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信观世音菩萨

发布时间:2025-03-23 10:00:30

为什么要信观世音菩萨
冬天的太阳,吃不得,人人需要,人人爱它。夏天的凉风,穿不得,人人需要,人人爱它。观世音菩萨,是我们的太阳,也是我们的凉风。冷酷的世界里,他是太阳,热恼的世界里,他是凉风。一、懂得人生吗为什么要信观世音菩萨?等于说:为什么要学佛?因为,我们有人生问题。什么是「人生」呢?它—人生—就是生活与生命的综合。活。生活,有的很苦,有的很麻烦,高尔基在他的名作『人间』内有一句话:『不论你怎样,到头来都是棺材和坟墓』。既然终归要死,为什么总想生活下去?因为,人有生命。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一句话:活人要活得有意思义(人生为什么)。反之,如果生命没有一点意义的话,何必劳苦地要生活下去呢?怎样才能活得有意义?就是理性问题。什么是理性?就是觉悟到人生真实的意义。人生真实的意义(也就是说『生命的意义』)在哪呢?简单一句话:就在理性里。理性又是什么呢?理性是人生本有的圆满的活泼泼的心性的反映(这,不是抹杀因缘生法的『唯心论』的心),如像一块明镜,是有光的,洁舻模还獗换页菊诒瘟耍詹患纠纯樟榈艟场S秩缃鹪诳笾校杏猩仙常挥刑崃冻隼础@硇缘墓猓褪抢硇缘淖饔谩H绶鸺移刑嵩感摹⑺纳懔韧蛐校酌下桌硇幸甑娜室宓取K运蚊骼硌Ъ野狄痪浠埃盒€┲溃龅搅思悖皇呛细萌绱恕6ズ镁褪钦狻汉细萌绱恕凰母鲎帧N裁矗恳蛭庑┒际俏颐抢硇陨媳居械墓狻R桓鋈巳绻苁导椒鹱媸ハ透颐侵赋龅恼胬怼硇缘钠羰尽幕埃导环志突乖揭环郑乓环止饷鳎靡环质苡谩J裁词钦饫硇缘拿骶瞪系某竟负徒鹂罄锛械耐辽衬兀烤褪牵悍衬瘴镉R桓鋈巳绻淮永硇陨先ヌ逖椋揭笳嬲娜松庖澹降貌坏剑降貌坏骄驮娇嗔恕H缦袷У袅死硇缘娜耍灸愕暮卫碇嵌钭牛际窃诔匝嗡匠栽娇省S辛死硇裕褪抢碇牵òㄖ兜龋┤狈σ坏悖杂腥松娜の叮缦裼行┤舜忧懊挥兄叮镏噬畹南硎芤膊怀浞郑囊簧牖胴兀黄禾椭唬匀挥谢钊说娜の叮谎钊恕O喾矗绻Я死硇裕淙挥幸坏憷碇牵幌迷诨页纠锎蚬觯溆腥说咨睿Я巳说纳扔谘俺;八档摹好挥辛榛甑娜恕弧R桓鏊腊宓幕档亩鳎褂惺裁匆馕赌兀咳绻牙硇允导揭坏懔说幕埃敲矗碇潜阄怂枚矣幸妫环裨蚬庥欣碇牵头从泻Γ蝗缥镏士蒲Ш腿宋目蒲Уゴ康胤⒄蛊鹄矗统晌θ死嗟亩髁恕@硇苑⒄沟骄烤梗闶欠鹦浴7鹱媸ハ偷墓鄣悖褪抢硇缘呐ΥJ导揭环郑杂幸环直居性猜幕钇闷玫纳囊庖濉/span>在有些书本上,我们可以看到类似理性的一些名词,如说:觉性,是说觉悟了的性质;天性(亦即天理),是天然、也可以说是自然,即非人为的本来的性质;人性:人人本来的未经物欲染污的性质等等,这些都是描绘我们这里所说的理性的一系列的概念。等于说,『家严』就是『我的父亲』。名词虽不同,道理是一个;又如有的叫母为『妈妈』、『阿妈』、『娘』、等等,是不是母、母亲呢?都是她—母亲。有时用文言称呼『萱堂』(尊称人家母亲的意思),字面上好象深了难懂,说穿了还不是妈妈?难道萱堂还是爸爸吗?这里,我们所说的理性,和有的拿理智讲『理性认识』的解释是彻底两样的。我们所说的理性,本来很平常,如诗经大雅旱麓篇:『鸢飞戾天,鱼跃于渊』,都是理性的反射。如果没有搞通这一点的话,子思说的什么『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一类的话语,真不知在说些什么!二、为什么知道人生有理性的要求我们试就浅明的例子来看,也可以知道理性对于人生是怎样地重要。如像文学和艺术等都是和理性相连系相接近的工具,简直可以说是理性中辨证的产物。所以人类越是文明进步了,就越需要这些东西。举例说:礼记就是一部雄辩的理性要求的说明。尤其其中乐记一篇谈音乐艺术的原理,没有再更精彩的了。