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极乐世界

发布时间:2025-03-22 14:32:16

索达吉堪布:极乐世界
  法王如意宝曾说:有舍利也不一定就是往生  问:死后被超度到极乐世界的众生,生前都发过愿吗?  答:一般来讲都发过愿。即使有些没有发过,但以他自身的福德力、与上师之间的因缘力,再加上上师不可思议的悲愿及加持力,可强力将其超度至极乐世界。  问:极乐世界有新生婴儿吗?  答:有啊!刚往生的都是“新生婴儿”,但不会哭!《极乐愿文大疏》中说:他们由莲花苞中化生,身体无有大小、美丑等差别,一律具足金黄色,由头上顶髻等妙相随好严饰,并具足五眼六通。  问:不学空性,能否往生呢?  答:如果信心具足,也可以往生。历史上不是有很多老太太、老公公,从来没有学过空性,但依靠念佛法门都往生了嘛!这主要是与阿弥陀佛的愿力和自己的信心力有关。  问:凡夫选择极乐世界比较有把稳,即生成就者可否自由选择刹土?  答:一般来讲,即生成就者选择哪个刹土都可以。但依发愿力的差别,各自趋往的刹土也会不同。  比如说,有些大圆满传承中的高僧大德,即生获得大圆满的果位后,也前往了极乐世界。而布玛莫扎,他成就以后,暂时依靠虹身安住于世间,并发愿:“贤劫千佛皆成佛之后,我才到印度金刚座示现成佛。”  所以,以不同的发愿力,圣者们所趋入的刹土也不相同。  问:在念佛时,印光大师提倡以心计数,不用念珠,对此应该如何看待?  答:印光大师开示的方法,不用念珠,只依靠心来计数,这需要一定境界才做得到。  问:那我们应该如何计数呢?  答:作为一般的修行人,用念珠计数,每天规定一个念诵数目很重要。比如你每天念两万阿弥陀佛圣号,然后就像藏传佛教每个修行人所做的那样,手拿一百零八颗的念珠,一边念一边拨。  以前我遇到一些汉地居士,他们手里拿着念珠,我就问:“你们念了多少?”他们有的说“一直在念”,有的说“念了一些”,似乎没有任何压力。当然,计不计数也不是特别重要,就像憨山大师、华智仁波切所说的:若仅仅重视念诵的数字,而不注重调伏自心,也没有任何实义。但作为一般的修行人,我们应对自己有一个约束,规定了数目之后,依靠念珠来计数,我觉得这很重要!  总之,是否用念珠念佛,这要根据自己的根基。根基很高的,不用也可,但一般根基者,按规定数目用念珠计数,可能要好一点。  问:法-王如意宝睡觉时念咒也可以计数,这是如何做到的?  答:上师睡觉时也在拨念珠,到了一百零八时也去计数,我想只有成就者才可以这样任运行持。作为凡夫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不要说睡觉时念咒,就算白天心很清净时,念起咒来仍要胡思乱想,不用念珠的话,不到一百肯定就记错了,又要返回来重新念。  不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用念珠来念佛持咒非常殊胜。像印光大师那样已获得很高境界,不用念珠只靠自己的修行力也可以,但一般人还是很难如此行持。  问:有人认为在忏悔方面,念阿弥陀佛与持金刚萨市闹湮薇穑灰罘鹁涂梢粤恕J钦庋  答:佛经里有没有这样的记载?  问:他说从究竟而言,二者是一样的。  答:从究竟而言,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也是空性,又何需念佛求往生?  观待世俗缘起,念修金刚萨市闹溻慊谝嫡希羌さ摹>」堋栋⒚滞泳分兴倒罘鹈趴梢郧寰蛔镆担都衷肝摹分幸灿欣嗨平讨ぃ行┳媸Υ蟮禄顾担骸凹词乖炝宋逦藜渥铩ㄗ铮荒畎⒚滞臃穑灿星寰坏幕帷!钡魑桓鲂扌腥耍詈玫男扌蟹绞骄褪牵捍猩鲜υ跹觯颐且苍跹觥U馐欠浅?煽康  传承上师让我们观想金刚萨剩钏薪鸶杖市闹洌俏颐蔷陀Φ比缡氢慊凇=鸶杖视谝虻厥痹⒃福骸拔页煞鹗保渤治倚闹湔撸闪钜磺凶镎辖缘们寰唬逦藜渥镉氚ㄗ铮材芪抻嗲寰弧H舨磺寰唬也蝗》鸸!