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父母恩

发布时间:2025-03-22 21:38:15

感念父母恩
    一天一月一年一晃而过,人生匆匆四十而过,最值得一提的是幸运遇到中国的传统文化,遇到佛法,通过这些年的学习,原来自己以前是多么的不懂事。做错了多少事都不知道,感恩父母,感恩中国的传统文化,感恩净空老法师,感恩恩师九宫山无量寿禅寺上圣下钦大和尚,感恩圣贤教育的老师,感恩师兄们,感恩......    想起妈妈以前夏天给我煮饭,菜,头都冒着汗。想想都吃了十几年了。在这十几年的每一碗饭中都包含着父母真诚的付出爱心和呵护。家里条件不好,还要常加班,好吃的留给我们小孩,刚刚工作时不小心,脚被压到,不会走路,看病时,上下楼时都是父亲背我上下楼啊!自己在读书,做事,生病,父母操多少心血,就是在母亲病重时,母亲也总是慈悲平静说没关系,没关系,伟大的母爱,一生中为了子女,自己什么都愿付出,父母从小到大不知道为我们付出多少......,我们子女又为了父母做了什么?在我生长中多少的不懂事,对您们大声讲话,不高兴,发脾气让您们伤心,我错了,对不起,请原谅,感恩您们,真诚向您们忏悔,今天真诚给父母您们磕头。向养我育我历代父母磕头。向传播圣贤教育老师们磕头。想到现在世界上人口70多亿之中,这70多亿之1啊!要知孝父母不能等.不要等父母不在了,这生还能在70多亿人中给父母恭恭敬敬盛一碗饭,给父母洗一下脚,倒一杯水吗?后悔就迟了.孝父母不能等.70亿分之1,多么不容易啊!珍惜。父亲,母亲,用我们的真心爱自己的父母吧。    我们吃的一粒米,穿的一件衣服,用一张纸,住的一间房,都来之不易。例如:吃的米从来商店买来,需要什么,需要商店、营业员、袋子,车子的运输,米等等...... 分析:[1]商店又是建筑厂家,员工等等......建造的[2]营业员要感恩他的父母养育了他,今天在商店做事情,为大家奉献做事.[3]袋子又是袋子的厂家,员工等等......做的[4]车子的运输,车子又是从做车的厂家的辛苦装配,还有......[5]米又是从农民从田间辛勤的劳动,种植出来的,还有......[6]种稻子时需要阳光,天,地,水,种子等等......[7]还有水,电,车子的油等等......还有住的房子,里面的桌椅,水龙头,电灯,门窗等等......包括看到的这篇文章,也是通过多少人的奉献做事在帮助我们,感恩一切......,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孔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者何。喜吾父母在。可以时常尽孝也。惧者何。惧吾父母老。惧不能长久尽孝也。宜承欢于眼前,尽心于生时。    人生七十古来稀,子女成人自立,父母逐渐衰老,尽孝时日无多,是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知而喜者,亲得寿考,子能承欢也。知而惧者,父母之年愈高,在世之日愈少,深惧子欲养而亲不在,事之愈当谨也。    儿子真的不懂事啊!学习佛法十多年了,现在才知道向父母忏悔,自己也在感叹!幡然醒悟原来《弟子规》是多么重要啊!《弟子规》上所说的一百一十三桩事情,做到几桩?例如:数学加减乘除基础都不会,函数怎么会.基础重要。    家和万事兴!例如:家中有三个人,一个人例如一把火,三个人和就是三把火加在一起,三把火就高了,家就兴旺,家和万事兴。如果不和,三把火没有加在一起,火就不高了,祈愿圣贤教育顺利弘扬,祈愿全世界每一家庭都和谐幸福,尽孝道,全天下的父母身体安康,家庭和谐,社会安定,国泰民安,世界和谐。 附摘录(一): 视频:妈妈,您知道吗?妈妈,您知道吗?当我还是小不点,睡在您肚子里的时候我就知道有一个您您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您亲切的声音常常穿过肚皮,传入我的耳朵我感觉您跟我最亲近孩子,我知道当你还是小不点,睡在我肚子里的时候我就精心地呵护着你我生怕一不小心,你会从我的体内偷偷地溜走当有空的时候,我就会跟你说说我们之间的悄悄话我知道,从此,我和你就脉搏相连在一起妈妈,您知道吗从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世上有一个您因为您的脸庞时时在我的眼前晃动您的一言一笑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我知道您跟我最亲密孩子,我知道从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的身上就多了一份责任从此,我就得用心地抚养你,直到你长大妈妈,您知道吗当我学会说话第一次说出“妈妈”这两个字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那个跟我最亲近、最亲密的人叫——妈妈孩子,我知道当你第一次叫出“妈妈” 