佛。

成佛是什么?佛之所以称佛净土,是由于苦、悲才能成就佛净土,不要以为成佛还要吃苦干嘛,什么用啊?没有苦哪有乐?没有苦乐哪里来的佛净土?佛净土的庄严哪里来的?是从苦乐法中来的,所以菩萨行人要修苦乐法,我们学的是生灭法,了生脱死,苦乐法修的时间越长,佛净土就越庄严,佛住世的时间就越长。恶习结果就是这样,善习也结果,即成这样,恶习结果就是做恶,小恶积大恶,大恶堕三恶道。众生做善做恶,都在自己一念之间,有什么善念它就成就,有什么恶念它就必然结出恶的果报来。你不去想能成果报吗?见到好吃的给你吃,你不吃不起这个念,想吃的人没事就想吃,就觉的它好吃,一出念头能不吃吗?为善为恶如境而生,做善做恶都是思维对外的境界所感和造做,而必然生出的结果。恶习的结果一旦要生成,善恶必然都有报应,不受报是不可能的。要怎样受持《地藏经》呢?读不是目的,受持才是目的。
有偈云:
说你去地狱,你会很生气。
因为说地狱,心里很恐惧。
不让去地狱,你会更生气。
因为地狱里,极具诱惑力。
不但有酒色,更有财和气。
名闻加利养,五根有贪欲。
贪欲就痴迷,无门自投去。
顺流起颠倒,苦海无尽期。
此语切又真,众生假认真。
累劫习气重,业报深沉轮。
讲的是地府,人进地狱挡不住,业力所牵。
还有一首:
人间有圣音,五教劝人心。
孔子说仁爱,老子话真人。
墨德讲博爱,耶稣爱世人。
释迦示三乘,如语度沉轮。
十善是天堂,苦集有声闻。
因缘修独觉,度行证菩提。(度行就是菩萨道)
人生身难得,佛法又难闻。
难得今已得,难闻今已闻。
依教去奉行,地狱自无音。
行善积功德,净土欢迎君。
谁修行谁去净土,不修行不能去。轮转五道为什么没提修罗啊?修罗哪道都有,人道有,畜生道有,天人道有,饿鬼道有,所以不单提一道。五道和六道不矛盾。但是讲六道轮回的时候,天道有修罗,人间好斗的人就是修罗,畜生有狠的也是修罗,暂无休息就是生即死的开始,死即生的开端没有停止过,这一死即马上又去超生。例如一个人服毒自杀。这里一死,他方即生。这种鬼大庙不收,小庙呆不了。那么生命的另一种形态就开始了,想停止生死是不可能的。动经尘劫,尘劫就是无量劫、久远劫,没有开始没有结束。迷惑障难,迷惑就是不明人生真相,迷假认真,叫众生假认真,认真本身就是假,越认真的时候越是假,因为认真本身出发点就是假的,目的肯定真不了。障难就是自造自作自受感召苦难,六道轮回与地狱之苦这就是障难,障难是谁障的?自己造的,人都怨别人,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竟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这就是修道人的障碍,这就叫心不能转境,心不转物,被物所转、被众生所转。
有一出家人,出家发慈悲心,要度众生,弘法利生,结果让众生把他度了,后来佛像也扔了,与他人结婚去了。在家的也有,修行几天就要度众生,结果把自己度了,惹来一身狐仙,蛇仙等,众生可是把他“度”了。所以说要好好打坐念佛修行,证得的时候才有资格说度众生。否则用什么去度众生,用什么本事度众生?怎么把众生度到佛国土?自己都没度好还度谁啊?不要欺瞒自己。六道众生是什么样的呢?拖入暂出,暂时做点善事升入人天,三分在人天之中享乐,七分的时间在三恶道受苦报,这就是人间的因果律,有的人达到四六,四分享乐,六分受报,只有善人才能脱离六道。