/p>  因此,我们应深信念修金刚萨实牟还仓ΑK淙荒畎⒚滞臃鹗且恢肘慊冢⑵刑嵝氖且恢肘慊冢尴翱招砸彩且恢肘慊冢砸话惴卜蚶唇玻诓痪哒庑┏ぞ辰缰埃钚藿鸶杖式锈慊冢亲羁煽康  问:没有菩提心可以往生吗?  答:不可以。  问:那杀牛人在地狱相现前时,猛厉念佛即得往生;打铁人在“叮当”声中念佛,命终也得往生,这怎么解释?  答:你怎么知道杀牛人在猛厉祈祷时未生起菩提心?你凭什么说打铁人在“叮当”声中没有菩提心?  问:一个人要往生,若有亲人拦阻,怎么办?  答:进入中阴时,若有正见要往生,途中遇到有人来劝阻:“我是你的某某亲友,你不能去啊!”“你应该考虑我们的痛苦,回来啊!”此时应想:这是我往生的一种障碍,不能听他们的!然后就勇往直前。  乔美仁波切在《极乐愿文》里有一则比喻:往生极乐世界时,对一切都不要贪恋,应像从网中解脱出来的老鹰一样,义无反顾地冲向天空。  问:人在临死之前,还需要有哪些准备?  答:如果有一些财产,则应尽量舍弃,比如用来供养僧众、供养三宝等;倘若实在来不及,就从内心里放弃,这也很重要!  有些阿弥陀佛的修法要诀中说:我们在临终时,里里外外的死相已经出现,自己也知道肯定活不了了,那时候不要执著任何财产,也不要执著这样那样的东西,假如来不及舍弃,就在心里想:“我从无始以来于轮回中一直流转,今生终于遇到了往生法,我一定要舍弃对眷属、财产的贪恋,唯一希求往生。”  这就是上师们的教言,是非常重要的教言!临死时,我们很可能贪著“我的亲人”、“我的房屋”、“我的资具”等等,如果出现了这些念头,就不可能真正往生。所以,不能贪恋任何事物,要全部放弃!  现在所学的教言,有些可能用在临终时,有些用在中阴时,不论是临终还是中阴,大家都要尽量忆念这些教言,并实际起用,这是相当重要的!  问:有些人破斥带业往生,这合理吗?  答:怎么破的?  问:他说应该消业才能往生,带业往生违背因果。  答:带业应该可以往生。为什么呢?因为即使你已得菩萨位,相续中还是有业,至少所知障尚未断尽。因此,带业往生并非不成立,只不过按照某些净土宗的教言,带业往生只能得下品位。  问:跟法-王结缘的众生都能往生极乐世界,请问是何时往生?  答:即生也可以,临终也可以,中阴也可以,后世也可以。  问:什么才叫跟法-王结缘呢?  答:所谓结缘有各种方式,比如按法-王的要求念阿弥陀佛圣号、获得法-王的灌顶、得过法-王的教授,以及对法-王见闻忆触等,这些都算是结缘。  问:与东方琉璃世界、兜率天、莲师刹土相比,极乐世界是否有超胜之处?  答:从教证来看,对于极乐世界,佛经中确有“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即可获得往生”的字句,但对兜率天、莲师刹土、琉璃世界等刹土,佛经中并没有明确记载。  从器世界来讲,有些刹土不如极乐世界那样庄严,莲师刹土在某些持明者面前有显现,但从外观上看,那里就是一个罗刹世界;兜率天仍属三界中的欲界天,虽有弥勒菩萨等清净圣众,但也住有一些不清净众生;东方琉璃世界虽然功德很大,也与极乐世界同样庄严,但要往生彼刹土特别困难。  所以,历来高僧大德所推崇的,多是极乐世界。  问:往生琉璃世界如何困难?是不是登地以上才可以?  答:有一部经专门讲了琉璃世界的功德庄严,上师如意宝在圆寂前的六、七个月,曾让一位堪布在身边诵这部经典。当时我也阅读了这部经,感觉琉璃世界与极乐世界无有差别。  但往生这样庄严的刹土,是否需要登地,倒没有听说。只不过像极乐世界那样唯念佛号即可往生,这样的记载在经中没有。所以,要往生那里,还是很困难的!  问:三界导师法-王如意宝以大圆满教主身份,弘扬净土法门的密意何在?  答:净土法门出自了义的大乘经典,不管密宗还是显宗,都奉之为殊胜修法。