这两个字的时候我的心里别提有多激动我也深深地知道,我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妈妈,您知道吗在我蹒跚学步的时候您的臂膀是我最坚强的依靠我知道,有您的引导,我不会摔倒我会勇敢地向前迈进孩子,我知道当你蹒跚学步的时候我总在你的身边,给你依靠孩子,你勇敢地向前走吧妈妈永远是你人生路上的大磐石妈妈,您知道吗您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我是您小小的影子您的一举一动,我都看在眼里您的为人处事,我都跟着学孩子,我知道你是我小小的影子无论我做什么,你都跟着学所以,自从有了你,我做什么都变得谨慎了我深怕我当不好你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妈妈,您知道吗我长大了,我上学了您是我求学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着我前进的道路使我不至于盲目,也不至于迷失方向孩子,我知道自从你背上小书包上学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经常给你讲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希望你在求学路上学习前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在智慧的的海洋里自由翱翔妈妈,您知道吗看着您每天劳碌的身影我多想大声地对您说“妈妈,您辛苦了,谢谢您妈妈,我爱您孩子,妈妈也爱你附摘录(二):  真诚的根本是孝敬,孝是以父母为代表,敬是以老师为代表。古人没有一个不懂得孝亲尊师。没有念过书的人,乡下的妇女不认识字,但是她懂得孝敬。怎么懂的?跟老人学的。世世代代的老人都知道孝敬,对父母确实孝顺。听说某一个人是教书的夫子,古时候称夫子,有现在称教授、教师这个意思,是很普遍的。问你,你在哪个行业工作?我是做夫子的,就是做教授的,从事教育工作的。听说那个人是夫子,恭敬之心油然而生,自自然然就生起恭敬心。这在从前,两百年前的时候。最近这两百年,前一百年疏忽了,就是说不尊敬了,表面上还有,心里上不然。对父母没有真正孝顺,都还是阳奉阴违,表面恭敬,实际上没有诚意;对老师,那更不必说了。所以现在孝道没有了,师道没有了,这是危机的根本之根本。不在这上下功夫,中国文化复兴没指望。我们如何将孝敬做出来?  佛教伟大,佛教确实是博大精深。它大在哪里?它的孝敬比我们世间孝敬大得太多了。我们世间是孝敬父母,孝敬师长。佛在戒经里头告诉我们,《菩萨戒经》上说的,「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个孝敬比你只知道孝顺你的父母大太多了,我们不如他。对一切众生,佛又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对佛尊敬,一切众生统统都是佛,能不恭敬吗?所以孝跟敬,在佛法里是真正做到究竟圆满。但是我们在今天,没有看到一个人是这样做法。换句话说,今天这个社会,我们没有看到一个真正的佛弟子。为什么?真正佛弟子看一切众生,任何一个众生,孝同於父母,敬同於佛陀,真佛弟子!我们用这个标准一衡量,我们是假佛弟子,没做到,必须要在待人处世里头表演出来,才算数。想想我要对我的父母说话,我用什么心、用什么态度?今天阿弥陀佛来了、释迦牟尼佛来了,我们对佛如何恭敬,我们对於一切人亦如是恭敬。真佛弟子,弥陀弟子,不容易做到。资料摘自:净空法师专集网站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空法师主讲  (第一0四集)  2013/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0-0104    益大师就说得非常清楚明了,告诉我们学习圣教、学习大乘从哪里学起?从自信学起。净土宗三个条件,这是净宗的陀罗尼,信、愿、行。信是第一,不信决定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没你的分。怎么个信法?益大师讲了六个,第一个信自己。信自己什么?佛在经上说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相信自己本来是佛,相信自己念佛一定成佛,这相信自己。如果自己没有相信,后头五个信都是假的。第二个信他,这个他是指谁?