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佛传》密行第一罗罗

发布时间:2025-03-26 19:58:53

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佛传》密行第一罗罗
  罗罗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的密行第一!  罗罗是佛陀在做太子时所生,他是净饭大王的王孙,佛陀离国出走,终于成就正觉的佛果,未来迦毗罗卫国国主的王位,本可以由罗罗继承,但在有公天下主张的佛陀,对年幼孩童做万民之主,很不以为然,所以佛陀就方便叫罗罗出家。  幼童出家,佛陀的僧团中当初没有这样的情形,为罗罗出家才开出沙弥的制度,佛陀并叫罗罗礼拜舍利弗为师。  罗罗出家只有十五六岁的年龄,佛陀的说法,他还不能完全领受,因此他还没有到达悟道的境界,对于新的僧团生活,他并不感到快乐,但也没有说过不满的话。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对父亲的教示,唯有尊敬服从。  罗罗每天早晨打扫庭院,清洁环境以后就研究修习佛陀的言教,有一天罗罗将外院扫除以后,回到自己的室中,就在这时,他自己的寝室为一个做客的比丘占去,把罗罗的衣钵都抛在门外。  佛陀的僧团中,是有一人一室的规定,别人把自己的寝室住去,应该怎么办,罗罗感到茫然无措。不过幼年的罗罗,很懂得佛陀忍辱的教示,他没有办法,就痴痴站在庭院之外。这时,忽然落起滂沱大雨,罗罗没有去处躲藏,他就进入厕所,虽然空气不好,他也安静地端坐着,那时正有一条黑色的毒蛇从洞中爬出在厕所的上面,罗罗一点也没有留神注意。  佛陀在静坐中忽然想起罗罗,很快地就走来罗罗住的地方看他,室内没有罗罗,只见到一位旅行云游的比丘,佛陀就走到厕所的地方,先咳嗽一声,里面也咳嗽了一声,佛陀问道:  “里面是什么人?”  “是罗罗!”  “出来!我对你讲话!”  罗罗想不到这时能听到佛陀的声音,赶快从厕所中出来,不知不觉地就抱住佛陀,双目滔滔地流泪,但又知道自己用手拭去。  佛陀明知故问罗罗为什么坐在厕所里,罗罗照实地禀告,佛陀就叫他到自己住的室内。  罗罗的欢喜,像是在地狱里见到佛陀。  年幼的沙弥,确确实实要年长的比丘照顾,佛陀以此因缘就规定沙弥和比丘可以同室。  以后的罗罗,常常跟随在舍利弗的身后,舍利弗带着罗罗托钵乞食,曾给佛陀批评是不净食,因此舍利弗后来特别关怀到年轻沙弥所受的供养。又有一次,舍利弗带着罗罗在王舍城中乞食,路上一个恶汉用沙投入舍利弗的钵里,并且用棍棒打破罗罗的头。  舍利弗回过头看看罗罗,罗罗现出咬牙切齿的面容,鲜血一滴一滴地流出来。  舍利弗安慰他道:  “罗罗!如果是佛陀的弟子,应有忍辱的精神,心中不怀恨的毒,常以慈悲心怜愍众生。佛陀常教诫我们,对于个人的荣辱毁誉要能忍辱,才算行着佛陀之教。所以,罗罗!压制着愤恨的心,严守忍辱,世间没有比这更有勇气。天上人间,不管如何大的力量也不能胜过忍辱!”  罗罗听完师父舍利弗的开示,走到水边,水里现出他的颜面,他默默地掬水洗去血迹,见到这情形的舍利弗,心中很安慰又很难过。  罗罗忍耐着走到舍利弗的身后说道:  “我想到刚才的疼痛,此刻已不把它放在心中,不过,这个世间有着太多的恶人,到处都布满了可厌的事物。我并不对世间生气,只想到这世间没有办法的人太多。佛陀开导我们对人对世间要有大慈大悲,但世间狂暴的人就轻视我们。