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2 19:23:36
蔡礼旭:劝谏需要耐性
蔡礼旭老师 在劝人的时候,也要看对方的水平而做出调整。《论语》说“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中等程度以下,你不要用上等程度的言语、态度跟他讲,他会听得一头雾水。掌握了这个原则,劝人的效果就会提高。 假如你的存心是好的,时机也没错,态度、方法也正确,还是没有效果,那该怎么办?人的生活行为都有一个惯性,不只是人,万物都有,这在物理学中叫做“惯性定律”。譬如你要推动一杯水,一开始力量太小不会动,当力量慢慢加大,大到突破了它的静的惯性(静摩擦力),就动起来了,转变成“动摩擦力”,就不用那么费力了。所以,你劝别人改变行为,也要有一个过程。假如你的推动还没有产生效果,说明你的力度还不够,需要继续努力,然后有一天他就能慢慢地自我要求了,你就不用再推了。可是这需要一段过程,不能认为没用就不推了,那就会前功尽弃。所以,我们要善于观察,如果时机还没成熟,就要用耐性去推动,而耐性中要包含着你的真诚与关怀。
蔡礼旭老师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