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的,我们对他相信,不怀疑。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是释迦为我们所介绍的一个人,释迦能介绍,阿弥陀佛是所介绍的,我们要相信,一点不怀疑。然后信理,这里头的道理是什么,得搞清楚。信事,事是念佛成佛。理是本来是佛、是心是佛,这是理;现在我念佛求生净土成佛,这是事。信因、信果。讲六个,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具足圆满的信心,没有丝毫疑惑,决定得生。品位高下,这益大师说的,是在你念佛功夫的浅深,不是在时间长短,也不是在念佛多少,哪怕你念一句佛,那个功夫深。功夫的根是什么?功夫的根全是信心,然后你才晓得信心多重要。  人具足信心,你已经成就百分之九十,太重要了!这个不能不知道。不知道,我们做事力度用不到点,偏了。你真正都通达明白了,我们这个力度用到点。要在孝字上用功夫,要在敬字上用功夫,要在诚字上用功夫。真诚的孝心,真诚的敬心,我们这个根扎得稳,成就就不可思议。这两个字是大学问,讲一辈子都讲不尽。古人讲到究竟处,有一丝毫的疏忽,有一丝毫的大意,都是不敬,都是不孝。心要细密,无微不至,方方面面都要想到,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这真不容易。小心翼翼,奉事父母,奉事师长。同样一个道理,父母对儿女照顾真是无微不至,用心细密。儿女跟父母比,差远了。一般人常说,如果能用照顾儿女那种细心、细致对待父母,这是真正的孝。大孝,超过!对待父母的细心超过对待儿女,这是大孝,这真孝。现在这个世间,到哪里去找这个人?我们如果不做出来,跟社会大众讲孝敬,他没见过、没听说过,他听了也点头,但是怀疑,他也会说这是一般人做不到,自己也做不到。资料摘自:净空法师专集网站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空法师主讲 (第一0四集)  2013/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0-0104   所以正己化人,这是定则、真理。而正己德行的下手处,我们在这几个小时的课程,大家应该也已经有深刻的感受,就是从「孝」开始。我们的目标是和谐的家庭,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世界。而这个必须人与人都有仁爱的胸怀,去替人著想。而一个人能替人著想,那他的源头是在孝道,所以爱的原点是孝心。《孝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句话,「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就是不爱他的父母,而爱别人的,那是违背德行,不正常。他不是爱你,他是爱你的钱、爱你的权势,因为离他最近的,对他恩德最大的父母,他感恩心都提不起来,那不可能去感谢别人。不敬其亲,连对自己父母都不恭敬,而敬他人者,那是违背人的一种恭敬的态度。所以长爱心、长恭敬心都从孝道开始。资料摘自:净空法师专集网站汤池和谐示范镇教学汇报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三集)  2006/9/24  新加坡博览中心第二厅  档名:52-167-0003    普贤十愿如何确切的落实?我们来看第一愿「礼敬诸佛」,从哪里开始礼敬?「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当然从谁开始礼敬?自己的父母。父母礼敬完还要礼敬谁?兄弟姐妹,所有的长辈,所以「入则孝」,再来要「出则悌」,接著一切人皆要礼敬,所以「泛爱众,而亲仁」,那《弟子规》不就教你「礼敬诸佛」?《弟子规》不只教你对人要礼敬,对一切事物都礼敬,这叫《华严经》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我们看「谨」,「朝起早,夜眠迟」,对什么礼敬?对光阴、对生命礼敬。当你对无情众生礼敬,也同样是对有情众生的礼敬,当我们浪费自己的生命,其实已经在糟蹋父母的付出,糟蹋社会、师长的栽培。我们「置冠服,有定位」,我们「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那是对食物、对物品的礼敬。而这些食物、物品又来自於哪里?来自於众人的付出,来自於父母辛苦的工作,都应该礼敬。