沙门比丘守忍辱积聚高德,而狂愚的人反而轻蔑我们,他们反而尊敬那些残酷的人。佛陀真理的慈悲教示,他们倒反而以为是臭的死尸。天降甘露给猪,猪还爱在臭的地方。佛陀宣讲的真理,慈悲的言教,对那些凶恶的人来说,也没有什么效果。”  舍利弗听后很欢喜,把罗罗说的话回来告诉佛陀,佛陀也很高兴,很称赞罗罗今天很好,说的话很对,佛陀又再说道:  “不知道忍的人,就不能见到佛陀,是背法远僧,常堕于恶道之中轮回。能忍恶行才能平安,才能消除灾难之祸。有智慧的人,见到深远的因果,克服心,多行忍辱,佛法的精神,佛法的真义和世俗的看法不同。世间认为珍贵的而佛法认为下贱。忠与佞不能相容。邪是嫉正的,恶的不喜欢善的,贪欲的人不高兴无欲之行。在这情形之下,修道者唯有忍辱。忍是助道的增上缘,可使你早得解脱证果。忍像大海中的舟航,能够渡一切灾难;忍又是病者的良药,可救人生命之危。我能够成就佛陀,独步三界,受人天的敬仰,是我心能安稳,知道忍辱德行的可贵!”  舍利弗和罗罗听佛陀这些法音,都含着眼泪,感激佛陀。  到十七八岁的罗罗,性情很温和,品行很端正,但十七八岁的少年最喜欢调皮,罗罗有时候也常和人开玩笑。他虽不是害人,但讲虚妄的言语是真的。佛陀明明不在,国王大臣信者来拜访的时候,罗罗告诉他们说佛陀在那里,等他们去看佛陀时,罗罗就很开心地嬉笑。有一天,佛陀知道以后,特地走到罗罗修行的地方来。佛陀叫罗罗盛水洗脚,罗罗奉命把水拿来,佛陀洗后,指着水对罗罗说道:  “罗罗!这盆里的水可以喝吗?”  “佛陀!洗过足的水很污秽,不能喝的。”  “你就是同这个水一样,水本来是很清净的,好比你本来是王孙,远离世间虚假的荣华,出家做沙门,可是又不精进于道,不清净身心,不守口慎言,三毒的垢秽填满在你的胸中,等于清净的水里有着垢秽一样。”  罗罗低头不敢仰望佛陀,默默地不做声,佛陀招呼他把水拿去倒,等罗罗倒水回来,佛陀问他道:  “你拿这个盆盛饭来吃可以吗?”  “不可以的,佛陀!洗手足的盆是不净的,这上面有垢秽,不能装东西吃!”  “你就是和这个盆一样,虽然做了清净的沙门,不修戒定慧,不净身口意,大道之粮怎么能装入你的心中呢?”  佛陀说后,用脚把盆轻轻地一踢,盆就滚滚地转起来,罗罗很怕的样子,佛陀问道:  “你怕盆子坏了吗?”  “佛陀!不是!盆是很粗的用物,坏了也不要紧。”  “罗罗!你不可惜这个盆,正等于大家也不要爱护你一样。你出家做沙门,不重威仪,戏弄妄言,这个行为的结果,是谁也不爱护你,不珍摄你,就是到命终的时候也都不能觉悟,迷中更增加迷。”  罗罗全身流汗,他努力地想以后要来改变改变自己的心。  从此,罗罗一改既往调皮的习气,严持戒律,精进修道,每日勤于密行,但始终不能开悟。比丘们很觉不可思议,就问佛陀道:  “佛陀!罗罗热心修道,小罪都不犯,怎么不能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呢?”  佛陀坚决回答道:  “守戒净心,持身端正,一定可以证道,获得解脱。”  佛陀对罗罗能否觉悟的问题,没有挂在心上。  罗罗二十岁的时候,已经取得比丘的资格,有一天他和佛陀同去乞食行化的时候,佛陀告诉他说道:  “世间森罗万象的事物以及人的身体心念,甚至称讥毁誉,利衰苦乐,都要作无常之想,千万不要执著。”  罗罗听到佛陀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廓然大悟,好像心地豁然开朗了。他告别佛陀,一人回到精舍中坐禅思维。  