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2 19:53:14
会怨天尤人者必看:怨天尤人最损福,一次减3善。
第八代净宗祖师莲池大师在《莲池大师自知录》上说:怨天尤人最损福,一次减3善。当五祖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六祖恍然大悟:万法万物不离自性!当即作了个偈子:“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就是“没想到”的意思。悟到了什么?悟到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佛和佛国土,包括所有的众生和自己,包括能想象到的和想象不到的,一切都是由自性化现出来的。正因为我是这样, 所以遇到这样的父母正因为我是这样, 所以遇到这样的配偶正因为我是这样, 所以遇到这样的子女、朋友、下属、上司、陌生人正因为我是这样, 所以遇到这样的人、事、物抱怨六亲、遇到的人、事、物的时候, 有没有找出自己对应的落处改掉呢?一个人遇到的父母, 妻子, 子女, 朋友、下属、上司都是自己的映现,也就是说, 恶妻, 恶子女, 恶父母, 恶友、恶陌生人、恶上司, 也都是自己,怨谁都是怨自己,不满谁都是在不满自己。自己是什么样的, 自己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自己世界里的人就是什么样的,这就像自己是一个水晶球, 水晶球里有许多像, 把这些像放大很多倍, 就成了现实中自己身边的人事物, 每一个人, 每一件事, 每一样拥有, 遇到, 都和水晶球里的一个像对应自己遇到的人事物, 就是给自己拍的一张照片, 照片里把自己每个相都放大百千万倍, 清晰的呈现出来了。自己有某个不好的地方, 映射出去, 就是遇到某个不好的人, 或者某件不好的事。反过来说, 遇到某个不好的人, 或者某件不好的事, 追根究底, 是自己有某个不好的地方。有同学问道:打个比方,如果说一个人的老公爱去P(嫖),但是他老婆很贤良淑德啊或许夫妻生活也很好,没有错。这种情况该怎么说呢?这个妻子必定有一处相关的落处, 映现到丈夫身上, 就是丈夫爱去P, 映现到其他人身上, 又有不同的表达。也就是说, 自己没有这个缺点, 身边的人也不会有这个缺点,只是在自己的身上没有表达成行为和事件, 还在自己的水晶球上, 但是映射到别人身上, 就用行为和事件表达出来了。心无邪念, 自能降魔。自己没有邪念, 魔找不到地方住下去;自己现在没有邪念, 不会给过去的恶种合适的环境发芽。恶报发生是因为过去的恶业吗? -- 大多数都不全是, 是因为你现在的日常生活言行某方面有问题, 引动过去的恶业发芽,丈夫是我的相, 子女是我的相, 父母是我的相, 朋友是我的相, 遇到的人、看到的人都是我的相,到处都是我自己的样子。骂我的人, 恶我的人, 遇到的每一个人、事、物,都是我自己的落处所化现。我说谁不好, 是在说我,我抱怨任何事,都是在抱怨我自己。有一个人曾经问我, 他说怎样才能有一个这样的孩子?我想了想, 告诉他, 观察一下其他这样的孩子都有怎样的父亲, 如果你也是那样的父亲, 那么你就有这样的孩子。为什么呢? 孩子也是自己的一个相映射放大出来的。当发现别人什么地方不好的时候, 马上反思自己何处不对, 把自己转了, 自己遇到的人事物就会是另一番人事物,所以佛法里说: 一切唯心造。因为我现在是这样的, 所以我现在遭遇的人、事、物就是这样的, 我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我自己的映射。修心最终要落实到细微实际的言行上, 因为心的映射, 映射到自己身上是自己的言行, 映射到外部世界, 是身边的人事物。净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亲手书写:怨天尤人,一次削三善。损福禄第一快!一念嗔恨,摧毁一千个大劫以来积累的善业福德,所以生嗔恨叫做“火烧功德林”。别以为没有生嗔恨、发脾气,其实所看不惯、讨厌、反感、争执的时候已经起了嗔了,即使针尖大的嗔恨,菩萨也能观察得清清楚楚。看到别人邪淫、贪污、贫穷、吵架、讨厌,自己也有问题。“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看到别人的过失,就想到和明白这是自己的不清静心感应出来的。看到别人邪淫,想到和明白是自己淫心所感,忏悔。看到别人贪污,想到和明白是自己贪心所感,忏悔。看到别人贫穷,想到和明白是自己吝啬所感,忏悔。看到别人吵架,想到和明白是自己嗔恨所感,忏悔。各种灾害,环境污染,人心不古,等等,都是自己感应出来的,都要忏悔!时时忏悔,处处忏悔。先忏悔自己,然后为众生忏悔。所以佛门里有句话:“有福报的人,从来看不到是非、听不到是非;没有福报的人,常常看到是非、听到是非、说是非”。看别人这里不好,那里不对,这说明自己业障重、福德薄、很多地方都不好。——共业感召。白话说,就是物以类聚,看到、听到,也是聚的一种。上述法理运用——我求不到姻缘,找不到工作, 说明我的自性因缘众生也求不到姻缘,找不到工作, 我所作功德都要回向给所有自性因缘众生, 只有自性因缘众生没有这类问题, 我才会真正没有问题,否则我就被自性因缘众生拖下去了。