资料摘自:净空法师专集网站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十六集)  2005/8/11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38-0026     斯里兰卡这个地区,佛教是他们的国教,是真的不是假的,人人都学佛,而且把佛法落实在生活。拜佛、敬佛,为什么拜他?我尊敬他,我仰慕他,我跟他学习,所以我对他磕头。佛不在了,塑个佛像在那里,表达我们对他的敬意,见到这个像就像见到真佛一样,心不离佛,佛不离心。从哪里学起?就从「敬」这个字学起。佛在经上说过,你的家里头有两尊佛,你知不知道?这经上有。哪两尊?你的爸爸是佛,你的妈妈是佛。佛说了,你对你爸爸妈妈不敬,你来敬佛是假的。先要敬家中两尊佛,然后才敬外面的佛,这就对了,合情合理。所以,净业三福第一句「孝养父母」,敬家里佛;第二句「奉事师长」,这是敬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没有把你父母取而代之,你先敬我,再敬你爸爸妈妈,不是的,先敬爸爸妈妈再敬老师。我们对释迦佛佩服,释迦佛有仁有义,义是处世合情合理。  我们今天在斯里兰卡,见到学生早晚拜父母,跟拜佛一样。跪下去拜父母,行接足礼,手摸到爸爸妈妈的脚,这叫接足礼。在学校里面,见到老师,跟老师行接足礼,跪拜礼。这好像在现在这个世界其他地区看不到了。中国,一百多年前中国的社会是这样的,儿女晨昏定省。早晨起来,洗脸,从前还梳头,漱口,服装整齐之后,去向父母请安。做皇帝也不例外,皇帝是全民典范,他要做给全国老百姓看。你看看清朝「礼乐志」里面所规定的,皇帝一天的生活,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他干些什么?他都是按照时间排定的,必须要向父母请安,晨昏定省。这些礼节现在全都没有了,我们看这些书看到的这些记载,不懂,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教育,这是教育的根,这是教育的本。资料摘自: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三七集)  2013/6/20  斯里兰卡弥陀精舍  档名:02-040-0337 附摘录(三): 视频:父母恩   
    一天一月一年一晃而过,人生匆匆四十而过,最值得一提的是幸运遇到中国的传统文化,遇到佛法,通过这些年的学习,原来自己以前是多么的不懂事。做错了多少事都不知道,感恩父母,感恩中国的传统文化,感恩净空老法师,感恩恩师九宫山无量寿禅寺上圣下钦大和尚,感恩圣贤教育的老师,感恩师兄们,感恩......
    想起妈妈以前夏天给我煮饭,菜,头都冒着汗。想想都吃了十几年了。在这十几年的每一碗饭中都包含着父母真诚的付出爱心和呵护。家里条件不好,还要常加班,好吃的留给我们小孩,刚刚工作时不小心,脚被压到,不会走路,看病时,上下楼时都是父亲背我上下楼啊!自己在读书,做事,生病,父母操多少心血,就是在母亲病重时,母亲也总是慈悲平静说没关系,没关系,伟大的母爱,一生中为了子女,自己什么都愿付出,父母从小到大不知道为我们付出多少......,我们子女又为了父母做了什么?在我生长中多少的不懂事,对您们大声讲话,不高兴,发脾气让您们伤心,我错了,对不起,请原谅,感恩您们,真诚向您们忏悔,今天真诚给父母您们磕头。向养我育我历代父母磕头。向传播圣贤教育老师们磕头。想到现在世界上人口70多亿之中,这70多亿之1啊!要知孝父母不能等.不要等父母不在了,这生还能在70多亿人中给父母恭恭敬敬盛一碗饭,给父母洗一下脚,倒一杯水吗?后悔就迟了.孝父母不能等.70亿分之1,多么不容易啊!珍惜。父亲,母亲,用我们的真心爱自己的父母吧。
    我们吃的一粒米,穿的一件衣服,用一张纸,住的一间房,都来之不易。例如:吃的米从来商店买来,需要什么,需要商店、营业员、袋子,车子的运输,米等等...... 分析:[1]商店又是建筑厂家,员工等等......建造的[2]营业员要感恩他的父母养育了他,今天在商店做事情,为大家奉献做事.[3]袋子又是袋子的厂家,员工等等......做的[4]车子的运输,车子又是从做车的厂家的辛苦装配,还有......[5]米又是从农民从田间辛勤的劳动,种植出来的,还有......[6]种稻子时需要阳光,天,地,水,种子等等......[7]还有水,电,车子的油等等......还有住的房子,里面的桌椅,水龙头,电灯,门窗等等......包括看到的这篇文章,也是通过多少人的奉献做事在帮助我们,感恩一切......,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孔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者何。喜吾父母在。可以时常尽孝也。惧者何。惧吾父母老。惧不能长久尽孝也。宜承欢于眼前,尽心于生时。    人生七十古来稀,子女成人自立,父母逐渐衰老,尽孝时日无多,是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知而喜者,亲得寿考,子能承欢也。知而惧者,父母之年愈高,在世之日愈少,深惧子欲养而亲不在,事之愈当谨也。