佛陀行化乞食归来,走到罗罗坐禅的地方,佛陀又对他说道:  “用慈悲的心来对人对事,心量就可以大起来,把一切众生容纳在心中,就可以灭恶,数息观心,可以获得解脱。”  机缘成熟了,罗罗从此就觉悟了。  对于罗罗的觉悟,佛陀很欢喜,很安心,好像肩上放下了重荷!  佛陀是人间最圆满的人,不是颠倒人情的人,佛陀实在是有高度情感的圣者!  佛陀的大弟子实在不止这以上叙述的十人,而且这只限于比丘,兹再将佛陀最负盛名的四众弟子列之于下:  负有盛名的比丘:  法腊第一——x陈如      姓贵第一——迦利豪陀子跋提  美言第一——罗鸠吒迦拔提   狮吼第一——宾头卢  解脱第一——周利陀伽    无想第一——摩诃提  禅定第一——离婆多    精进第一——苏那考利毗沙  美音第一——二十亿耳     所得第一——斯波离  信心第一——婆迦利      得解第一——俱罗  幸运第一——鸠吒陀那     诗才第一——婆耆沙  领众第一——优楼频罗迦叶   交际第一——迦留陀夷  无病第一——薄拘罗      记忆第一——优婆离  教诲尼众第一——难陀迦    教比丘第一——劫宾那  负有盛名的比丘尼:  法腊第一——摩诃波波提  智慧第一——计摩  神通第一——莲华色     持律第一——波吒遮罗  说法第一——法与      禅定第一——难陀  精进第一——苏那      天眼第一——古俱罗  捷慧第一——跋陀若陀罗   信心第一——芝伽罗摩多  负有盛名的优婆塞:  布施第一——须达    说法第一——质多  供养第一——郁迦    医护第一——耆婆  信实第一——那鸠罗  不坏信心第一——修罗庵婆多  负有盛名的优婆夷:  布施第一——毗舍摇  《辔诺谝弧舳嗦/p>  看病第一——须彼耶   信仰坚固第一——迦帝耳  传三宝第一——迦利
  罗罗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的密行第一!
  罗罗是佛陀在做太子时所生,他是净饭大王的王孙,佛陀离国出走,终于成就正觉的佛果,未来迦毗罗卫国国主的王位,本可以由罗罗继承,但在有公天下主张的佛陀,对年幼孩童做万民之主,很不以为然,所以佛陀就方便叫罗罗出家。
  幼童出家,佛陀的僧团中当初没有这样的情形,为罗罗出家才开出沙弥的制度,佛陀并叫罗罗礼拜舍利弗为师。
  罗罗出家只有十五六岁的年龄,佛陀的说法,他还不能完全领受,因此他还没有到达悟道的境界,对于新的僧团生活,他并不感到快乐,但也没有说过不满的话。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对父亲的教示,唯有尊敬服从。
  罗罗每天早晨打扫庭院,清洁环境以后就研究修习佛陀的言教,有一天罗罗将外院扫除以后,回到自己的室中,就在这时,他自己的寝室为一个做客的比丘占去,把罗罗的衣钵都抛在门外。
  佛陀的僧团中,是有一人一室的规定,别人把自己的寝室住去,应该怎么办,罗罗感到茫然无措。不过幼年的罗罗,很懂得佛陀忍辱的教示,他没有办法,就痴痴站在庭院之外。这时,忽然落起滂沱大雨,罗罗没有去处躲藏,他就进入厕所,虽然空气不好,他也安静地端坐着,那时正有一条黑色的毒蛇从洞中爬出在厕所的上面,罗罗一点也没有留神注意。
  佛陀在静坐中忽然想起罗罗,很快地就走来罗罗住的地方看他,室内没有罗罗,只见到一位旅行云游的比丘,佛陀就走到厕所的地方,先咳嗽一声,里面也咳嗽了一声,佛陀问道:
  “里面是什么人?”
  “是罗罗!”
  “出来!我对你讲话!”