又,我们民族祖先遗留下来的诗经,就是说明了通过理性而来的诗的重要性—诗教。卡尔•马克思在他写的『哲学经济手稿』内论到『艺术感受性』,曾说过如下的话:『只有人的本质的对象上所展开的丰富之下,方能发生主观的人类感性的丰富,方能发生理解音乐的耳,理解形式美的眼......』『因此要在理论上实践上理解人的本质及自然一切丰富,为要使感情人化,为要创造与此相呼应的人的意义(Sinn),必须要人的本质对象化』(马恩著作集三卷—『科学的艺术论』,苏联康敏学院文艺研究所编,适夷译,重庆读书出版社一九四二年三版第一四六页)。所以,佛经上不止一次地指出:那些低级的畜生道的众生,他们的一生只晓得需要水草和淫欲;之外,什么都不晓得了。自然说不上需要什么『人的本质对象化』;更说不上再高一层的理性的要求(在佛学上看,三恶道众生也不是都没有理性,只是业力障蔽大,如像镜子灰尘遮蔽太厚了)。所以佛学上指出『人身难得』,难得什么呢?就是『人的本质对象化』和理性。克鲁泡特金在他被人称为『社会革命文学之古典的名著』的『面包与自由』第九章内特地指出:『人类不是仅以衣食住为其一生之目的。他的物质需要一经满足,其它的可以说是带有艺术性质的欲求,便会立刻发生。这样的欲求种类很多,而且是因人而异的;社会愈文明,个性愈发达,则欲望的种类又愈多』(面包与自由,巴金译,平明书店版第一百二十九页)。显然的,这里所说的艺术性质的欲求,彻底究竟说,也就是我们人性本有这个『理性的要求』。社会愈文明进步,愈需要它。如果,人类没有这一点理性的要求的话,便成了克翁叹息的话:『那么,这个充满着愁烦与劳苦的人生,还有活下去的价值么?』(同上书同上页)西洋哲学家熟习耶稣一句话:『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新约、马太福音第四章),耶稣说的除食物之外还需要上帝的话,是因为那时代客观的社会文化程度还不高,不能不假借『神』来打一个『之』。现在,我们可以径直说:就是、人生除了生活问题之外,还有生命的问题(包括佛学的生死问题),生命问题是什么?就是理性的要求。以上基本观点—理性的要求—如果没有搞通了的话,那么,一切佛经菩萨论圣经贤传法言语等等,通通该拿去废物利用—熬纸!三、从哪证明有实践到理性底一回事从佛祖圣贤的人生和受用上,就可以看到理性的实践。佛祖圣贤的境界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因此,正为了他们并不神秘,而且是很寻常的人人本有的理性要求的提炼,更见得他们的伟大!我们应该怎样地来『尊重人类共同文化遗产』!至于,佛菩萨感应保佑,是用种种方法引导我们分证到和彻证到理性的方便吧。经上说观世音菩萨『先以欲钩牵,后令人佛智』,就是这意思。这佛智的智字,不是理智的智。在佛学上讲智是后得智,就是证到根本的无分别慧后所得的;慧是无分别慧。在这里讲佛学上的智慧,用新的观点的术语来说,就是一句话:对于人生理性究竟的提高和彻底的体验。佛—这里说观世音菩萨,就是实证到最高的理性的人。佛祖大德他们不是白活了,他们所致力的就是这个。如果,一个人真真地彻证了古往来今许多人未领会到的这个生命领域—理性的境界—,岂不是人生最有趣、最庆幸的事了吗?光说不算事,举例说:如宗下条条公案都是现成的故事。所以,他们有的一悟了,高兴得了不得,有的登山顶去大叫一声;有的惊喜得流汗......最显著的证明:大般若经常啼菩萨在林中哭了七日七夜。古今大德闻道证悟之后总是『悲欣交集』。为什么?难道他们都有神经病吗?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样地穷苦,他还开心什么?乐在为理性而生活,不是乐在一箪食一瓢饮的上面。所以,人类文化早熟及伟大的中华民族本位文化之孔学精神是『孔颜乐趣』四字,六经四书就是理性的一大宝库!