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2 13:39:15
定弘法师:今生能不能往生,也是命中注定的?
问:下面一个问题,我读到《无量寿经》讲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知道生能够何时度脱、何时往生。我想每一个生今生能不能往生,也是命中注定的,若是注定今生不能度脱往生净土,那今生念佛求生净土,是不是不能往生的?定弘法师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以前我也有这个问题。既然佛菩萨都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往生,就像了凡先生给孔先生算了命,知道什么时候该考第几名,什么时候吃多少米,有没有儿子,没儿子,还是什么时候寿终正,全定了,那我们还修个什么?念佛干什么?到时到点他就往生,没到点念佛也没用。是不是这个样子?这个叫宿命论,这不是佛法。你看了凡先生后来就破了这个宿命论。圣贤之学,一切都是在变化的,命是没有一定的,「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如果说宿命论,那只是世间凡俗之论,非圣贤之论。因为圣贤懂得这个道理,一切法由心想生,整个宇宙,宇是空间,宙是时间,就是一切时空,都由你的念头决定,都是你这个念头生出来的。所以天台家讲「一念三千」,一个念头里头具足三千界,不仅是十法界,三千界。就是任何所有时空,所有法界全包括在你一念当中,就是你当下现在这个念头。所以你能不能往生,就在你现在当下这个念头当中。你说⒗矗┤缢嫡庖槐沧佣曛笸庖槐沧拥亩曛竽歉鍪奔涞悖荚谀阆衷谡飧龅毕抡飧瞿钪小U庖荒罹桶üハ衷谖蠢矗ナ俏蘖拷伲蠢匆参蘖拷伲衷谑叫榭辗ń缛谀愕蹦睿焕氲蹦睢/span>你现在这个念是什么念?如果我现在这个念头是具足信愿行,那这个信愿行具足的念头所感召的,就是你未来必定往生。所以什么时候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生、这些菩萨们全知道。定了,因为你的心定了,你信愿行具足,就看缘分什么时候到,那菩萨们都知道。但是你现在这个念头有怀疑,信心不足,愿心不足,当然行更不得力。你往生,肯定会往生,那也许是无量劫之后。因为他这个信愿还要有一个过程才能够增长,无量劫以后,当然菩萨们也知道。可是对於你来说就没什么意义,无量劫之后能往生,那谁都能往生。这《法华经》上讲,但闻佛名,即成金刚种子,无量劫之后你都能成佛。没错,是这样的,我们这一生听到阿弥陀佛四个字,只要听一声,就注定你⒗茨芡鞣稹?墒悄鞘俏蘖拷僦螅皇窍衷谡庖簧颐且氖枪丶庖簧颐且罘鹜蘖拷僦螅怯惺裁匆馑迹强嗫墒怯械氖埽蘖拷俾洲,那决定是地狱的时间最多。所以懂得这个道理,我们也不要管⒗词裁词焙蛲艿氖窍衷谖艺飧龅毕履钔肥遣皇蔷咦阈旁感校饩筒皇撬廾邸D懿荒芡莆赵谧约菏种校该晕以欤W约呵蟆梗彩亲约呵蟆D阋嫦胪⒚滞臃鹁驼胬唇右悖獍⒚滞臃鸬脑妇褪钦飧觥D阒灰钢列男爬郑酥潦睿舨簧撸蝗≌酢梗⒚滞臃鹞蘖拷偾熬头⒄飧鲈福衷谠付汲删土恕K阅阏嬲列男爬郑嫦肴ィ列模脸系男模e的想法,只有一个方向、一个目耍轿鞣郊质澜纾捉⒚滞臃穑钍洌酥潦睿酥潦裁矗看右荒畹绞睿酥潦睿阋煌⒚滞臃鸩荒茏鞣稹0⒚滞臃鹱鞣鹆耍得髂憧隙芡丶茨闶遣皇侵列男爬帧/span>现在听师父讲经的人也很多,有的人也听了不少年,问他们都说要往生,极乐世界这么好,不去白不去,当然要去。可是你看他的行为,你看他的念头,不肯放下眼前的这个世界,还有很重的执著。就像《无量寿经》上讲的,「情执深重,求出轮,终不能得」。他不肯放下,不肯放下,那就说明你不是至心信乐,说白了你没真想去。