  罗罗想不到这时能听到佛陀的声音,赶快从厕所中出来,不知不觉地就抱住佛陀,双目滔滔地流泪,但又知道自己用手拭去。
  佛陀明知故问罗罗为什么坐在厕所里,罗罗照实地禀告,佛陀就叫他到自己住的室内。
  罗罗的欢喜,像是在地狱里见到佛陀。
  年幼的沙弥,确确实实要年长的比丘照顾,佛陀以此因缘就规定沙弥和比丘可以同室。
  以后的罗罗,常常跟随在舍利弗的身后,舍利弗带着罗罗托钵乞食,曾给佛陀批评是不净食,因此舍利弗后来特别关怀到年轻沙弥所受的供养。又有一次,舍利弗带着罗罗在王舍城中乞食,路上一个恶汉用沙投入舍利弗的钵里,并且用棍棒打破罗罗的头。
  舍利弗回过头看看罗罗,罗罗现出咬牙切齿的面容,鲜血一滴一滴地流出来。
  舍利弗安慰他道:
  “罗罗!如果是佛陀的弟子,应有忍辱的精神,心中不怀恨的毒,常以慈悲心怜愍众生。佛陀常教诫我们,对于个人的荣辱毁誉要能忍辱,才算行着佛陀之教。所以,罗罗!压制着愤恨的心,严守忍辱,世间没有比这更有勇气。天上人间,不管如何大的力量也不能胜过忍辱!”
  罗罗听完师父舍利弗的开示,走到水边,水里现出他的颜面,他默默地掬水洗去血迹,见到这情形的舍利弗,心中很安慰又很难过。
  罗罗忍耐着走到舍利弗的身后说道:
  “我想到刚才的疼痛,此刻已不把它放在心中,不过,这个世间有着太多的恶人,到处都布满了可厌的事物。我并不对世间生气,只想到这世间没有办法的人太多。佛陀开导我们对人对世间要有大慈大悲,但世间狂暴的人就轻视我们。沙门比丘守忍辱积聚高德,而狂愚的人反而轻蔑我们,他们反而尊敬那些残酷的人。佛陀真理的慈悲教示,他们倒反而以为是臭的死尸。天降甘露给猪,猪还爱在臭的地方。佛陀宣讲的真理,慈悲的言教,对那些凶恶的人来说,也没有什么效果。”
  舍利弗听后很欢喜,把罗罗说的话回来告诉佛陀,佛陀也很高兴,很称赞罗罗今天很好,说的话很对,佛陀又再说道:
  “不知道忍的人,就不能见到佛陀,是背法远僧,常堕于恶道之中轮回。能忍恶行才能平安,才能消除灾难之祸。有智慧的人,见到深远的因果,克服心,多行忍辱,佛法的精神,佛法的真义和世俗的看法不同。世间认为珍贵的而佛法认为下贱。忠与佞不能相容。邪是嫉正的,恶的不喜欢善的,贪欲的人不高兴无欲之行。在这情形之下,修道者唯有忍辱。忍是助道的增上缘,可使你早得解脱证果。忍像大海中的舟航,能够渡一切灾难;忍又是病者的良药,可救人生命之危。我能够成就佛陀,独步三界,受人天的敬仰,是我心能安稳,知道忍辱德行的可贵!”
  舍利弗和罗罗听佛陀这些法音,都含着眼泪,感激佛陀。
  到十七八岁的罗罗,性情很温和,品行很端正,但十七八岁的少年最喜欢调皮,罗罗有时候也常和人开玩笑。他虽不是害人,但讲虚妄的言语是真的。佛陀明明不在,国王大臣信者来拜访的时候,罗罗告诉他们说佛陀在那里,等他们去看佛陀时,罗罗就很开心地嬉笑。有一天,佛陀知道以后,特地走到罗罗修行的地方来。佛陀叫罗罗盛水洗脚,罗罗奉命把水拿来,佛陀洗后,指着水对罗罗说道:
  “罗罗!这盆里的水可以喝吗?”
  “佛陀!洗过足的水很污秽,不能喝的。”
  “你就是同这个水一样,水本来是很清净的,好比你本来是王孙,远离世间虚假的荣华,出家做沙门,可是又不精进于道,不清净身心,不守口慎言,三毒的垢秽填满在你的胸中,等于清净的水里有着垢秽一样。”
  罗罗低头不敢仰望佛陀,默默地不做声,佛陀招呼他把水拿去倒,等罗罗倒水回来,佛陀问他道:
  “你拿这个盆盛饭来吃可以吗?”
