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如何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发布时间:2025-03-22 15:43:06

大安法师:如何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问:如何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大安法师答:这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先决前提,圆发三心即得往生。首先是“至诚心”,就是真诚的心。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要从真诚心里面发愿出来的,不能口里说愿往生,心里还是摆脱不了世间五欲六尘、恩恩怨怨的牵挂纠缠。“至诚心”实际上就是佛心的表达。我们中国儒家文化非常强调这个“诚”厦鳎骸俺险呙饕啵髡叱弦唷保俺险撸熘酪玻现撸酥酪病薄!俺稀笔翘斓溃说氖姑亲非笳飧觥俺稀薄S小俺稀本陀小懊鳌保衔澹魑谩!俺厦鳌本褪侵辽啤/span>  那么佛教的修行,也要建立在至诚心的基础之上,不能用虚假的心,不能用机心。但现在对这一点我们末法的众生都是很难的,我们已经习惯了机心杭怂等嘶埃硭倒砘埃煅展凵π幕R丫潜徽飧錾缁嵫闪艘桓鲋肿樱飧鲋肿幼匀坏厮突嵴庋鹣中小嗷パK晕颐窃谑裁椿肪潮皇裁此颐蔷捅涑墒裁囱娜恕O衷谑钦庋囊桓鲂榧俚氖贝晕颐窍敕⒊稣娉闲亩己芾选5悄阋扌校欢ㄒ娉闲摹/span>  第二是“深心”,深心是深信之心、深切的信心,是从我们的内心深处产生的信心,这个“信”是要有根的。那么善导大师对这个“深信之心”诠释了两个内涵。  第一个,深信什么?深信自身是罪恶生死凡夫,我当下的业报身、念头是罪恶的,果报是生死轮回的,是这样的一个身体。无量劫以来常没常轮转,在六道里面 “没”——没到三恶道里面,伸出头来在人、天道都是很短暂的,更多的是沉没下去。靠自己力量想解决轮回问题不可得,没有出离之缘3隼肴缌缆只氐脑得挥校钦飧觥霸怠币却裁这就是第二个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深信大愿能救度我这个罪恶生死凡夫。  对弥陀大愿拯救的这种威力、这种智慧没有一点怀疑,没有一点忧虑。不会忧虑他能不能救我呀?他有不有慈悲心救我呀?他有不有力量救我呀?如果我临终的时候被车撞了,他有不有能力救我呀?你这些不要去忧虑,你只要解决圆发三心问题,阿弥陀佛决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救你。这样相信了阿弥陀佛一定能救我,我们一下就得到安心,得到安乐了,这就是“深心”。  “回向发愿心”,就是把我们持戒念佛、奉行净业三福,包括种种慈善、好人好事——这些世间的善、出世间的修行,都一股脑地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要去求人天福报。那么这种回向包括往相回向和还相回向。“往相”就是我把所有的功德作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还要发愿回来,救度有缘的众生,这叫“还相”——还回来。所以这个“往相”的自利和“还相”的利他是辩证统一的,自利利他成就大悲心。所以要把这个“三心”落实在我们的行为当中,用这个“三心”的心理背景来恳切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跟弥陀的名号——大愿之海,感应道交。

  问:如何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大安法师答:这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先决前提,圆发三心即得往生。首先是“至诚心”,就是真诚的心。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要从真诚心里面发愿出来的,不能口里说愿往生,心里还是摆脱不了世间五欲六尘、恩恩怨怨的牵挂纠缠。“至诚心”实际上就是佛心的表达。我们中国儒家文化非常强调这个“诚”厦鳎骸俺险呙饕啵髡叱弦唷保俺险撸熘酪玻现撸酥酪病薄!俺稀笔翘斓溃说氖姑亲非笳飧觥俺稀薄S小俺稀本陀小懊鳌保衔澹魑谩!俺厦鳌本褪侵辽啤/span>
  那么佛教的修行,也要建立在至诚心的基础之上,不能用虚假的心,不能用机心。但现在对这一点我们末法的众生都是很难的,我们已经习惯了机心杭怂等嘶埃硭倒砘埃煅展凵π幕R丫潜徽飧錾缁嵫闪艘桓鲋肿樱飧鲋肿幼匀坏厮突嵴庋鹣中小嗷パK晕颐窃谑裁椿肪潮皇裁此颐蔷捅涑墒裁囱娜恕O衷谑钦庋囊桓鲂榧俚氖贝晕颐窍敕⒊稣娉闲亩己芾选5悄阋扌校欢ㄒ娉闲摹/span>
  第二是“深心”,深心是深信之心、深切的信心,是从我们的内心深处产生的信心,这个“信”是要有根的。那么善导大师对这个“深信之心”诠释了两个内涵。
  第一个,深信什么?深信自身是罪恶生死凡夫,我当下的业报身、念头是罪恶的,果报是生死轮回的,是这样的一个身体。无量劫以来常没常轮转,在六道里面 “没”——没到三恶道里面,伸出头来在人、天道都是很短暂的,更多的是沉没下去。靠自己力量想解决轮回问题不可得,没有出离之缘3隼肴缌缆只氐脑得挥校钦飧觥霸怠币却裁这就是第二个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深信大愿能救度我这个罪恶生死凡夫。
  对弥陀大愿拯救的这种威力、这种智慧没有一点怀疑,没有一点忧虑。不会忧虑他能不能救我呀?他有不有慈悲心救我呀?他有不有力量救我呀?如果我临终的时候被车撞了,他有不有能力救我呀?你这些不要去忧虑,你只要解决圆发三心问题,阿弥陀佛决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救你。这样相信了阿弥陀佛一定能救我,我们一下就得到安心,得到安乐了,这就是“深心”。
  “回向发愿心”,就是把我们持戒念佛、奉行净业三福,包括种种慈善、好人好事——这些世间的善、出世间的修行,都一股脑地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要去求人天福报。那么这种回向包括往相回向和还相回向。“往相”就是我把所有的功德作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还要发愿回来,救度有缘的众生,这叫“还相”——还回来。所以这个“往相”的自利和“还相”的利他是辩证统一的,自利利他成就大悲心。所以要把这个“三心”落实在我们的行为当中,用这个“三心”的心理背景来恳切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跟弥陀的名号——大愿之海,感应道交。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