宋明理学发明『万物皆备于我』,无不自在;朱子『归来鱼鸟最相亲』,这中间充沛着活泼的理性,流露出来便是『相与之情厚』,这人生有多么大的意味!社会便不是冷酷的蜡人像馆了。所以,古人『箪瓢屡空,宴如也』,不是清高。这些事实证明多得很(尤其后汉书内特多)。现代世界新文艺作品有两部著名的小说,已经有中文译本,值得在此提出:一、罗曼罗兰着的『约翰?克利思朵夫』,约翰底生命多么有意义!二、托思妥也夫斯基着的『卡拉马肋夫兄弟们』,那里面曹西玛长老伟大的精神值得学习。『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真正懂得这些话的人,他懂得人生了!四、证到了生命领域的最高境界又怎样再说一层,试问:我们现生真能依照佛菩萨指示的道路,彻底证到了生命领域最高的境界以后又怎样呢?我们的回答是:他虽然和我们一样穿衣吃饭,屙屎撒污,可是他所有任何的烦恼,任何的生死恐怖,都彻底地苦不着他了。为什么?他表面虽然看见和众生一样有生死的,而内里的东西已转变了。凡夫的生死,是在随业流转,自己丝毫作不得主。菩萨的生死,是随缘出现,随众生缘而显或隐。一个是随业来的,一个是乘愿来的;大不同。所以,古德说得太好:『虽然还是旧时人,不是旧时行履处』。二十多年前,我们写有一本通俗大众读物『念佛歌』上有几句话:『仍吃饭,仍穿衣,寻常风光不可迷』。这,并不是说光吃饭穿衣便了事,但又有什么比较明显的理由看得出来呢?因此,拙著『禅学统一世界文化』,『敉磷诘募壑狄馐逗退谖颐敲褡逦幕系牧怠徽饬狡畚木退盗肆礁鲆悖/span>(一)佛学是透过现实的,仍还现实的。(二)佛学是提高现实的,仍还现实的。这不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附会现实,是纯用现代哲学新体系来说明的。因此,可以知道,佛菩萨可以任运地往来三界,即是生死完全自己可以主宰,救度众生;所以众生以为难行的、他能行,众生以为难忍的、他能忍,众生以为难舍的、他能舍,乃至众生要他的头目脑髓,只要能够因此度了你,他都给你满愿。总之,他只有一个愿望:满众生的一切一切的要求。最后引导一切一切的众生,脱离这个千生万劫、头出头没的苦海,同他一样的成佛。倘使有一个众生,还没有度尽的话,他的愿望就还没有完成。简单地说:自度为方便,度人为究竟。换句话说:佛菩萨自度作为度人的手段;度人才是真正的目标。要是你有这样的大悲大愿,要彻底救度众生的话,那么,三藏十二部的经典,随你的欢喜,合你口胃的,随捡一法,都可以满你的愿。我们这里说的普门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就是介绍一个最契机、最方便『下手易而成功高』的道路。再补一句话:上面说到菩萨乘愿而来,任运生死(如『十地菩萨留烦恼障,助愿受生』等),这样的成就,不是一下子就办得到的。但是,向着这—生命领域走去,实践有一分功行,就会有一分受用。佛法究竟的目的是教人受用的。五、没有研究佛学,就不能解决人生问题吗一般文化程度和环境都不可能去仔细研究佛学的人,未必就没有希望学佛和解决人生问题了吗?不,方便多得很;方便就是门,普及大众的门在哪?你要入这门,可以随各人根性、趣味、蓦直进去。冬天的太阳,夏天的凉风;它并不分别什么人,都给你。但,你自己关在黑屋里,冬天的太阳照不着你,夏天的凉风吹不着你。你信,到处是门;你不信,到处不是门。因此,佛说『普门品』。只要你信,你信就得救。只要你叩门、就给你开。信,就是这门的钥匙。
冬天的太阳,吃不得,人人需要,人人爱它。
夏天的凉风,穿不得,人人需要,人人爱它。
观世音菩萨,是我们的太阳,也是我们的凉风。冷酷的世界里,他是太阳,热恼的世界里,他是凉风。
一、懂得人生吗
为什么要信观世音菩萨?等于说:为什么要学佛?