你不是真想去,阿弥陀佛就不会来接你,阿弥陀佛不会勉强你的,你真想去的时候他才来,你不想去,那只好让你等著,你还没觉悟。想去,真想去了,他一定放下,对这个身心世界没有执著,就是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不计较,什么都好,那分e执著一下子就淡了,跟任何人都欢欢喜喜、和和乐乐,不会跟人再起突。你想想我都是要走的人,还跟你干个没完,何苦来?肯定不会。无论e人怎么对待自己,自己都是生感恩心,不跟人起突,不跟人结怨。跟人结怨,怕的到时候他临终的时候来找麻烦。所以真想去了,念念都为了到西方,凡是有可能障碍到西方的缘,我们都要卫耄饩投粤恕K砸膊槐厝ノ誓切┢腥沂裁词焙蛉ネ饰首约壕椭懒恕D闾档亩嘉幢厥钦娴模伊槊剑艺飧瞿歉龈憬驳模的阋欢ㄍ赡芏际前参堪参磕悖悖媚愀咝烁咝硕眩阋豢戏畔拢蔷龆话旆āK砸畔拢却由硗馕锓牌穑馐亲钊菀椎摹/span>我就是这样的,我这是钝根,钝根修学就要有次第,一步一步来,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真干。一下子不能全放下,学著什么?先放,对吧?你放不下,放一点,对於名利、物,你可以淡化一些下,不要那么执著,人家要的都可以给人家,多布施,慢慢最后就能够放下了。从身外物开始放,物名利这些慢慢就放了,这些可以不要了。到现在是没有个人,没有个人存款,真的就是几件衣服,在身外物上基本上放得比较彻底了。然后慢慢还得要往刃纳畲Γ安_痴慢、自私自利、五欲六尘的享受,从这些慢慢的去洗刷,最后把分e执著洗刷掉,最后起心动念都洗刷掉。我自己反省分e执著妄想都是很重,知识分子都是比较重的。因为你二十年读书,拿了博士学位,培养出什么?就是让你分e执著,让你打妄想。你不打妄想,你怎么能写出那学术论文?现在回过头来求无为法了,跟世间完全是两条路、两个方向,原来是老子讲的为学日增,现在为道日损,慢慢减少,慢慢放下。
问:下面一个问题,我读到《无量寿经》讲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知道生能够何时度脱、何时往生。我想每一个生今生能不能往生,也是命中注定的,若是注定今生不能度脱往生净土,那今生念佛求生净土,是不是不能往生的?
定弘法师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以前我也有这个问题。既然佛菩萨都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往生,就像了凡先生给孔先生算了命,知道什么时候该考第几名,什么时候吃多少米,有没有儿子,没儿子,还是什么时候寿终正,全定了,那我们还修个什么?念佛干什么?到时到点他就往生,没到点念佛也没用。是不是这个样子?这个叫宿命论,这不是佛法。你看了凡先生后来就破了这个宿命论。圣贤之学,一切都是在变化的,命是没有一定的,「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如果说宿命论,那只是世间凡俗之论,非圣贤之论。因为圣贤懂得这个道理,一切法由心想生,整个宇宙,宇是空间,宙是时间,就是一切时空,都由你的念头决定,都是你这个念头生出来的。所以天台家讲「一念三千」,一个念头里头具足三千界,不仅是十法界,三千界。就是任何所有时空,所有法界全包括在你一念当中,就是你当下现在这个念头。所以你能不能往生,就在你现在当下这个念头当中。你说⒗矗┤缢嫡庖槐沧佣曛笸庖槐沧拥亩曛竽歉鍪奔涞悖荚谀阆衷谡飧龅毕抡飧瞿钪小U庖荒罹桶üハ衷谖蠢矗ナ俏蘖拷伲蠢匆参蘖拷伲衷谑叫榭辗ń缛谀愕蹦睿焕氲蹦睢/span>