作为利生广大的大菩萨,法-王如意宝这样弘扬净土法门,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法-王在做自己家的事,此举实属情理之中。  虽然法-王主要学修弘扬的是无上密法,但在藏传佛教中,单学密宗不学显宗的传统从来没有,几乎任何寺院都是显密兼修。尽管已是大圆满教主,但法-王自己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从他老人家发愿到往生之间,一直强调并弘扬净土法门。不仅如此,法-王还培养了无数高僧大德,也都在国内外励力弘扬净土法门。  因此,不管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大家都应按照法-王如意宝的意愿:“显密圆融互不排斥,共同受持如来教法。”只有如此,才算是真正荷担如来家业。  问:往生的障碍有五无间罪和谤法罪,而《入行论》中说“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那菩提心是否可以摧毁这两种罪呢?  答:真正生起菩提心的话,那可以!如果有了菩提心,五无间罪和谤法罪皆能得以清净,从而往生极乐世界,获得解脱。  问:为什么舍弃了密法,就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答:密法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宣讲的最甚深、最精要的法门,可以说代表了佛法,若以嗔恨心来舍弃密法,依靠净土宗的任何修法也不一定会成功。因为《阿弥陀经》、《极乐净土庄严功德经》中皆说:舍法罪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不管是密法,还是其他宗派的法,假如随随便便地舍弃,今生想获得往生是非常困难的。  问:平时什么都不修,死时将希望全部寄托在上师身上,是否可以获得往生?  答:假如上师是非常了不起的大成就者,通过他的殊胜加持,再加上自己的前世因缘,可能会产生一些奇迹。但一般来讲,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按照佛法的次第,在自己没有死之前,该修的法一定要修,尤其是临终时想解脱的话,必须要修往生极乐世界的捷径法。如果相续中具有正见,对极乐世界有不退转的信心,依靠这种捷径法门,必定可往生极乐世界,这是佛陀的无欺之语。  将一切希望寄托在上师身上,虽然也有一定的好处,但佛陀常说:“我为汝说解脱之方便,当知解脱依赖于自己。”大家最好还是按照佛陀或上师的教言,自己踏踏实实地修行!  问:以什么样的验相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往生了?  答:有些往生并不一定有验相,比如在中阴时获得成就便没有验相,但显宗中很少提及这种现象。还有一种就是临终往生,这种往生的验相,一些大乘教典中说,会出现各种舍利。但法-王如意宝曾说:“有舍利也不一定就是往生,即生做过很多善法的人,临终时也会出现舍利。”对此,乔美仁波切也持相同观点。  假如一个人在临死时,对佛陀有不共的信心,一边虔诚地念佛,一边在诚信中往生。死了以后,头顶上出现一些黄水(开顶),外面出现彩虹、光、巨响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往生的验相。  问:遗体柔软是否就表示往生了?  答:也不一定。按照大乘的某些教言,判断往生的标准,最好是看天象的变化,有些人的身体虽然僵硬,但也有可能往生了。  问:刚入佛门的修行人,应该看什么书?  答:《大圆满前行》和《入菩萨行论》。  ——摘自索达吉堪布《闲谈问答录》
  法王如意宝曾说:有舍利也不一定就是往生
  问:死后被超度到极乐世界的众生,生前都发过愿吗?