这时候法会之中有一位定自在王菩萨向佛请法:“地藏王菩萨累劫都发过什么愿力?”佛对定自在王菩萨说:“过去无量阿僧艚俨豢伤到伲幸蛔鸱鸬拿沤幸磺兄浅删腿缋础U庾鸱鹈怀黾业氖焙蛭恍」酰肓诠墓跏桥笥眩饺艘黄鹱錾剖吕嬷谏R还跣叛龇鸱ǎ奘埔怠3跣腥氲赖娜硕际谴有奘埔悼迹灰瞪撇荒芡巧剖腔。剖歉L铩@肟剖拢沧卟涣恕N薷1ǖ娜耍薜朗鄙硖寤岢げ』虺銎渌纯觥P薜赖娜酥朗埔抵匾惶匾馊バ奘疲窃谛扌械敝腥ス阒指L铩⒐阒直铮鐾昃屯晔露恍奁渌O喾矗庑奘埔挡恍薹鸱ㄒ渤隼氩涣苏飧鍪澜纭R还娜嗣穸嘧錾埔担还娜嗣穸嘧龆褚担錾埔的枪蹙退刀嘈蟹奖悖韧讶嗣瘛R还醴⒃冈绯煞鸬溃魃贫嗟墓跛狄绯煞鸬篮笤倮炊戎谏煤臀矣性档闹谏绯煞鸬馈9サ姆鹁徒灿胛矣性担胨性担坑氲笔闭馕还跤性担驼馕还跷蘖拷倮纯隙ɑ峤嵯掠性担韧延性档闹谏勖窃谑赖暮退性担胧湾饶材岱鹩性担氚⒚滞臃鹩性怠A硪桓龉蹙头⒃福舨幌榷茸锟嗔钍前怖郑弥疗刑幔抑瘴丛赋煞稹A硪还跛滴夜娜嗣裉茏鞫穸际切┳锟嘀谏乙谜庑┳锟嘀谏玫桨怖郑人嵌汲煞鹞以俪煞穑遣怀煞鹞揖筒怀煞稹7⒃冈绯煞鸬赖墓跫匆磺兄浅删腿缋矗蘖拷倮丛缫殉煞鸬馈A硪环⒃赣蓝茸锟嘀谏N丛赋煞鹫呒吹夭赝跗腥恰U饩褪亲羁挤⒌脑福惫跏本头⒌脑福鸾舱飧龅氖焙蚱涫盗焦踉缇统煞鹆耍徊还褪撬鞠钟梅鹕矸鸸炼戎谏硪桓鲇闷腥矶戎谏/p>
又过无量阿僧艚伲钟蟹鸪鍪烂寰涣咳缋矗穹ê湍┓ǘ加蟹鸪鍪溃┓ㄊ倍啵穹ㄖ杏幸宦藓骸B藓阂蚕殖黾蚁啵┭陀懈L铮5虏豢伤家椤T诩业囊灿泄唬衅腥新藓海┭Φ挛蘖浚裁匆媚憬嵘圃担口ぺぶ心憔椭指L锪耍恢啦恢匾玫讲胖匾S泄Φ氯バ薜勒饩徒懈6戎谏V皇杖斯┭荒芴嬷谏械R当ǖ娜耍荒芙卸戎谏U庋龋荒馨阎谏鹊降赜ィ∧馨阎谏鹊郊质澜缒鞘潜臼拢姓飧霰臼拢康夭赝跗腥校傻赖娜擞小/p>
这时有一女人名叫光目,设施供养罗汉。设施供养就是用衣食供养,用财来布施。钱用到坏处就是作恶,用到好处就是积功德。钱本身没有罪恶,用它就分出有罪恶,都是你的念头所想。出家人供养有果位的人即种福田。出家人不要轻视白衣,佛家有戒律,菩萨行的人和有果位的人有在白衣中,弘扬佛法,所以不要轻视白衣。在家人听佛法越平常越好,只知道自己怎么修行为最好的。在家人除供养出家人外,不要轻视身边的白衣和同修,因为他们之中有菩萨,有圣人,有缘觉,有化身菩萨。不知道时你攻击他们,等于出佛身血,或者比出佛身血的业报还重。
佛家讲如果是一个行菩萨道的人,特别是初发心的人,一有人轻慢他,可以使他退道,把他推回原来的那条道上去。佛说出佛身血,千劫不度,下一个千劫还没有人度。毁人菩萨道业的人,什么时候你毁的人成佛,你才得度,否则谁也度不了。在家人、出家人都不要被表象所迷。有偈云,其一修行原则,“外现众生像,内怀菩萨行。身为末法人,心行正法事。”其二修行方法,“缘愿客西行,隐入朝市中。凡处显拙相,何须露真容。浊世逆缘多,藏拙好行做。墙草根基浅,高竹空中节。”佛通过白衣女人告诉我们不要轻视身边的人,不要轻慢任何人。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