第八代净宗祖师莲池大师在《莲池大师自知录》上说:怨天尤人最损福,一次减3善。当五祖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六祖恍然大悟:万法万物不离自性!当即作了个偈子:“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就是“没想到”的意思。悟到了什么?悟到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佛和佛国土,包括所有的众生和自己,包括能想象到的和想象不到的,一切都是由自性化现出来的。正因为我是这样, 所以遇到这样的父母正因为我是这样, 所以遇到这样的配偶正因为我是这样, 所以遇到这样的子女、朋友、下属、上司、陌生人正因为我是这样, 所以遇到这样的人、事、物抱怨六亲、遇到的人、事、物的时候, 有没有找出自己对应的落处改掉呢?一个人遇到的父母, 妻子, 子女, 朋友、下属、上司都是自己的映现,也就是说, 恶妻, 恶子女, 恶父母, 恶友、恶陌生人、恶上司, 也都是自己,怨谁都是怨自己,不满谁都是在不满自己。自己是什么样的, 自己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自己世界里的人就是什么样的,这就像自己是一个水晶球, 水晶球里有许多像, 把这些像放大很多倍, 就成了现实中自己身边的人事物, 每一个人, 每一件事, 每一样拥有, 遇到, 都和水晶球里的一个像对应自己遇到的人事物, 就是给自己拍的一张照片, 照片里把自己每个相都放大百千万倍, 清晰的呈现出来了。自己有某个不好的地方, 映射出去, 就是遇到某个不好的人, 或者某件不好的事。反过来说, 遇到某个不好的人, 或者某件不好的事, 追根究底, 是自己有某个不好的地方。有同学问道:打个比方,如果说一个人的老公爱去P(嫖),但是他老婆很贤良淑德啊或许夫妻生活也很好,没有错。这种情况该怎么说呢?这个妻子必定有一处相关的落处, 映现到丈夫身上, 就是丈夫爱去P, 映现到其他人身上, 又有不同的表达。也就是说, 自己没有这个缺点, 身边的人也不会有这个缺点,只是在自己的身上没有表达成行为和事件, 还在自己的水晶球上, 但是映射到别人身上, 就用行为和事件表达出来了。心无邪念, 自能降魔。自己没有邪念, 魔找不到地方住下去;自己现在没有邪念, 不会给过去的恶种合适的环境发芽。恶报发生是因为过去的恶业吗? -- 大多数都不全是, 是因为你现在的日常生活言行某方面有问题, 引动过去的恶业发芽,丈夫是我的相, 子女是我的相, 父母是我的相, 朋友是我的相, 遇到的人、看到的人都是我的相,到处都是我自己的样子。骂我的人, 恶我的人, 遇到的每一个人、事、物,都是我自己的落处所化现。我说谁不好, 是在说我,我抱怨任何事,都是在抱怨我自己。有一个人曾经问我, 他说怎样才能有一个这样的孩子?我想了想, 告诉他, 观察一下其他这样的孩子都有怎样的父亲, 如果你也是那样的父亲, 那么你就有这样的孩子。为什么呢? 孩子也是自己的一个相映射放大出来的。当发现别人什么地方不好的时候, 马上反思自己何处不对, 把自己转了, 自己遇到的人事物就会是另一番人事物,所以佛法里说: 一切唯心造。因为我现在是这样的, 所以我现在遭遇的人、事、物就是这样的, 我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我自己的映射。修心最终要落实到细微实际的言行上, 因为心的映射, 映射到自己身上是自己的言行, 映射到外部世界, 是身边的人事物。净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亲手书写:怨天尤人,一次削三善。损福禄第一快!一念嗔恨,摧毁一千个大劫以来积累的善业福德,所以生嗔恨叫做“火烧功德林”。别以为没有生嗔恨、发脾气,其实所看不惯、讨厌、反感、争执的时候已经起了嗔了,即使针尖大的嗔恨,菩萨也能观察得清清楚楚。看到别人邪淫、贪污、贫穷、吵架、讨厌,自己也有问题。“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看到别人的过失,就想到和明白这是自己的不清静心感应出来的。看到别人邪淫,想到和明白是自己淫心所感,忏悔。看到别人贪污,想到和明白是自己贪心所感,忏悔。看到别人贫穷,想到和明白是自己吝啬所感,忏悔。看到别人吵架,想到和明白是自己嗔恨所感,忏悔。各种灾害,环境污染,人心不古,等等,都是自己感应出来的,都要忏悔!时时忏悔,处处忏悔。先忏悔自己,然后为众生忏悔。所以佛门里有句话:“有福报的人,从来看不到是非、听不到是非;没有福报的人,常常看到是非、听到是非、说是非”。看别人这里不好,那里不对,这说明自己业障重、福德薄、很多地方都不好。——共业感召。白话说,就是物以类聚,看到、听到,也是聚的一种。上述法理运用——我求不到姻缘,找不到工作, 说明我的自性因缘众生也求不到姻缘,找不到工作, 我所作功德都要回向给所有自性因缘众生, 只有自性因缘众生没有这类问题, 我才会真正没有问题,否则我就被自性因缘众生拖下去了。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