  答:一般来讲都发过愿。即使有些没有发过,但以他自身的福德力、与上师之间的因缘力,再加上上师不可思议的悲愿及加持力,可强力将其超度至极乐世界。
  问:极乐世界有新生婴儿吗?
  答:有啊!刚往生的都是“新生婴儿”,但不会哭!《极乐愿文大疏》中说:他们由莲花苞中化生,身体无有大小、美丑等差别,一律具足金黄色,由头上顶髻等妙相随好严饰,并具足五眼六通。
  问:不学空性,能否往生呢?
  答:如果信心具足,也可以往生。历史上不是有很多老太太、老公公,从来没有学过空性,但依靠念佛法门都往生了嘛!这主要是与阿弥陀佛的愿力和自己的信心力有关。
  问:凡夫选择极乐世界比较有把稳,即生成就者可否自由选择刹土?
  答:一般来讲,即生成就者选择哪个刹土都可以。但依发愿力的差别,各自趋往的刹土也会不同。
  比如说,有些大圆满传承中的高僧大德,即生获得大圆满的果位后,也前往了极乐世界。而布玛莫扎,他成就以后,暂时依靠虹身安住于世间,并发愿:“贤劫千佛皆成佛之后,我才到印度金刚座示现成佛。”
  所以,以不同的发愿力,圣者们所趋入的刹土也不相同。
  问:在念佛时,印光大师提倡以心计数,不用念珠,对此应该如何看待?
  答:印光大师开示的方法,不用念珠,只依靠心来计数,这需要一定境界才做得到。
  问:那我们应该如何计数呢?
  答:作为一般的修行人,用念珠计数,每天规定一个念诵数目很重要。比如你每天念两万阿弥陀佛圣号,然后就像藏传佛教每个修行人所做的那样,手拿一百零八颗的念珠,一边念一边拨。
  以前我遇到一些汉地居士,他们手里拿着念珠,我就问:“你们念了多少?”他们有的说“一直在念”,有的说“念了一些”,似乎没有任何压力。当然,计不计数也不是特别重要,就像憨山大师、华智仁波切所说的:若仅仅重视念诵的数字,而不注重调伏自心,也没有任何实义。但作为一般的修行人,我们应对自己有一个约束,规定了数目之后,依靠念珠来计数,我觉得这很重要!
  总之,是否用念珠念佛,这要根据自己的根基。根基很高的,不用也可,但一般根基者,按规定数目用念珠计数,可能要好一点。
  问:法-王如意宝睡觉时念咒也可以计数,这是如何做到的?
  答:上师睡觉时也在拨念珠,到了一百零八时也去计数,我想只有成就者才可以这样任运行持。作为凡夫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不要说睡觉时念咒,就算白天心很清净时,念起咒来仍要胡思乱想,不用念珠的话,不到一百肯定就记错了,又要返回来重新念。
  不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用念珠来念佛持咒非常殊胜。像印光大师那样已获得很高境界,不用念珠只靠自己的修行力也可以,但一般人还是很难如此行持。
  问:有人认为在忏悔方面,念阿弥陀佛与持金刚萨市闹湮薇穑灰罘鹁涂梢粤恕J钦庋
  答:佛经里有没有这样的记载?
  问:他说从究竟而言,二者是一样的。
  答:从究竟而言,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也是空性,又何需念佛求往生?
