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观世音菩萨赶跑了吗?

发布时间:2025-03-26 21:24:43

你把观世音菩萨赶跑了吗?
  文/圣玄法师  鱼篮观音的故事    唐朝时候,陕西有一个地方叫作金沙滩,那里忽然出现了一位妙龄女子,每天提着篮子盛着粥去喂鱼。  当地的人都倾心于她的美貌,想与她喜结连理,求亲的人快要踏平她家的门槛了。  这位美丽的女子明白了当地人的心思,便想到一个考试,选取优胜者为自己的乘龙快婿。  这个考试是什么呢?谁能一晚上背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谁就胜出。  这里的人原本不信佛,可是听了这个要求,竟然家家都掌灯夜读,第二天竟有二十余人能诵此经。  女子又说了,我一身不能嫁给这么多人,那你们回去读《金刚经》吧,如果能一夜背出来,便可胜出。  没想到还有一半人一夜就背出了《金刚经》。  女子便无奈地说,看谁能在三天里背出《法华经》,我就嫁给谁!近七万字的法华经,谁能在三天里就背下来呢?  没想到,真有一位马郎,在对女子的爱慕中,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顺利地迎娶了女子。可是女子一过门,竟然就在家中亡故,而且不一会儿就腐烂殆尽。  马郎伤心不已,只得为爱妻操持丧事,可是有一位僧人适时出现,告诉马郎,你且打开棺木看看,原来里面已不见人影,惟有一副黄金锁子骨。  僧人哈哈一笑:“这是观音菩萨示现来度化于你!”说完腾空而去。自此陕西盛行佛法,诵经者尤多。    似乎人人都像是观世音菩萨。  即使他并不是真正的观世音菩萨,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视于他。因为在佛菩萨的胸怀里,众生的利益比自己更为重要。  所谓“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菩萨心心念念将众生的安乐放在首位,“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如果伤害任何一个众生,就是在伤害观世音菩萨的母亲、孩子一般。  尊重任何一个众生,就是在与观世音菩萨的智慧通达、慈悲柔和相应,这是菩萨最欢喜看到的事。    《东坡禅喜集》里一个故事,苏东坡和佛印禅师好打机锋,一日两人出城游玩,佛印禅师见到东坡居士骑在马上,仪表堂堂,口出赞叹:“你在马上十分好,一似一尊佛也!”  哪晓得东坡居士却反讽道:“你穿一领玉袈裟,在马上好,似一堆太牛屎也!”  东坡自以为在言语上胜过佛印,哪晓得禅师竟悠然道:“我口出佛,你口出屎!”一众人听了,哈哈大笑!东坡才晓得自逊一筹。  后来,东坡与东林常总禅师谈禅,忽有醒悟,写了一首偈子——“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在真正的禅境中,无一处不是道场,无一人不是观世音菩萨。  正如太虚大师所言:“清净为心皆补怛(普陀),慈悲济物即观音。”外境的观世音菩萨藉由我们内在的信心所显现。  观世音菩萨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不要把内在的那尊观世音菩萨赶跑了,才能时时留住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处处逢源,庄严自心。  本文为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    关注腾讯佛学 长享智慧清流

  文/圣玄法师
  鱼篮观音的故事  

  唐朝时候,陕西有一个地方叫作金沙滩,那里忽然出现了一位妙龄女子,每天提着篮子盛着粥去喂鱼。
  当地的人都倾心于她的美貌,想与她喜结连理,求亲的人快要踏平她家的门槛了。
  这位美丽的女子明白了当地人的心思,便想到一个考试,选取优胜者为自己的乘龙快婿。
  这个考试是什么呢?谁能一晚上背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谁就胜出。
  这里的人原本不信佛,可是听了这个要求,竟然家家都掌灯夜读,第二天竟有二十余人能诵此经。
  女子又说了,我一身不能嫁给这么多人,那你们回去读《金刚经》吧,如果能一夜背出来,便可胜出。
  没想到还有一半人一夜就背出了《金刚经》。
  女子便无奈地说,看谁能在三天里背出《法华经》,我就嫁给谁!近七万字的法华经,谁能在三天里就背下来呢?
  没想到,真有一位马郎,在对女子的爱慕中,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顺利地迎娶了女子。可是女子一过门,竟然就在家中亡故,而且不一会儿就腐烂殆尽。
  马郎伤心不已,只得为爱妻操持丧事,可是有一位僧人适时出现,告诉马郎,你且打开棺木看看,原来里面已不见人影,惟有一副黄金锁子骨。
  僧人哈哈一笑:“这是观音菩萨示现来度化于你!”说完腾空而去。自此陕西盛行佛法,诵经者尤多。  

  似乎人人都像是观世音菩萨。
  即使他并不是真正的观世音菩萨,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视于他。因为在佛菩萨的胸怀里,众生的利益比自己更为重要。
  所谓“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菩萨心心念念将众生的安乐放在首位,“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如果伤害任何一个众生,就是在伤害观世音菩萨的母亲、孩子一般。
  尊重任何一个众生,就是在与观世音菩萨的智慧通达、慈悲柔和相应,这是菩萨最欢喜看到的事。  

  《东坡禅喜集》里一个故事,苏东坡和佛印禅师好打机锋,一日两人出城游玩,佛印禅师见到东坡居士骑在马上,仪表堂堂,口出赞叹:“你在马上十分好,一似一尊佛也!”
  哪晓得东坡居士却反讽道:“你穿一领玉袈裟,在马上好,似一堆太牛屎也!”
  东坡自以为在言语上胜过佛印,哪晓得禅师竟悠然道:“我口出佛,你口出屎!”一众人听了,哈哈大笑!东坡才晓得自逊一筹。
  后来,东坡与东林常总禅师谈禅,忽有醒悟,写了一首偈子——“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在真正的禅境中,无一处不是道场,无一人不是观世音菩萨。
  正如太虚大师所言:“清净为心皆补怛(普陀),慈悲济物即观音。”外境的观世音菩萨藉由我们内在的信心所显现。
  观世音菩萨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不要把内在的那尊观世音菩萨赶跑了,才能时时留住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处处逢源,庄严自心。
  本文为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  

  关注腾讯佛学 长享智慧清流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