因为,我们有人生问题。什么是「人生」呢?它—人生—就是生活与生命的综合。
活。生活,有的很苦,有的很麻烦,高尔基在他的名作『人间』内有一句话:『不论你怎样,到头来都是棺材和坟墓』。既然终归要死,为什么总想生活下去?因为,人有生命。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一句话:活人要活得有意思义(人生为什么)。反之,如果生命没有一点意义的话,何必劳苦地要生活下去呢?
怎样才能活得有意义?就是理性问题。什么是理性?就是觉悟到人生真实的意义。
人生真实的意义(也就是说『生命的意义』)在哪呢?简单一句话:就在理性里。理性又是什么呢?理性是人生本有的圆满的活泼泼的心性的反映(这,不是抹杀因缘生法的『唯心论』的心),如像一块明镜,是有光的,洁舻模还獗换页菊诒瘟耍詹患纠纯樟榈艟场S秩缃鹪诳笾校杏猩仙常挥刑崃冻隼础@硇缘墓猓褪抢硇缘淖饔谩H绶鸺移刑嵩感摹⑺纳懔韧蛐校酌下桌硇幸甑娜室宓取K运蚊骼硌Ъ野狄痪浠埃盒€┲溃龅搅思悖皇呛细萌绱恕6ズ镁褪钦狻汉细萌绱恕凰母鲎帧N裁矗恳蛭庑┒际俏颐抢硇陨媳居械墓狻R桓鋈巳绻苁导椒鹱媸ハ透颐侵赋龅恼胬怼硇缘钠羰尽幕埃导环志突乖揭环郑乓环止饷鳎靡环质苡谩J裁词钦饫硇缘拿骶瞪系某竟负徒鹂罄锛械耐辽衬兀烤褪牵悍衬瘴镉R桓鋈巳绻淮永硇陨先ヌ逖椋揭笳嬲娜松庖澹降貌坏剑降貌坏骄驮娇嗔恕H缦袷У袅死硇缘娜耍灸愕暮卫碇嵌钭牛际窃诔匝嗡匠栽娇省S辛死硇裕褪抢碇牵òㄖ兜龋┤狈σ坏悖杂腥松娜の叮缦裼行┤舜忧懊挥兄叮镏噬畹南硎芤膊怀浞郑囊簧牖胴兀黄禾椭唬匀挥谢钊说娜の叮谎钊恕O喾矗绻Я死硇裕淙挥幸坏憷碇牵幌迷诨页纠锎蚬觯溆腥说咨睿Я巳说纳扔谘俺;八档摹好挥辛榛甑娜恕弧R桓鏊腊宓幕档亩鳎褂惺裁匆馕赌兀咳绻牙硇允导揭坏懔说幕埃敲矗碇潜阄怂枚矣幸妫环裨蚬庥欣碇牵头从泻Γ蝗缥镏士蒲Ш腿宋目蒲Уゴ康胤⒄蛊鹄矗统晌θ死嗟亩髁恕@硇苑⒄沟骄烤梗闶欠鹦浴7鹱媸ハ偷墓鄣悖褪抢硇缘呐ΥJ导揭环郑杂幸环直居性猜幕钇闷玫纳囊庖濉/span>
在有些书本上,我们可以看到类似理性的一些名词,如说:觉性,是说觉悟了的性质;天性(亦即天理),是天然、也可以说是自然,即非人为的本来的性质;人性:人人本来的未经物欲染污的性质等等,这些都是描绘我们这里所说的理性的一系列的概念。等于说,『家严』就是『我的父亲』。名词虽不同,道理是一个;又如有的叫母为『妈妈』、『阿妈』、『娘』、等等,是不是母、母亲呢?都是她—母亲。有时用文言称呼『萱堂』(尊称人家母亲的意思),字面上好象深了难懂,说穿了还不是妈妈?难道萱堂还是爸爸吗?