    儿子真的不懂事啊!学习佛法十多年了,现在才知道向父母忏悔,自己也在感叹!幡然醒悟原来《弟子规》是多么重要啊!《弟子规》上所说的一百一十三桩事情,做到几桩?例如:数学加减乘除基础都不会,函数怎么会.基础重要。
    家和万事兴!例如:家中有三个人,一个人例如一把火,三个人和就是三把火加在一起,三把火就高了,家就兴旺,家和万事兴。如果不和,三把火没有加在一起,火就不高了,祈愿圣贤教育顺利弘扬,祈愿全世界每一家庭都和谐幸福,尽孝道,全天下的父母身体安康,家庭和谐,社会安定,国泰民安,世界和谐。
 
附摘录(一):
 
视频:妈妈,您知道吗?
妈妈,您知道吗?当我还是小不点,睡在您肚子里的时候我就知道有一个您您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您亲切的声音常常穿过肚皮,传入我的耳朵我感觉您跟我最亲近
孩子,我知道当你还是小不点,睡在我肚子里的时候我就精心地呵护着你我生怕一不小心,你会从我的体内偷偷地溜走当有空的时候,我就会跟你说说我们之间的悄悄话我知道,从此,我和你就脉搏相连在一起
妈妈,您知道吗从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世上有一个您因为您的脸庞时时在我的眼前晃动您的一言一笑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我知道您跟我最亲密
孩子,我知道从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的身上就多了一份责任从此,我就得用心地抚养你,直到你长大
妈妈,您知道吗当我学会说话第一次说出“妈妈”这两个字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那个跟我最亲近、最亲密的人叫——妈妈
孩子,我知道当你第一次叫出“妈妈” 这两个字的时候我的心里别提有多激动我也深深地知道,我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妈妈,您知道吗在我蹒跚学步的时候您的臂膀是我最坚强的依靠我知道,有您的引导,我不会摔倒我会勇敢地向前迈进
孩子,我知道当你蹒跚学步的时候我总在你的身边,给你依靠孩子,你勇敢地向前走吧妈妈永远是你人生路上的大磐石
妈妈,您知道吗您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我是您小小的影子您的一举一动,我都看在眼里您的为人处事,我都跟着学
孩子,我知道你是我小小的影子无论我做什么,你都跟着学所以,自从有了你,我做什么都变得谨慎了我深怕我当不好你人生的第一任老师
妈妈,您知道吗我长大了,我上学了您是我求学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着我前进的道路使我不至于盲目,也不至于迷失方向
孩子,我知道自从你背上小书包上学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经常给你讲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希望你在求学路上学习前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在智慧的的海洋里自由翱翔
妈妈,您知道吗看着您每天劳碌的身影我多想大声地对您说“妈妈,您辛苦了,谢谢您妈妈,我爱您
孩子,妈妈也爱你
附摘录(二):
  真诚的根本是孝敬,孝是以父母为代表,敬是以老师为代表。古人没有一个不懂得孝亲尊师。没有念过书的人,乡下的妇女不认识字,但是她懂得孝敬。怎么懂的?跟老人学的。世世代代的老人都知道孝敬,对父母确实孝顺。听说某一个人是教书的夫子,古时候称夫子,有现在称教授、教师这个意思,是很普遍的。问你,你在哪个行业工作?我是做夫子的,就是做教授的,从事教育工作的。听说那个人是夫子,恭敬之心油然而生,自自然然就生起恭敬心。这在从前,两百年前的时候。最近这两百年,前一百年疏忽了,就是说不尊敬了,表面上还有,心里上不然。对父母没有真正孝顺,都还是阳奉阴违,表面恭敬,实际上没有诚意;对老师,那更不必说了。所以现在孝道没有了,师道没有了,这是危机的根本之根本。不在这上下功夫,中国文化复兴没指望。我们如何将孝敬做出来?