  观待世俗缘起,念修金刚萨市闹溻慊谝嫡希羌さ摹>」堋栋⒚滞泳分兴倒罘鹈趴梢郧寰蛔镆担都衷肝摹分幸灿欣嗨平讨ぃ行┳媸Υ蟮禄顾担骸凹词乖炝宋逦藜渥铩ㄗ铮荒畎⒚滞臃穑灿星寰坏幕帷!钡魑桓鲂扌腥耍詈玫男扌蟹绞骄褪牵捍猩鲜υ跹觯颐且苍跹觥U馐欠浅?煽康
  传承上师让我们观想金刚萨剩钏薪鸶杖市闹洌俏颐蔷陀Φ比缡氢慊凇=鸶杖视谝虻厥痹⒃福骸拔页煞鹗保渤治倚闹湔撸闪钜磺凶镎辖缘们寰唬逦藜渥镉氚ㄗ铮材芪抻嗲寰弧H舨磺寰唬也蝗》鸸!/p>
  因此,我们应深信念修金刚萨实牟还仓ΑK淙荒畎⒚滞臃鹗且恢肘慊冢⑵刑嵝氖且恢肘慊冢尴翱招砸彩且恢肘慊冢砸话惴卜蚶唇玻诓痪哒庑┏ぞ辰缰埃钚藿鸶杖式锈慊冢亲羁煽康
  问:没有菩提心可以往生吗?
  答:不可以。
  问:那杀牛人在地狱相现前时,猛厉念佛即得往生;打铁人在“叮当”声中念佛,命终也得往生,这怎么解释?
  答:你怎么知道杀牛人在猛厉祈祷时未生起菩提心?你凭什么说打铁人在“叮当”声中没有菩提心?
  问:一个人要往生,若有亲人拦阻,怎么办?
  答:进入中阴时,若有正见要往生,途中遇到有人来劝阻:“我是你的某某亲友,你不能去啊!”“你应该考虑我们的痛苦,回来啊!”此时应想:这是我往生的一种障碍,不能听他们的!然后就勇往直前。
  乔美仁波切在《极乐愿文》里有一则比喻:往生极乐世界时,对一切都不要贪恋,应像从网中解脱出来的老鹰一样,义无反顾地冲向天空。
  问:人在临死之前,还需要有哪些准备?
  答:如果有一些财产,则应尽量舍弃,比如用来供养僧众、供养三宝等;倘若实在来不及,就从内心里放弃,这也很重要!
  有些阿弥陀佛的修法要诀中说:我们在临终时,里里外外的死相已经出现,自己也知道肯定活不了了,那时候不要执著任何财产,也不要执著这样那样的东西,假如来不及舍弃,就在心里想:“我从无始以来于轮回中一直流转,今生终于遇到了往生法,我一定要舍弃对眷属、财产的贪恋,唯一希求往生。”
  这就是上师们的教言,是非常重要的教言!临死时,我们很可能贪著“我的亲人”、“我的房屋”、“我的资具”等等,如果出现了这些念头,就不可能真正往生。所以,不能贪恋任何事物,要全部放弃!
  现在所学的教言,有些可能用在临终时,有些用在中阴时,不论是临终还是中阴,大家都要尽量忆念这些教言,并实际起用,这是相当重要的!
  问:有些人破斥带业往生,这合理吗?
  答:怎么破的?
  问:他说应该消业才能往生,带业往生违背因果。
  答:带业应该可以往生。为什么呢?因为即使你已得菩萨位,相续中还是有业,至少所知障尚未断尽。因此,带业往生并非不成立,只不过按照某些净土宗的教言,带业往生只能得下品位。
  问:跟法-王结缘的众生都能往生极乐世界,请问是何时往生?
  答:即生也可以,临终也可以,中阴也可以,后世也可以。
  问:什么才叫跟法-王结缘呢?
  答:所谓结缘有各种方式,比如按法-王的要求念阿弥陀佛圣号、获得法-王的灌顶、得过法-王的教授,以及对法-王见闻忆触等,这些都算是结缘。
  问:与东方琉璃世界、兜率天、莲师刹土相比,极乐世界是否有超胜之处?
  答:从教证来看,对于极乐世界,佛经中确有“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即可获得往生”的字句,但对兜率天、莲师刹土、琉璃世界等刹土,佛经中并没有明确记载。
  从器世界来讲,有些刹土不如极乐世界那样庄严,莲师刹土在某些持明者面前有显现,但从外观上看,那里就是一个罗刹世界;兜率天仍属三界中的欲界天,虽有弥勒菩萨等清净圣众,但也住有一些不清净众生;东方琉璃世界虽然功德很大,也与极乐世界同样庄严,但要往生彼刹土特别困难。
  所以,历来高僧大德所推崇的,多是极乐世界。
  问:往生琉璃世界如何困难?是不是登地以上才可以?
