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最为经典的15句为人处事准则

发布时间:2025-03-23 07:51:07

论语中最为经典的15句为人处事准则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里面提到了很多关于自我修养的思想观点。想不想跟着《论语》学修养?那就诵读起来吧!  1.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出处>《论语·学而》  <大意>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划的事有没有尽心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心诚意?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  2.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处>《论语·学而》  <大意>孔子说:“我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3.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出处>《论语·卫灵公》  <大意>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怨恨自然不会来了。”  4.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出处>《论语·颜渊》  <大意>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5.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出处>《论语·卫灵公》  <大意>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专门苛求别人。  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出处>《论语·子张》  <大意>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处>《论语·里仁》  <大意>看见有德才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8.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出处>《论语·学而》  <大意>孔子说:“学后并且时常去复习,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处>《论语·述而》  <大意>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要注意改正。  10.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出处>《论语·里仁》  <大意>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迟钝,而工作要勤劳敏捷。”  1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出处>《论语·子张》  <大意>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2.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出处>《论语·雍也》  <大意>孔子说:“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  13.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出处>《论语·颜渊》  <大意>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修养仁德。”  14.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出处>《论语·卫灵公》  <大意>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15.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出处>《论语·季氏》  <大意>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里面提到了很多关于自我修养的思想观点。想不想跟着《论语》学修养?那就诵读起来吧!
  1.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出处>《论语·学而》
  <大意>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划的事有没有尽心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心诚意?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
  2.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处>《论语·学而》
  <大意>孔子说:“我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3.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出处>《论语·卫灵公》
  <大意>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怨恨自然不会来了。”
  4.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出处>《论语·颜渊》
  <大意>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5.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出处>《论语·卫灵公》
  <大意>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专门苛求别人。
  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出处>《论语·子张》
  <大意>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处>《论语·里仁》
  <大意>看见有德才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8.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出处>《论语·学而》
  <大意>孔子说:“学后并且时常去复习,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处>《论语·述而》
  <大意>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要注意改正。
  10.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出处>《论语·里仁》
  <大意>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迟钝,而工作要勤劳敏捷。”
  1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出处>《论语·子张》
  <大意>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2.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出处>《论语·雍也》
  <大意>孔子说:“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
  13.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出处>《论语·颜渊》
  <大意>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修养仁德。”
  14.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出处>《论语·卫灵公》
  <大意>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15.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出处>《论语·季氏》
  <大意>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