  佛教伟大,佛教确实是博大精深。它大在哪里?它的孝敬比我们世间孝敬大得太多了。我们世间是孝敬父母,孝敬师长。佛在戒经里头告诉我们,《菩萨戒经》上说的,「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个孝敬比你只知道孝顺你的父母大太多了,我们不如他。对一切众生,佛又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对佛尊敬,一切众生统统都是佛,能不恭敬吗?所以孝跟敬,在佛法里是真正做到究竟圆满。但是我们在今天,没有看到一个人是这样做法。换句话说,今天这个社会,我们没有看到一个真正的佛弟子。为什么?真正佛弟子看一切众生,任何一个众生,孝同於父母,敬同於佛陀,真佛弟子!我们用这个标准一衡量,我们是假佛弟子,没做到,必须要在待人处世里头表演出来,才算数。想想我要对我的父母说话,我用什么心、用什么态度?今天阿弥陀佛来了、释迦牟尼佛来了,我们对佛如何恭敬,我们对於一切人亦如是恭敬。真佛弟子,弥陀弟子,不容易做到。资料摘自:净空法师专集网站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空法师主讲  (第一0四集)  2013/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0-0104
    益大师就说得非常清楚明了,告诉我们学习圣教、学习大乘从哪里学起?从自信学起。净土宗三个条件,这是净宗的陀罗尼,信、愿、行。信是第一,不信决定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没你的分。怎么个信法?益大师讲了六个,第一个信自己。信自己什么?佛在经上说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相信自己本来是佛,相信自己念佛一定成佛,这相信自己。如果自己没有相信,后头五个信都是假的。第二个信他,这个他是指谁?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的,我们对他相信,不怀疑。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是释迦为我们所介绍的一个人,释迦能介绍,阿弥陀佛是所介绍的,我们要相信,一点不怀疑。然后信理,这里头的道理是什么,得搞清楚。信事,事是念佛成佛。理是本来是佛、是心是佛,这是理;现在我念佛求生净土成佛,这是事。信因、信果。讲六个,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具足圆满的信心,没有丝毫疑惑,决定得生。品位高下,这益大师说的,是在你念佛功夫的浅深,不是在时间长短,也不是在念佛多少,哪怕你念一句佛,那个功夫深。功夫的根是什么?功夫的根全是信心,然后你才晓得信心多重要。
  人具足信心,你已经成就百分之九十,太重要了!这个不能不知道。不知道,我们做事力度用不到点,偏了。你真正都通达明白了,我们这个力度用到点。要在孝字上用功夫,要在敬字上用功夫,要在诚字上用功夫。真诚的孝心,真诚的敬心,我们这个根扎得稳,成就就不可思议。这两个字是大学问,讲一辈子都讲不尽。古人讲到究竟处,有一丝毫的疏忽,有一丝毫的大意,都是不敬,都是不孝。心要细密,无微不至,方方面面都要想到,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这真不容易。小心翼翼,奉事父母,奉事师长。同样一个道理,父母对儿女照顾真是无微不至,用心细密。儿女跟父母比,差远了。一般人常说,如果能用照顾儿女那种细心、细致对待父母,这是真正的孝。大孝,超过!对待父母的细心超过对待儿女,这是大孝,这真孝。现在这个世间,到哪里去找这个人?我们如果不做出来,跟社会大众讲孝敬,他没见过、没听说过,他听了也点头,但是怀疑,他也会说这是一般人做不到,自己也做不到。资料摘自:净空法师专集网站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空法师主讲 (第一0四集)  2013/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0-0104
