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关于持咒的开示

发布时间:2025-03-22 15:12:27

印光大师:关于持咒的开示
  问,如遇危急时,势不能一时兼诵各咒,应以何者应用之。  答,遇极危急之灾难,但念观世音圣号,为最省心力,最有感应。  问,如专诵佛号,其效力比咒如何。  答,佛号与咒,功德同等,唯在至诚,方有感格。若心中先有一轻视佛号之心,则便无利益。以不诚而又疑,致不得真利益也。  节选自《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下)》:“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民二十一年)”  往生咒梵文,学之亦甚好。但不得生分别心,谓此略文为非。一起此念,则一大藏所有咒,皆生疑心,谓为未合佛意。须知译经之人,皆非聊尔。何可以他译不同,便藐视之乎。千余年持之得利益者,何可胜数。岂千余年来之人,皆不知梵文乎。学固宜学,断断不可起优劣胜负之念。则利益自不可思议矣。  又持咒一法,与看话头相似。看话头以无义路,故能息分别之凡情,证本具之真智。持咒以不知义理,但止至诚恳切持去。竭诚之极,自能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其利益有非思议所能及者。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二》:“复张云雷居士书二”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若泛泛然无所分别,一目视之,则主亦非主矣。  准提大悲,岂有优劣。心若至诚,法法皆灵。心不至诚,法法不灵。  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而一无所知一无所能之人,但止口会说话,亦可为真念佛人。去此两种,则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依教与否耳。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修净业者,有专修、圆修种种不同。譬如顺水扬帆,则更为易到。亦如吃饭,但吃一饭,亦可充饥。兼具各蔬,亦非不可。能专念佛,不持咒,则可。若专念佛,破持咒,则不可。况往生咒系净土法门之助行乎。  节选自《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书三”  至于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作正行。夫持咒法门,虽亦不可思议。而凡夫往生,全在信愿真切,与弥陀宏誓大愿,感应道交而蒙接引耳。若不知此意,则法法头头,皆不思议,随修何法,皆无不可,便成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矣。若知自是具缚凡夫,通身业力,匪仗如来宏誓愿力,决难即生定出轮回。方知净土一法,一代时教,皆不能比其力用耳。  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通,则所谓伪局鹉簧朴眯摹L却诵墓探幔指蠢砺凡磺澹淞Σ患幔刑嵝牟簧宋倚钠悖蛑Х⒖瘢杏腥赵凇7蛴蒙裢ǎ胂鹊玫溃玫涝蛏裢ㄗ跃摺H舨恢铝τ诘溃ㄇ蠛跬āG椅蘼弁ú荒艿茫吹迷蚧蚍凑系馈9手罘鹬钭妫匝辖恍砣诵扪а伞R允烂坑写酥旨馊耍室蛞缕及之。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
  问,如遇危急时,势不能一时兼诵各咒,应以何者应用之。
  答,遇极危急之灾难,但念观世音圣号,为最省心力,最有感应。
  问,如专诵佛号,其效力比咒如何。
  答,佛号与咒,功德同等,唯在至诚,方有感格。若心中先有一轻视佛号之心,则便无利益。以不诚而又疑,致不得真利益也。
  节选自《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下)》:“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民二十一年)”
  往生咒梵文,学之亦甚好。但不得生分别心,谓此略文为非。一起此念,则一大藏所有咒,皆生疑心,谓为未合佛意。须知译经之人,皆非聊尔。何可以他译不同,便藐视之乎。千余年持之得利益者,何可胜数。岂千余年来之人,皆不知梵文乎。学固宜学,断断不可起优劣胜负之念。则利益自不可思议矣。
  又持咒一法,与看话头相似。看话头以无义路,故能息分别之凡情,证本具之真智。持咒以不知义理,但止至诚恳切持去。竭诚之极,自能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其利益有非思议所能及者。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二》:“复张云雷居士书二”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若泛泛然无所分别,一目视之,则主亦非主矣。
  准提大悲,岂有优劣。心若至诚,法法皆灵。心不至诚,法法不灵。
  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而一无所知一无所能之人,但止口会说话,亦可为真念佛人。去此两种,则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依教与否耳。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修净业者,有专修、圆修种种不同。譬如顺水扬帆,则更为易到。亦如吃饭,但吃一饭,亦可充饥。兼具各蔬,亦非不可。能专念佛,不持咒,则可。若专念佛,破持咒,则不可。况往生咒系净土法门之助行乎。
  节选自《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书三”
  至于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作正行。夫持咒法门,虽亦不可思议。而凡夫往生,全在信愿真切,与弥陀宏誓大愿,感应道交而蒙接引耳。若不知此意,则法法头头,皆不思议,随修何法,皆无不可,便成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矣。若知自是具缚凡夫,通身业力,匪仗如来宏誓愿力,决难即生定出轮回。方知净土一法,一代时教,皆不能比其力用耳。
  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通,则所谓伪局鹉簧朴眯摹L却诵墓探幔指蠢砺凡磺澹淞Σ患幔刑嵝牟簧宋倚钠悖蛑Х⒖瘢杏腥赵凇7蛴蒙裢ǎ胂鹊玫溃玫涝蛏裢ㄗ跃摺H舨恢铝τ诘溃ㄇ蠛跬āG椅蘼弁ú荒艿茫吹迷蚧蚍凑系馈9手罘鹬钭妫匝辖恍砣诵扪а伞R允烂坑写酥旨馊耍室蛞缕及之。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