  “不可以的,佛陀!洗手足的盆是不净的,这上面有垢秽,不能装东西吃!”
  “你就是和这个盆一样,虽然做了清净的沙门,不修戒定慧,不净身口意,大道之粮怎么能装入你的心中呢?”
  佛陀说后,用脚把盆轻轻地一踢,盆就滚滚地转起来,罗罗很怕的样子,佛陀问道:
  “你怕盆子坏了吗?”
  “佛陀!不是!盆是很粗的用物,坏了也不要紧。”
  “罗罗!你不可惜这个盆,正等于大家也不要爱护你一样。你出家做沙门,不重威仪,戏弄妄言,这个行为的结果,是谁也不爱护你,不珍摄你,就是到命终的时候也都不能觉悟,迷中更增加迷。”
  罗罗全身流汗,他努力地想以后要来改变改变自己的心。
  从此,罗罗一改既往调皮的习气,严持戒律,精进修道,每日勤于密行,但始终不能开悟。比丘们很觉不可思议,就问佛陀道:
  “佛陀!罗罗热心修道,小罪都不犯,怎么不能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呢?”
  佛陀坚决回答道:
  “守戒净心,持身端正,一定可以证道,获得解脱。”
  佛陀对罗罗能否觉悟的问题,没有挂在心上。
  罗罗二十岁的时候,已经取得比丘的资格,有一天他和佛陀同去乞食行化的时候,佛陀告诉他说道:
  “世间森罗万象的事物以及人的身体心念,甚至称讥毁誉,利衰苦乐,都要作无常之想,千万不要执著。”
  罗罗听到佛陀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廓然大悟,好像心地豁然开朗了。他告别佛陀,一人回到精舍中坐禅思维。
  佛陀行化乞食归来,走到罗罗坐禅的地方,佛陀又对他说道:
  “用慈悲的心来对人对事,心量就可以大起来,把一切众生容纳在心中,就可以灭恶,数息观心,可以获得解脱。”
  机缘成熟了,罗罗从此就觉悟了。
  对于罗罗的觉悟,佛陀很欢喜,很安心,好像肩上放下了重荷!
  佛陀是人间最圆满的人,不是颠倒人情的人,佛陀实在是有高度情感的圣者!
  佛陀的大弟子实在不止这以上叙述的十人,而且这只限于比丘,兹再将佛陀最负盛名的四众弟子列之于下:
  负有盛名的比丘:
  法腊第一——x陈如      姓贵第一——迦利豪陀子跋提
  美言第一——罗鸠吒迦拔提   狮吼第一——宾头卢
  解脱第一——周利陀伽    无想第一——摩诃提
  禅定第一——离婆多    精进第一——苏那考利毗沙
  美音第一——二十亿耳     所得第一——斯波离
  信心第一——婆迦利      得解第一——俱罗
  幸运第一——鸠吒陀那     诗才第一——婆耆沙
  领众第一——优楼频罗迦叶   交际第一——迦留陀夷
  无病第一——薄拘罗      记忆第一——优婆离
  教诲尼众第一——难陀迦    教比丘第一——劫宾那
  负有盛名的比丘尼:
  法腊第一——摩诃波波提  智慧第一——计摩
  神通第一——莲华色     持律第一——波吒遮罗
  说法第一——法与      禅定第一——难陀
  精进第一——苏那      天眼第一——古俱罗
  捷慧第一——跋陀若陀罗   信心第一——芝伽罗摩多
  负有盛名的优婆塞:
  布施第一——须达    说法第一——质多
  供养第一——郁迦    医护第一——耆婆
  信实第一——那鸠罗  不坏信心第一——修罗庵婆多
  负有盛名的优婆夷:
  布施第一——毗舍摇  《辔诺谝弧舳嗦/p>
  看病第一——须彼耶   信仰坚固第一——迦帝耳
  传三宝第一——迦利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