这里,我们所说的理性,和有的拿理智讲『理性认识』的解释是彻底两样的。
我们所说的理性,本来很平常,如诗经大雅旱麓篇:『鸢飞戾天,鱼跃于渊』,都是理性的反射。如果没有搞通这一点的话,子思说的什么『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一类的话语,真不知在说些什么!
二、为什么知道人生有理性的要求
我们试就浅明的例子来看,也可以知道理性对于人生是怎样地重要。
如像文学和艺术等都是和理性相连系相接近的工具,简直可以说是理性中辨证的产物。所以人类越是文明进步了,就越需要这些东西。
举例说:礼记就是一部雄辩的理性要求的说明。尤其其中乐记一篇谈音乐艺术的原理,没有再更精彩的了。又,我们民族祖先遗留下来的诗经,就是说明了通过理性而来的诗的重要性—诗教。
卡尔•马克思在他写的『哲学经济手稿』内论到『艺术感受性』,曾说过如下的话:
『只有人的本质的对象上所展开的丰富之下,方能发生主观的人类感性的丰富,方能发生理解音乐的耳,理解形式美的眼......』
『因此要在理论上实践上理解人的本质及自然一切丰富,为要使感情人化,为要创造与此相呼应的人的意义(Sinn),必须要人的本质对象化』(马恩著作集三卷—『科学的艺术论』,苏联康敏学院文艺研究所编,适夷译,重庆读书出版社一九四二年三版第一四六页)。
所以,佛经上不止一次地指出:那些低级的畜生道的众生,他们的一生只晓得需要水草和淫欲;之外,什么都不晓得了。自然说不上需要什么『人的本质对象化』;更说不上再高一层的理性的要求(在佛学上看,三恶道众生也不是都没有理性,只是业力障蔽大,如像镜子灰尘遮蔽太厚了)。所以佛学上指出『人身难得』,难得什么呢?就是『人的本质对象化』和理性。克鲁泡特金在他被人称为『社会革命文学之古典的名著』的『面包与自由』第九章内特地指出:
『人类不是仅以衣食住为其一生之目的。他的物质需要一经满足,其它的可以说是带有艺术性质的欲求,便会立刻发生。这样的欲求种类很多,而且是因人而异的;社会愈文明,个性愈发达,则欲望的种类又愈多』(面包与自由,巴金译,平明书店版第一百二十九页)。
显然的,这里所说的艺术性质的欲求,彻底究竟说,也就是我们人性本有这个『理性的要求』。社会愈文明进步,愈需要它。如果,人类没有这一点理性的要求的话,便成了克翁叹息的话:『那么,这个充满着愁烦与劳苦的人生,还有活下去的价值么?』(同上书同上页)
西洋哲学家熟习耶稣一句话:『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新约、马太福音第四章),耶稣说的除食物之外还需要上帝的话,是因为那时代客观的社会文化程度还不高,不能不假借『神』来打一个『之』。现在,我们可以径直说:就是、人生除了生活问题之外,还有生命的问题(包括佛学的生死问题),生命问题是什么?就是理性的要求。
以上基本观点—理性的要求—如果没有搞通了的话,那么,一切佛经菩萨论圣经贤传法言语等等,通通该拿去废物利用—熬纸!
三、从哪证明有实践到理性底一回事
从佛祖圣贤的人生和受用上,就可以看到理性的实践。
佛祖圣贤的境界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因此,正为了他们并不神秘,而且是很寻常的人人本有的理性要求的提炼,更见得他们的伟大!我们应该怎样地来『尊重人类共同文化遗产』!
至于,佛菩萨感应保佑,是用种种方法引导我们分证到和彻证到理性的方便吧。经上说观世音菩萨『先以欲钩牵,后令人佛智』,就是这意思。这佛智的智字,不是理智的智。在佛学上讲智是后得智,就是证到根本的无分别慧后所得的;慧是无分别慧。在这里讲佛学上的智慧,用新的观点的术语来说,就是一句话:对于人生理性究竟的提高和彻底的体验。
佛—这里说观世音菩萨,就是实证到最高的理性的人。佛祖大德他们不是白活了,他们所致力的就是这个。如果,一个人真真地彻证了古往来今许多人未领会到的这个生命领域—理性的境界—,岂不是人生最有趣、最庆幸的事了吗?
