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拥有再多财产,也比不上死后一句观音心咒

发布时间:2025-03-26 20:25:53

生前拥有再多财产,也比不上死后一句观音心咒
  具体要怎么做才能消除对死亡的恐怖呢?对普通人而言,除了平时要经常念佛,为死亡多做准备以外,临终之时,他人的助念和超度也必不可少,有了这样的助缘,解脱的希望会大大增强。藏地也有这种说法:“生前拥有再多的财产,都比不上死后的一句观音心咒。”  近几年来,在西方,临终关怀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  那木达司曾于1973年创办了临终关怀机构,为癌症、艾滋病晚期患者提供服务。一次他前往旧金山,为即将死去的布鲁斯,传授自己从《西藏度亡经》中获得的教言:“要不逃避痛苦,坦承你的过错,学会宁静和安详,慢慢地认知心的本来光明……”在这段经文的引导下,布鲁斯因痛苦而扭曲的脸,逐渐缓和下来,在安详中缓缓而去……  这样的临终引导,对亡人来讲至关重要。因为在死亡到来之际,一个人若有太大的恐慌,必定会障碍解脱。故汉地的一些法师说,理应心态平静地迎接死亡,把死亡当成出狱、再生、毕业、搬家、换衣、新陈代谢,以此遣除对死亡的过分恐惧。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才能消除死亡的恐怖呢?对普通人而言,除了平时要经常念佛,为死亡多做准备以外,临终之时,他人的助念和超度也必不可少,有了这样的助缘,解脱的希望会大大增强。藏地也有这种说法:“生前拥有再多的财产,都比不上死后的一句观音心咒。”   尤其是死亡之际,身体四大紊乱,心识也非常迷乱,人没有自在的能力,单凭一己之力很难渡过难关。纵然平时修行不错,往往也难以将此转为道用,这时候,他人的助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印光大师也说过:“临终助念,犹如懦夫上山,自己的力量不足时,幸有旁人前牵后推、左右扶掖,以此之力,便可登峰造极。”  怎么样助念呢?  一个人将死之前,最好先让他躺成吉祥卧的姿势,莲师曾说:“不仅仅是人,即便是动物以吉祥卧而死去,也绝不会堕入恶趣。”不过,亡人若因身体痛苦改换卧势,也要任其自然,不可强制。  然后,在他的枕边放上转经轮,观想十方诸佛放光加持,子女和亲友在亡人身边,以悦耳柔和的声音,念“南无(na mó)阿弥陀佛”或“嗡玛尼贝美恕薄H羰翟诓环奖悖部梢苑乓桓瞿罘鸹谂员撸猛稣咭恢碧欧鸷拧/p>  同时,有条件的话,应于亡人头顶上方,摆设阿弥陀佛的画像、佛经、佛塔,为其供七盏灯,最少也要有一盏。因为亡者步入黑暗恐怖的中阴界后,若有亲人为其供灯,会给他带来光明和安全感。  断气之后,24小时内不要触碰亡者,等身体完全冷却,再去移动或者更衣。遗体最好在3天内不要火化,在此期间,家人应为亡者一直念佛号。若懂得其他的助念仪轨,也应尽量念诵;如果不懂,就一心一意地念佛。  此外,在四十九天内,每天要为亡者做一件善事,如放生、吃素、供灯、念经等。  值得一提的是,亡人在临终时,亲友最好不要在他旁边哭泣,呼喊他的名字。《正法念处经》中说:“闻其悲啼哭泣之声,业风吹令生于异处。”亡人本来可生于善处,若听到亲人的哭声,很容易产生贪恋、失去正念,最终转生于不好的地方。  藏地著名的空行母林萨秋吉,在《中阴游记》中,也描写过亲人哭泣对亡者的影响:  有一次,她经历濒死。当离开了肉体后,她看到身体躺在床上。她试图与家人沟通,但他们根本看不到她。  她的女儿在哭泣时,她感觉有“脓和血的雹”全部降在身上,引起她剧烈的痛苦。  当她来到一位为她超度的上师面前,上师安住于心性光明之中,让她感到无比的快乐……  所以,亲人或朋友临终时,一定要知道什么对他有利,什么对他不利。哭泣虽说是人之常情,但按照佛教的观点,这会让亡者深受其苦,若尽量把哭声变成念佛声,这才是对他最大的利益。
  具体要怎么做才能消除对死亡的恐怖呢?对普通人而言,除了平时要经常念佛,为死亡多做准备以外,临终之时,他人的助念和超度也必不可少,有了这样的助缘,解脱的希望会大大增强。藏地也有这种说法:“生前拥有再多的财产,都比不上死后的一句观音心咒。”
  近几年来,在西方,临终关怀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
  那木达司曾于1973年创办了临终关怀机构,为癌症、艾滋病晚期患者提供服务。一次他前往旧金山,为即将死去的布鲁斯,传授自己从《西藏度亡经》中获得的教言:“要不逃避痛苦,坦承你的过错,学会宁静和安详,慢慢地认知心的本来光明……”在这段经文的引导下,布鲁斯因痛苦而扭曲的脸,逐渐缓和下来,在安详中缓缓而去……
  这样的临终引导,对亡人来讲至关重要。因为在死亡到来之际,一个人若有太大的恐慌,必定会障碍解脱。故汉地的一些法师说,理应心态平静地迎接死亡,把死亡当成出狱、再生、毕业、搬家、换衣、新陈代谢,以此遣除对死亡的过分恐惧。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才能消除死亡的恐怖呢?对普通人而言,除了平时要经常念佛,为死亡多做准备以外,临终之时,他人的助念和超度也必不可少,有了这样的助缘,解脱的希望会大大增强。藏地也有这种说法:“生前拥有再多的财产,都比不上死后的一句观音心咒。” 