   所以正己化人,这是定则、真理。而正己德行的下手处,我们在这几个小时的课程,大家应该也已经有深刻的感受,就是从「孝」开始。我们的目标是和谐的家庭,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世界。而这个必须人与人都有仁爱的胸怀,去替人著想。而一个人能替人著想,那他的源头是在孝道,所以爱的原点是孝心。《孝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句话,「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就是不爱他的父母,而爱别人的,那是违背德行,不正常。他不是爱你,他是爱你的钱、爱你的权势,因为离他最近的,对他恩德最大的父母,他感恩心都提不起来,那不可能去感谢别人。不敬其亲,连对自己父母都不恭敬,而敬他人者,那是违背人的一种恭敬的态度。所以长爱心、长恭敬心都从孝道开始。资料摘自:净空法师专集网站汤池和谐示范镇教学汇报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三集)  2006/9/24  新加坡博览中心第二厅  档名:52-167-0003
    普贤十愿如何确切的落实?我们来看第一愿「礼敬诸佛」,从哪里开始礼敬?「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当然从谁开始礼敬?自己的父母。父母礼敬完还要礼敬谁?兄弟姐妹,所有的长辈,所以「入则孝」,再来要「出则悌」,接著一切人皆要礼敬,所以「泛爱众,而亲仁」,那《弟子规》不就教你「礼敬诸佛」?《弟子规》不只教你对人要礼敬,对一切事物都礼敬,这叫《华严经》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我们看「谨」,「朝起早,夜眠迟」,对什么礼敬?对光阴、对生命礼敬。当你对无情众生礼敬,也同样是对有情众生的礼敬,当我们浪费自己的生命,其实已经在糟蹋父母的付出,糟蹋社会、师长的栽培。我们「置冠服,有定位」,我们「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那是对食物、对物品的礼敬。而这些食物、物品又来自於哪里?来自於众人的付出,来自於父母辛苦的工作,都应该礼敬。资料摘自:净空法师专集网站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十六集)  2005/8/11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38-0026
 
    斯里兰卡这个地区,佛教是他们的国教,是真的不是假的,人人都学佛,而且把佛法落实在生活。拜佛、敬佛,为什么拜他?我尊敬他,我仰慕他,我跟他学习,所以我对他磕头。佛不在了,塑个佛像在那里,表达我们对他的敬意,见到这个像就像见到真佛一样,心不离佛,佛不离心。从哪里学起?就从「敬」这个字学起。佛在经上说过,你的家里头有两尊佛,你知不知道?这经上有。哪两尊?你的爸爸是佛,你的妈妈是佛。佛说了,你对你爸爸妈妈不敬,你来敬佛是假的。先要敬家中两尊佛,然后才敬外面的佛,这就对了,合情合理。所以,净业三福第一句「孝养父母」,敬家里佛;第二句「奉事师长」,这是敬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没有把你父母取而代之,你先敬我,再敬你爸爸妈妈,不是的,先敬爸爸妈妈再敬老师。我们对释迦佛佩服,释迦佛有仁有义,义是处世合情合理。
  我们今天在斯里兰卡,见到学生早晚拜父母,跟拜佛一样。跪下去拜父母,行接足礼,手摸到爸爸妈妈的脚,这叫接足礼。在学校里面,见到老师,跟老师行接足礼,跪拜礼。这好像在现在这个世界其他地区看不到了。中国,一百多年前中国的社会是这样的,儿女晨昏定省。早晨起来,洗脸,从前还梳头,漱口,服装整齐之后,去向父母请安。做皇帝也不例外,皇帝是全民典范,他要做给全国老百姓看。你看看清朝「礼乐志」里面所规定的,皇帝一天的生活,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他干些什么?他都是按照时间排定的,必须要向父母请安,晨昏定省。这些礼节现在全都没有了,我们看这些书看到的这些记载,不懂,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教育,这是教育的根,这是教育的本。
资料摘自: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三七集)  2013/6/20  斯里兰卡弥陀精舍  档名:02-040-0337
 
附摘录(三):

 视频:父母恩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