  答:有一部经专门讲了琉璃世界的功德庄严,上师如意宝在圆寂前的六、七个月,曾让一位堪布在身边诵这部经典。当时我也阅读了这部经,感觉琉璃世界与极乐世界无有差别。
  但往生这样庄严的刹土,是否需要登地,倒没有听说。只不过像极乐世界那样唯念佛号即可往生,这样的记载在经中没有。所以,要往生那里,还是很困难的!
  问:三界导师法-王如意宝以大圆满教主身份,弘扬净土法门的密意何在?
  答:净土法门出自了义的大乘经典,不管密宗还是显宗,都奉之为殊胜修法。作为利生广大的大菩萨,法-王如意宝这样弘扬净土法门,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法-王在做自己家的事,此举实属情理之中。
  虽然法-王主要学修弘扬的是无上密法,但在藏传佛教中,单学密宗不学显宗的传统从来没有,几乎任何寺院都是显密兼修。尽管已是大圆满教主,但法-王自己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从他老人家发愿到往生之间,一直强调并弘扬净土法门。不仅如此,法-王还培养了无数高僧大德,也都在国内外励力弘扬净土法门。
  因此,不管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大家都应按照法-王如意宝的意愿:“显密圆融互不排斥,共同受持如来教法。”只有如此,才算是真正荷担如来家业。
  问:往生的障碍有五无间罪和谤法罪,而《入行论》中说“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那菩提心是否可以摧毁这两种罪呢?
  答:真正生起菩提心的话,那可以!如果有了菩提心,五无间罪和谤法罪皆能得以清净,从而往生极乐世界,获得解脱。
  问:为什么舍弃了密法,就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答:密法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宣讲的最甚深、最精要的法门,可以说代表了佛法,若以嗔恨心来舍弃密法,依靠净土宗的任何修法也不一定会成功。因为《阿弥陀经》、《极乐净土庄严功德经》中皆说:舍法罪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不管是密法,还是其他宗派的法,假如随随便便地舍弃,今生想获得往生是非常困难的。
  问:平时什么都不修,死时将希望全部寄托在上师身上,是否可以获得往生?
  答:假如上师是非常了不起的大成就者,通过他的殊胜加持,再加上自己的前世因缘,可能会产生一些奇迹。但一般来讲,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按照佛法的次第,在自己没有死之前,该修的法一定要修,尤其是临终时想解脱的话,必须要修往生极乐世界的捷径法。如果相续中具有正见,对极乐世界有不退转的信心,依靠这种捷径法门,必定可往生极乐世界,这是佛陀的无欺之语。
  将一切希望寄托在上师身上,虽然也有一定的好处,但佛陀常说:“我为汝说解脱之方便,当知解脱依赖于自己。”大家最好还是按照佛陀或上师的教言,自己踏踏实实地修行!
  问:以什么样的验相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往生了?
  答:有些往生并不一定有验相,比如在中阴时获得成就便没有验相,但显宗中很少提及这种现象。还有一种就是临终往生,这种往生的验相,一些大乘教典中说,会出现各种舍利。但法-王如意宝曾说:“有舍利也不一定就是往生,即生做过很多善法的人,临终时也会出现舍利。”对此,乔美仁波切也持相同观点。
  假如一个人在临死时,对佛陀有不共的信心,一边虔诚地念佛,一边在诚信中往生。死了以后,头顶上出现一些黄水(开顶),外面出现彩虹、光、巨响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往生的验相。
  问:遗体柔软是否就表示往生了?
  答:也不一定。按照大乘的某些教言,判断往生的标准,最好是看天象的变化,有些人的身体虽然僵硬,但也有可能往生了。
  问:刚入佛门的修行人,应该看什么书?
  答:《大圆满前行》和《入菩萨行论》。
  ——摘自索达吉堪布《闲谈问答录》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