你现在这个念是什么念?如果我现在这个念头是具足信愿行,那这个信愿行具足的念头所感召的,就是你未来必定往生。所以什么时候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生、这些菩萨们全知道。定了,因为你的心定了,你信愿行具足,就看缘分什么时候到,那菩萨们都知道。但是你现在这个念头有怀疑,信心不足,愿心不足,当然行更不得力。你往生,肯定会往生,那也许是无量劫之后。因为他这个信愿还要有一个过程才能够增长,无量劫以后,当然菩萨们也知道。可是对於你来说就没什么意义,无量劫之后能往生,那谁都能往生。这《法华经》上讲,但闻佛名,即成金刚种子,无量劫之后你都能成佛。没错,是这样的,我们这一生听到阿弥陀佛四个字,只要听一声,就注定你⒗茨芡鞣稹?墒悄鞘俏蘖拷僦螅皇窍衷谡庖簧颐且氖枪丶庖簧颐且罘鹜蘖拷僦螅怯惺裁匆馑迹强嗫墒怯械氖埽蘖拷俾洲,那决定是地狱的时间最多。
所以懂得这个道理,我们也不要管⒗词裁词焙蛲艿氖窍衷谖艺飧龅毕履钔肥遣皇蔷咦阈旁感校饩筒皇撬廾邸D懿荒芡莆赵谧约菏种校该晕以欤W约呵蟆梗彩亲约呵蟆D阋嫦胪⒚滞臃鹁驼胬唇右悖獍⒚滞臃鸬脑妇褪钦飧觥D阒灰钢列男爬郑酥潦睿舨簧撸蝗≌酢梗⒚滞臃鹞蘖拷偾熬头⒄飧鲈福衷谠付汲删土恕K阅阏嬲列男爬郑嫦肴ィ列模脸系男模e的想法,只有一个方向、一个目耍轿鞣郊质澜纾捉⒚滞臃穑钍洌酥潦睿酥潦裁矗看右荒畹绞睿酥潦睿阋煌⒚滞臃鸩荒茏鞣稹0⒚滞臃鹱鞣鹆耍得髂憧隙芡丶茨闶遣皇侵列男爬帧/span>
现在听师父讲经的人也很多,有的人也听了不少年,问他们都说要往生,极乐世界这么好,不去白不去,当然要去。可是你看他的行为,你看他的念头,不肯放下眼前的这个世界,还有很重的执著。就像《无量寿经》上讲的,「情执深重,求出轮,终不能得」。他不肯放下,不肯放下,那就说明你不是至心信乐,说白了你没真想去。你不是真想去,阿弥陀佛就不会来接你,阿弥陀佛不会勉强你的,你真想去的时候他才来,你不想去,那只好让你等著,你还没觉悟。想去,真想去了,他一定放下,对这个身心世界没有执著,就是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不计较,什么都好,那分e执著一下子就淡了,跟任何人都欢欢喜喜、和和乐乐,不会跟人再起突。你想想我都是要走的人,还跟你干个没完,何苦来?肯定不会。无论e人怎么对待自己,自己都是生感恩心,不跟人起突,不跟人结怨。跟人结怨,怕的到时候他临终的时候来找麻烦。
所以真想去了,念念都为了到西方,凡是有可能障碍到西方的缘,我们都要卫耄饩投粤恕K砸膊槐厝ノ誓切┢腥沂裁词焙蛉ネ饰首约壕椭懒恕D闾档亩嘉幢厥钦娴模伊槊剑艺飧瞿歉龈憬驳模的阋欢ㄍ赡芏际前参堪参磕悖悖媚愀咝烁咝硕眩阋豢戏畔拢蔷龆话旆āK砸畔拢却由硗馕锓牌穑馐亲钊菀椎摹/span>
我就是这样的,我这是钝根,钝根修学就要有次第,一步一步来,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真干。一下子不能全放下,学著什么?先放,对吧?你放不下,放一点,对於名利、物,你可以淡化一些下,不要那么执著,人家要的都可以给人家,多布施,慢慢最后就能够放下了。从身外物开始放,物名利这些慢慢就放了,这些可以不要了。到现在是没有个人,没有个人存款,真的就是几件衣服,在身外物上基本上放得比较彻底了。然后慢慢还得要往刃纳畲Γ安_痴慢、自私自利、五欲六尘的享受,从这些慢慢的去洗刷,最后把分e执著洗刷掉,最后起心动念都洗刷掉。我自己反省分e执著妄想都是很重,知识分子都是比较重的。因为你二十年读书,拿了博士学位,培养出什么?就是让你分e执著,让你打妄想。你不打妄想,你怎么能写出那学术论文?现在回过头来求无为法了,跟世间完全是两条路、两个方向,原来是老子讲的为学日增,现在为道日损,慢慢减少,慢慢放下。
本文有『居士林网』jsl.com.cm提供整理和服务器存储