  尤其是死亡之际,身体四大紊乱,心识也非常迷乱,人没有自在的能力,单凭一己之力很难渡过难关。纵然平时修行不错,往往也难以将此转为道用,这时候,他人的助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印光大师也说过:“临终助念,犹如懦夫上山,自己的力量不足时,幸有旁人前牵后推、左右扶掖,以此之力,便可登峰造极。”
  怎么样助念呢?
  一个人将死之前,最好先让他躺成吉祥卧的姿势,莲师曾说:“不仅仅是人,即便是动物以吉祥卧而死去,也绝不会堕入恶趣。”不过,亡人若因身体痛苦改换卧势,也要任其自然,不可强制。
  然后,在他的枕边放上转经轮,观想十方诸佛放光加持,子女和亲友在亡人身边,以悦耳柔和的声音,念“南无(na mó)阿弥陀佛”或“嗡玛尼贝美恕薄H羰翟诓环奖悖部梢苑乓桓瞿罘鸹谂员撸猛稣咭恢碧欧鸷拧/p>
  同时,有条件的话,应于亡人头顶上方,摆设阿弥陀佛的画像、佛经、佛塔,为其供七盏灯,最少也要有一盏。因为亡者步入黑暗恐怖的中阴界后,若有亲人为其供灯,会给他带来光明和安全感。
  断气之后,24小时内不要触碰亡者,等身体完全冷却,再去移动或者更衣。遗体最好在3天内不要火化,在此期间,家人应为亡者一直念佛号。若懂得其他的助念仪轨,也应尽量念诵;如果不懂,就一心一意地念佛。
  此外,在四十九天内,每天要为亡者做一件善事,如放生、吃素、供灯、念经等。
  值得一提的是,亡人在临终时,亲友最好不要在他旁边哭泣,呼喊他的名字。《正法念处经》中说:“闻其悲啼哭泣之声,业风吹令生于异处。”亡人本来可生于善处,若听到亲人的哭声,很容易产生贪恋、失去正念,最终转生于不好的地方。
  藏地著名的空行母林萨秋吉,在《中阴游记》中,也描写过亲人哭泣对亡者的影响:
  有一次,她经历濒死。当离开了肉体后,她看到身体躺在床上。她试图与家人沟通,但他们根本看不到她。
  她的女儿在哭泣时,她感觉有“脓和血的雹”全部降在身上,引起她剧烈的痛苦。
  当她来到一位为她超度的上师面前,上师安住于心性光明之中,让她感到无比的快乐……
  所以,亲人或朋友临终时,一定要知道什么对他有利,什么对他不利。哭泣虽说是人之常情,但按照佛教的观点,这会让亡者深受其苦,若尽量把哭声变成念佛声,这才是对他最大的利益。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