光说不算事,举例说:如宗下条条公案都是现成的故事。所以,他们有的一悟了,高兴得了不得,有的登山顶去大叫一声;有的惊喜得流汗......最显著的证明:大般若经常啼菩萨在林中哭了七日七夜。古今大德闻道证悟之后总是『悲欣交集』。为什么?难道他们都有神经病吗?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样地穷苦,他还开心什么?乐在为理性而生活,不是乐在一箪食一瓢饮的上面。所以,人类文化早熟及伟大的中华民族本位文化之孔学精神是『孔颜乐趣』四字,六经四书就是理性的一大宝库!宋明理学发明『万物皆备于我』,无不自在;朱子『归来鱼鸟最相亲』,这中间充沛着活泼的理性,流露出来便是『相与之情厚』,这人生有多么大的意味!社会便不是冷酷的蜡人像馆了。所以,古人『箪瓢屡空,宴如也』,不是清高。这些事实证明多得很(尤其后汉书内特多)。现代世界新文艺作品有两部著名的小说,已经有中文译本,值得在此提出:一、罗曼罗兰着的『约翰?克利思朵夫』,约翰底生命多么有意义!二、托思妥也夫斯基着的『卡拉马肋夫兄弟们』,那里面曹西玛长老伟大的精神值得学习。『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真正懂得这些话的人,他懂得人生了!
四、证到了生命领域的最高境界又怎样
再说一层,试问:我们现生真能依照佛菩萨指示的道路,彻底证到了生命领域最高的境界以后又怎样呢?我们的回答是:他虽然和我们一样穿衣吃饭,屙屎撒污,可是他所有任何的烦恼,任何的生死恐怖,都彻底地苦不着他了。为什么?他表面虽然看见和众生一样有生死的,而内里的东西已转变了。凡夫的生死,是在随业流转,自己丝毫作不得主。菩萨的生死,是随缘出现,随众生缘而显或隐。一个是随业来的,一个是乘愿来的;大不同。所以,古德说得太好:『虽然还是旧时人,不是旧时行履处』。二十多年前,我们写有一本通俗大众读物『念佛歌』上有几句话:『仍吃饭,仍穿衣,寻常风光不可迷』。这,并不是说光吃饭穿衣便了事,但又有什么比较明显的理由看得出来呢?因此,拙著『禅学统一世界文化』,『敉磷诘募壑狄馐逗退谖颐敲褡逦幕系牧怠徽饬狡畚木退盗肆礁鲆悖/span>
(一)佛学是透过现实的,仍还现实的。
(二)佛学是提高现实的,仍还现实的。这不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附会现实,是纯用现代哲学新体系来说明的。因此,可以知道,佛菩萨可以任运地往来三界,即是生死完全自己可以主宰,救度众生;所以众生以为难行的、他能行,众生以为难忍的、他能忍,众生以为难舍的、他能舍,乃至众生要他的头目脑髓,只要能够因此度了你,他都给你满愿。总之,他只有一个愿望:满众生的一切一切的要求。最后引导一切一切的众生,脱离这个千生万劫、头出头没的苦海,同他一样的成佛。倘使有一个众生,还没有度尽的话,他的愿望就还没有完成。简单地说:自度为方便,度人为究竟。换句话说:佛菩萨自度作为度人的手段;度人才是真正的目标。
要是你有这样的大悲大愿,要彻底救度众生的话,那么,三藏十二部的经典,随你的欢喜,合你口胃的,随捡一法,都可以满你的愿。我们这里说的普门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就是介绍一个最契机、最方便『下手易而成功高』的道路。
再补一句话:上面说到菩萨乘愿而来,任运生死(如『十地菩萨留烦恼障,助愿受生』等),这样的成就,不是一下子就办得到的。
但是,向着这—生命领域走去,实践有一分功行,就会有一分受用。佛法究竟的目的是教人受用的。
五、没有研究佛学,就不能解决人生问题吗
一般文化程度和环境都不可能去仔细研究佛学的人,未必就没有希望学佛和解决人生问题了吗?不,方便多得很;方便就是门,普及大众的门在哪?你要入这门,可以随各人根性、趣味、蓦直进去。冬天的太阳,夏天的凉风;它并不分别什么人,都给你。但,你自己关在黑屋里,冬天的太阳照不着你,夏天的凉风吹不着你。你信,到处是门;你不信,到处不是门。因此,佛说『普门品』。只要你信,你信就得救。只要你叩门、就给你开。
信,就是这门的钥匙。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