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唐太宗吞蝗

发布时间:2025-03-23 07:43:19

蔡礼旭:唐太宗吞蝗
  贞观二年关中大旱,唐太宗对身边的臣子说,水旱不调就是因为他人君失德,他德之不修,所以上天在责罚他。他说「天当责朕,百姓何罪」,不能怪百姓,怎么还让百姓遭受这么多困穷?他自己很自责。他听到有人家因为太贫穷了,卖自己的儿女,他听了之后非常的怜悯,派遣御史大夫杜淹拿出自己皇宫的储蓄,把这些孩子都赎回来,还给他们的父母。所以太宗不容易!
  有一次是京师是蝗灾,当时候太宗亲自去审察稻田,结果还飞来好几只蝗虫,太宗对著蝗虫讲到,人以这类为命,他没这些东西吃,人就难保生命了。而你们却把这些类都吃掉,这样是害了整个百姓。而百姓有过失,在於我一人,你们不应该降祸於百姓。你们假如有灵知的话,应该来吃我的心,不应该去吃稻米,不要去害百姓。当下要把蝗虫吃到嘴巴里面去,身边的臣子就说,皇上,你吃下去怕会生病。太宗讲,我就是要把灾移到我的身上,还怕生什么病?后来很快的速度,蝗虫就没了。所以能感是心,所感是境界,他一国之君有这样爱护百姓之心,把这个虫害的灾祸就转掉了。
  我们从贞观时期这些故事,也可以体会到,太宗在看《群书治要》,是看到心里面去了,他才遇到这些事,都能提得起这样的B度。
  恭录自《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七集)  2011/8/13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17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⑼讨笥义嶂G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选自《贞观政要》)
  贞观二年关中大旱,唐太宗对身边的臣子说,水旱不调就是因为他人君失德,他德之不修,所以上天在责罚他。他说「天当责朕,百姓何罪」,不能怪百姓,怎么还让百姓遭受这么多困穷?他自己很自责。他听到有人家因为太贫穷了,卖自己的儿女,他听了之后非常的怜悯,派遣御史大夫杜淹拿出自己皇宫的储蓄,把这些孩子都赎回来,还给他们的父母。所以太宗不容易!
  有一次是京师是蝗灾,当时候太宗亲自去审察稻田,结果还飞来好几只蝗虫,太宗对著蝗虫讲到,人以这类为命,他没这些东西吃,人就难保生命了。而你们却把这些类都吃掉,这样是害了整个百姓。而百姓有过失,在於我一人,你们不应该降祸於百姓。你们假如有灵知的话,应该来吃我的心,不应该去吃稻米,不要去害百姓。当下要把蝗虫吃到嘴巴里面去,身边的臣子就说,皇上,你吃下去怕会生病。太宗讲,我就是要把灾移到我的身上,还怕生什么病?后来很快的速度,蝗虫就没了。所以能感是心,所感是境界,他一国之君有这样爱护百姓之心,把这个虫害的灾祸就转掉了。
  我们从贞观时期这些故事,也可以体会到,太宗在看《群书治要》,是看到心里面去了,他才遇到这些事,都能提得起这样的B度。
  恭录自《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七集)  2011/8/13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17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⑼讨笥义嶂G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选自《贞观政要》)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